一种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制氧槽、气水分离器、气液控制器、气体过滤净化器、气体过滤水箱顺次通过管道相连通;气水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制氧槽的上方,气液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上方;补水泵通过管道与气体过滤水箱和所述气水分离器相连通;制氧槽包括一个制氧单元槽或多个串联的制氧单元槽,每个制氧单元槽包括两块平行正对的制氧板,两块制氧板之间填充有碱液;每个制氧单元槽的内部设有金属电极,两块制氧板上均设有空气电极。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保证碱液液位稳定、散热效果好,防漏效果好,制氧速度更快,氧气纯度高,且结构简单,携带运输更方便,适用于中老年,孕妇,学生,脑力劳动者等日常保健。
【专利说明】—种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医院、家庭等场所是采用氧气瓶、氧气袋来供氧,而氧气瓶、氧气袋的储氧量有限,只能短时间满足少数人使用,而不能满足长时间的使用要求,尤其是在高原长途运输车辆上,需要带几个氧气瓶或氧气袋才能完成一次旅行。
[0003]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制氧设备,但是从工业设计的源头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缺陷。第一类,化学制氧设备,依靠水中加入过氧化纳之类的制氧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氧气。此类设备每次都需要消耗一定量制氧剂,从而造成吸氧成本过高。第二类,水分子分解式制氧机,通过分解水分子获得氧,它的制氧效率较低。尤其是采用金属电极作阴极时,不仅耗能大,而且在室内使用,存在“氢爆”的隐患。第三类,空气分离式制氧机,采用分子筛“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获得氧气的。它拥有单位时间内供氧量较大的特点,但这类产品因空气净化(预处理)要求十分严格,氧纯度难以达到医用氧的要求,同时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制氧纯度还会下降,噪音很大,价格昂贵,体积笨重,很难适应于家庭氧疗。CN1384223A公开了一种溶氧电解法制氧机,采用电解法富集氧气,其溶氧阴极能吸收空气中氧气并发生溶氧反应,继而在阳极析出氧气,制氧纯度高,但是在制氧过程中,碱液会被蒸发并随氧气带走,因此,碱液的液位会不断降低,而不能保证制氧工作正常稳定安全的进行,而且散热效果不好,易损伤机器,另外,防漏性能差。CN1320167A公开了一种多层无氢电化学制氧机,能保证碱液液位稳定、散热效果和防漏效果好,但是结构过于复杂,且制氧速度未见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碱液液位稳定、散热效果、防漏效果好的同时,结构更简单,制氧速度更快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包括制氧槽、气水分离器、气液控制器、气体过滤净化器、气体过滤水箱和补水泵;
[0007]所述制氧槽、气水分离器、气液控制器、气体过滤净化器、气体过滤水箱顺次通过管道相连通;
[0008]所述气水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制氧槽的上方,所述气液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上方;
[0009]所述补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气体过滤水箱和所述气水分离器相连通;
[0010]所述制氧槽包括一个制氧单元槽或多个串联的制氧单元槽,每个制氧单元槽包括两块平行正对的制氧板,两块制氧板之间填充有碱液;
[0011 ] 每个制氧单元槽的内部设有金属电极,两块制氧板上均设有空气电极。[0012]优选地,所述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还包括高低液位控制器,所述高低水位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腔体内,且与所述补水泵相连接,控制补水泵的开闭。
[0013]优选地,所述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气体过滤净化器和气体过滤水箱之间,且通过管道与气体过滤净化器和气体过滤水箱相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制氧槽由多个制氧单元槽串联构成。例如可以是上下串联,也可以说左右串联,也可以是两种串联方式的组合。
[0015]所述制氧单元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产氧量的需求来设定。
[0016]本实用新型采用高科技双吸附电极技术,空气电极在常压下自动选择空气中的氧分子并使之电离成负氧离子,通过正极的引力将负氧离子吸入制氧槽中,负氧离子在达到正极后释放电子并还原成氧气,纯度可达约99%以上,空气电极具有透气不透水和催化的作用,自动排放出氢气,制氧过程更安全,其零部件均采用纳米抗菌材料,有效防止细菌和各种污染,无需灌氧。制氧快,氧气新鲜,纯度高,使用安全方便,适用于中老年、孕妇、学生、脑力劳动者等日常保健。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能有效保证碱液液位稳定、散热效果好,防漏效果好,制氧速度更快,氧气纯度高,且结构简单,携带运输更方便,适用于中老年,孕妇,学生,脑力劳动者等日常保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制氧单元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0021]实施例1
[0022]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包括制氧槽1、气水分离器2、气液控制器3、气体过滤净化器4、气体过滤水箱5和补水泵6,所述制氧槽1、气水分离器2、气液控制器3、气体过滤净化器4、气体过滤水箱5顺次通过管道相连通。
[0023]所述气水分离器2设置在所述制氧槽I的上方,所述气液控制器3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2的上方。在气水分离器2中,氧气带出的水汽冷凝,氧气和水分离,氧气进入气液控制器3,氧气带出的水汽进一步冷凝,氧气和水分离,大大减少了碱液的蒸发。在制氧槽I的上方设置气水分离器2和不存有碱液的气液控制器3,能够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碱液漏出。
[0024]所述补水泵6通过管道与所述气体过滤水箱5和所述气水分离器2相连通,能及时为制氧槽I补充水,避免碱液液位减低而影响制氧工作正常稳定安全的进行。
[0025]所述制氧槽I由4个制氧单元槽串联组成,参照图2,每个制氧单元槽包括两块平行正对的制氧板11,两块制氧板11之间填充有碱液;每个制氧单元槽的内部设有金属电极12,两块制氧板11上均设有空气电极13,形成双电极。通电工作,空气中的氧气在常压下经空气电极自动选择并使之电离成负氧离子,通过正极的引力将负氧离子吸入制氧槽I中,负氧离子在达到正极后释放电子并还原成氧气,采用双电极,增加了氧气进入制氧槽I中的速度,大大提升了单位面积的阳极的制氧速度。
[0026]通电工作时,空气中的氧气在常压下经空气电极自动选择并使之电离成负氧离子,通过正极的引力将负氧离子吸入制氧槽I中,负氧离子在达到正极后释放电子并还原成氧气;产生的氧气进入气水分离器2,氧气带出的水汽冷凝,氧气和水分离过虑后,氧气进入气液控制器3,再次氧液分离,氧气进入气体过滤净化器4,净化后,进入气体过滤水箱5加湿过滤,然后经气体过滤水箱5出氧口输出。
[0027]本实施例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还包括高低液位控制器7,所述高低水位控制器7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2腔体内,且与所述补水泵6相连接,控制补水泵6的开闭。当气水分离器2内的碱液的液位低于最低预定值,高低水位控制器7控制补水泵6开启,补充水,当液位上升到最高预定值时,高低水位控制器7控制补水泵6关闭,停止工作,从而实现自动调节液位,保持碱液液位稳定。
[0028]本实施例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还包括气泵8,所述气泵8设置在气体过滤净化器4和气体过滤水箱5之间,且通过管道与气体过滤净化器4和气体过滤水箱5相连通。经气体过滤净化器4净化后的氧气与气泵8中的气体混合,可得到不同浓度和不同气量的氧气,供不同需要的人群使用。
[00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槽、气水分离器、气液控制器、气体过滤净化器、气体过滤水箱和补水泵; 所述制氧槽、气水分离器、气液控制器、气体过滤净化器、气体过滤水箱顺次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气水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制氧槽的上方,所述气液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上方; 所述补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气体过滤水箱和所述气水分离器相连通; 所述制氧槽包括一个制氧单元槽或多个串联的制氧单元槽,每个制氧单元槽包括两块平行正对的制氧板,两块制氧板之间填充有碱液; 每个制氧单元槽的内部设有金属电极,两块制氧板上均设有空气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低液位控制器,所述高低水位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器腔体内,且与所述补水泵相连接,控制补水泵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气体过滤净化器和气体过滤水箱之间,且通过管道与气体过滤净化器和气体过滤水箱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极电子吸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槽由多个制氧单元槽串联构成。
【文档编号】C01B13/02GK203820453SQ20142018223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曾福生 申请人:东莞市方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