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820发布日期:2019-03-05 19:26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用的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氧化铝生产国,2016年氧化铝产量6100万吨。氧化铝产品是通过焙烧中间产物氢氧化铝制得,焙烧炉系统出料氧化铝温度在250℃左右,再经流化床冷却器冷却至80℃,最后用胶带输送机(或其它输送设备)送入氧化铝仓。

流化床冷却器需配套的流化风机,现多采用罗茨风机,需要一定的电耗。且罗茨风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温度过高、流量不足、漏油、异常振动或者噪音等问题,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在氧化铝行业成本攀升利润降低的现状下,降低风机电耗,对氧化铝生产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目的是降低电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粉体流换热器进料口通过管道直接与原气态悬浮焙烧炉第四级旋风冷却器出口相连,粉体流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出口分别与冷却上水管和冷却回水管相连。

粉体流换热器由进料仓、一个或多个宽通道板片组和振动筛组成。

氧化铝粉末从粉体流换热器顶部进入进料仓,在进料仓均匀分配后进入宽通道板片组与冷却水换热,整个换热过程中,氧化铝粉末的流动是通过重力驱动,换热后的氧化铝粉末靠振动筛振动出料。

冷却水从宽通道板片组的底部流入,流经宽通道板片组的内侧;氧化铝粉体从宽通道板片组的顶部流下,流经宽通道板片的外侧,冷却水和氧化铝粉体通过宽通道板片组进行逆流换热,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从宽通道板片组的顶部排出,进一步冷却处理,循环利用;降温后的氧化铝粉末底部出料做成品。

冷却水为软水。

冷却上水管上设流量调节阀,通过测量出料氧化铝温度调节冷却水上水流量。

粉体流换热器至少一台;当大于一台时,粉体流换热器为并联。

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粉体流换热器,代替了流化床冷却器及其配套的流化风机,大大降低了电力消耗和生产运行成本,降本增效。

本发明采用的粉体流换热器,与流化床冷却器相比不需要流化风系统,氧化铝粉末在其中的流动完全通过重力驱动,仅出料装置需要很小的电机功率,因而大大降低电力消耗。粉体流换热器具有高效、节能、低噪音、运行可靠和长期无需维修保养的特点,已在化工、矿业、农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氧化铝行业几无报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流程图。

图中:1、原气态悬浮焙烧炉第四级旋风冷却器;2、粉体流换热器;3、管道;4、粉体流换热器出料管;5、冷却上水管;6、冷却回水管;7、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粉体流换热器2进料口通过管道3直接与原气态悬浮焙烧炉第四级旋风冷却器1出口相连,粉体流换热器2的冷却介质进出口分别与冷却上水管5和冷却回水管6相连。

粉体流换热器2由进料仓、一个或多个宽通道板片组和振动筛组成。

氧化铝粉末从粉体流换热器2顶部进入进料仓,在进料仓均匀分配后进入宽通道板片组与冷却水换热,整个换热过程中,氧化铝粉末的流动是通过重力驱动,换热后的氧化铝粉末靠振动筛振动出料。

冷却水从宽通道板片组的底部流入,流经宽通道板片组的内侧;氧化铝粉体从宽通道板片组的顶部流下,流经宽通道板片的外侧,冷却水和氧化铝粉体通过宽通道板片组进行逆流换热,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从宽通道板片组的顶部排出,进一步冷却处理,循环利用;降温后的氧化铝粉末底部出料做成品。

冷却水为软水。

冷却上水管5上设流量调节阀7,通过测量出料氧化铝温度调节冷却水上水流量。

粉体流换热器2至少一台;当大于一台时,粉体流换热器2为并联。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用的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本发明焙烧氢氧化铝得产品氧化铝的冷却系统,粉体流换热器进料口通过管道直接与原气态悬浮焙烧炉第四级旋风冷却器出口相连,粉体流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出口分别与冷却上水管和冷却回水管相连。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粉体流换热器,代替了流化床冷却器及其配套的流化风机,大大降低了电力消耗和生产运行成本,降本增效。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兴;王剑;李志国;汪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8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