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212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染物处理不当和大量排放,不合格农用物质的使用等,导致我国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不仅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并且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重金属,而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调查显示,我国有66.7万公顷土壤遭受了重金属污染,受镉、砷、铅、汞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按照质量份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成分:动物粪便:20-40份;鱼塘污泥:30-50份;秸秆:12-20份;凹凸棒土:3-8份;碱性石灰石:3-8份;钙镁磷肥:2-5份;所述绿色有机肥料的用量为100-180kg/亩;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的自然废弃物制备得到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按照质量份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成分:动物粪便:20-40份;鱼塘污泥:30-50份;秸秆:12-20份;凹凸棒土:3-8份;碱性石灰石:3-8份;钙镁磷肥:2-5份;所述绿色有机肥料的用量为100-180kg/亩。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的钙镁磷肥中有效的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大于等于15wt%,且细度通过0.25mm试验筛大于等于80%。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碱性生石灰中氧化钙的含量大于等于80wt%。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绿色有机肥料的用量为120kg/亩;所述绿色有机肥料包括25份动物粪便、40份鱼塘污泥、20份秸秆、5份凹凸棒土、5份碱性石灰石、3份粘土吸附剂、1.5份钙镁磷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改良剂的用量为120kg/亩;所述绿色有机肥料包括25份动物粪便、40份鱼塘污泥、20份秸秆、5份凹凸棒土、5份碱性石灰石、3份粘土吸附剂、1.5份钙镁磷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所述绿色有机肥料按照质量份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成分:动物粪便:20-40份;鱼塘污泥:30-50份;秸秆:12-20份;凹凸棒土:3-8份;碱性石灰石:3-8份;钙镁磷肥:2-5份;所述绿色有机肥料的用量为100-180kg/亩;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的自然废弃物制备得到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所述绿色有机肥料的用量为120kg/亩;所述绿色有机肥料包括25份动物粪便、40份鱼塘污泥、20份秸秆、5份凹凸棒土、5份碱性石灰石、3份粘土吸附剂、1.5份钙镁磷肥。

本实施例的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如下:土壤ph=4.32,有机质16.6g/kg,总磷0.66g/kg,总氮1.42g/kg,总钾17.51g/kg,重金属重量cd1.39mg/kg,pb302.67mg/kg,cu383.67mg/kg,zn325.08mg/kg。

将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去除杂物,磨碎后过2mm筛;然后将土壤用于盆栽,每盆栽装土0.8kg,将改良剂与土壤混合均匀,补加去离子水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室温下平衡3周开始盆栽实验;将空心菜种子播种在人工基质中,待幼苗长出第4-5片真叶后,每盆移植1株幼苗。在空心菜生长期间,补加双蒸水保持土壤的湿度,植物生长47天后,收获空心菜和土壤样品。

采用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方法测试土壤样品中的有效锌、铜、铅、镉含量,采用干灰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中的锌、铜、铅有效含量,用湿式消煮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的镉的含量。

实验测试之后得到,土壤样品为偏中性;实验测试发现空心菜的上部镉的含量(以鲜重计)为0.08mg/kg,均显著低于国家食品标准的上限值0.2mg/kg,土壤改良剂具有较好的重金属吸附作用,并保证了植物的营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通过碱性石灰石将土壤改性为碱性,从而有利于土壤改良剂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本发明通过凹凸棒土吸附土壤中的hg、cd、pb等重金属,本发明通过磷酸盐诱导吸附、沉淀重金属;本发明通过发酵猪粪稳定土壤结构,增肥土壤。

实施例2:

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所述绿色有机肥料的用量为120kg/亩;所述绿色有机肥料包括25份动物粪便、40份鱼塘污泥、20份秸秆、5份凹凸棒土、5份碱性石灰石、3份粘土吸附剂、1.5份钙镁磷肥。

本实施例的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如下:土壤ph=4.32,有机质16.6g/kg,总磷0.66g/kg,总氮1.42g/kg,总钾17.51g/kg,重金属重量cd1.39mg/kg,pb302.67mg/kg,cu383.67mg/kg,zn325.08mg/kg。

将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去除杂物,磨碎后过2mm筛;然后将土壤用于盆栽,每盆栽装土0.8kg,将改良剂与土壤混合均匀,补加去离子水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室温下平衡3周开始盆栽实验;将空心菜种子播种在人工基质中,待幼苗长出第4-5片真叶后,每盆移植1株幼苗。在空心菜生长期间,补加双蒸水保持土壤的湿度,植物生长47天后,收获空心菜和土壤样品。

采用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方法测试土壤样品中的有效锌、铜、铅、镉含量,采用干灰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中的锌、铜、铅有效含量,用湿式消煮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的镉的含量。

实验测试之后得到,土壤样品为偏中性;实验测试发现空心菜的上部镉的含量(以鲜重计)为0.08mg/kg,均显著低于国家食品标准的上限值0.2mg/kg,土壤改良剂具有较好的重金属吸附作用,并保证了植物的营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通过碱性石灰石将土壤改性为碱性,从而有利于土壤改良剂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本发明通过凹凸棒土吸附土壤中的hg、cd、pb等重金属,本发明通过磷酸盐诱导吸附、沉淀重金属;本发明通过发酵猪粪稳定土壤结构,增肥土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按照质量份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成分:动物粪便:20‑40份;鱼塘污泥:30‑50份;秸秆:12‑20份;凹凸棒土:3‑8份;碱性石灰石:3‑8份;钙镁磷肥:2‑5份;所述绿色有机肥料的用量为100‑180kg/亩;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的自然废弃物制备得到可改良土壤的绿色有机肥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车洪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薇诺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