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补炉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7292发布日期:2018-08-21 10:3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补炉料。



背景技术:

目前,炼钢厂的补炉料一般采用沥青等作为结合剂,其制备成本较低且使用简单。但存在如下缺陷:1、在使用中产生大量烟雾,极度污染环境,损害职工健康。2、烧结时间长,一般在80分钟以上。3、流动性差,不利于大面积流动补炉。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补炉料,其使用时不产生烟雾,对环境污染小,极大降低对职工的危害程度;而且,烧结时间短,流动性好,延长炉衬寿命,节约炼钢成本,同时,加快护炉料输送速度,提高护炉效率和效果,延长炉缸使用周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耐火补炉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40-50份、镁砂骨料50-60份、镁砂细粉5-15份、沥青5-15份、六偏磷酸钠3-8份、己内酰胺0.5-3份、硝酸钾5-10份、金属铝粉8-15份、氧化铁粉15-20份、磷酸钙10-18份。

前述的一种耐火补炉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40份、镁砂骨料50份、镁砂细粉5份、沥青5份、六偏磷酸钠3份、己内酰胺0.5份、硝酸钾5份、金属铝粉8份、氧化铁粉15份、磷酸钙10份。

前述的一种耐火补炉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50份、镁砂骨料60份、镁砂细粉15份、沥青15份、六偏磷酸钠8份、己内酰胺3份、硝酸钾10份、金属铝粉15份、氧化铁粉20份、磷酸钙18份。

前述的一种耐火补炉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45份、镁砂骨料55份、镁砂细粉10份、沥青10份、六偏磷酸钠5份、己内酰胺2份、硝酸钾7份、金属铝粉12份、氧化铁粉18份、磷酸钙14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时不产生烟雾,对环境污染小,极大降低对职工的危害程度;而且,烧结时间短,流动性好,延长炉衬寿命,节约炼钢成本,同时,加快护炉料输送速度,提高护炉效率和效果,延长炉缸使用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耐火补炉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40-50份、镁砂骨料50-60份、镁砂细粉5-15份、沥青5-15份、六偏磷酸钠3-8份、己内酰胺0.5-3份、硝酸钾5-10份、金属铝粉8-15份、氧化铁粉15-20份、磷酸钙10-18份。

实施例2:一种耐火补炉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40份、镁砂骨料50份、镁砂细粉5份、沥青5份、六偏磷酸钠3份、己内酰胺0.5份、硝酸钾5份、金属铝粉8份、氧化铁粉15份、磷酸钙10份。

实施例3:一种耐火补炉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50份、镁砂骨料60份、镁砂细粉15份、沥青15份、六偏磷酸钠8份、己内酰胺3份、硝酸钾10份、金属铝粉15份、氧化铁粉20份、磷酸钙18份。

实施例4:一种耐火补炉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45份、镁砂骨料55份、镁砂细粉10份、沥青10份、六偏磷酸钠5份、己内酰胺2份、硝酸钾7份、金属铝粉12份、氧化铁粉18份、磷酸钙14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补炉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云石熟料40‑50份、镁砂骨料50‑60份、镁砂细粉5‑15份、沥青5‑15份、六偏磷酸钠3‑8份、己内酰胺0.5‑3份、硝酸钾5‑10份、金属铝粉8‑15份、氧化铁粉15‑20份、磷酸钙10‑18份。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火补炉料,其使用时不产生烟雾,对环境污染小,极大降低对职工的危害程度;而且,烧结时间短,流动性好,延长炉衬寿命,节约炼钢成本,同时,加快护炉料输送速度,提高护炉效率和效果,延长炉缸使用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胡汉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五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5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