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荸荠化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1578发布日期:2018-08-21 17:3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肥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荸荠化肥。



背景技术:

化肥是重要的农田物资,对提高作物产量起到很大作用,据发达国家统计,化肥对作物的贡献率达30%-50%,我国的研究证明贡献率约为30%施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环境污染问题,长期以来,过量施肥、单一施肥、偏施氮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肥料利用率下降和农业环境污染,对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本发明的荸荠化肥,能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质,彻底改良土壤性质,实现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免耕作业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荸荠化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荸荠化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植物秸秆50-60份、硼砂30-40份、腐植酸10-20份、动物粪便50-70份、氮肥4-6份、蛋白泥10-20份、豆腐渣45-55份、黑麦草10-20份、桑树叶15-25份、南蛇藤20-40份、水250-350份。

进一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植物秸秆50份、硼砂30份、腐植酸10份、动物粪便50份、氮肥4份、蛋白泥10份、豆腐渣45份、黑麦草10份、桑树叶15份、南蛇藤20份、水250份。

进一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植物秸秆55份、硼砂35份、腐植酸15份、动物粪便60份、氮肥5份、蛋白泥15份、豆腐渣50份、黑麦草15份、桑树叶20份、南蛇藤30份、水300份。

进一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植物秸秆60份、硼砂40份、腐植酸20份、动物粪便70份、氮肥6份、蛋白泥20份、豆腐渣55份、黑麦草20份、桑树叶25份、南蛇藤40份、水350份。

本发明取料天然环保,能分解土壤中板结,可以改善环境。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荸荠化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植物秸秆50-60份、硼砂30-40份、腐植酸10-20份、动物粪便50-70份、氮肥4-6份、蛋白泥10-20份、豆腐渣45-55份、黑麦草10-20份、桑树叶15-25份、南蛇藤20-40份、水250-350份。

实施例二:

一种荸荠化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植物秸秆50份、硼砂30份、腐植酸10份、动物粪便50份、氮肥4份、蛋白泥10份、豆腐渣45份、黑麦草10份、桑树叶15份、南蛇藤20份、水250份。

实施例三:

一种荸荠化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植物秸秆55份、硼砂35份、腐植酸15份、动物粪便60份、氮肥5份、蛋白泥15份、豆腐渣50份、黑麦草15份、桑树叶20份、南蛇藤30份、水300份。

实施例四:

一种荸荠化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植物秸秆60份、硼砂40份、腐植酸20份、动物粪便70份、氮肥6份、蛋白泥20份、豆腐渣55份、黑麦草20份、桑树叶25份、南蛇藤40份、水350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荸荠化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植物秸秆50‑60份、硼砂30‑40份、腐植酸10‑20份、动物粪便50‑70份、氮肥4‑6份、蛋白泥10‑20份、豆腐渣45‑55份、黑麦草10‑20份、桑树叶15‑25份、南蛇藤20‑40份、水250‑350份,本发明取料天然环保,能分解土壤中板结,可以改善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米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8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