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2030发布日期:2019-01-29 16:5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玻璃大多制造成较薄的玻璃来使用,因厚玻璃制造不易,使用不便,所以大部分玻璃尽量薄化,但这也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弊端,就是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明显降低。

在薄化的同时,玻璃制造方面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普通材质的玻璃在抗折强度、表面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上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半固体、半液体物质,受到冲击很容易破碎。普通玻璃在受到少许外力的冲击时,即会产生破碎的情况。同时,普通的玻璃的抗弯强度也较低,弯曲强度过大时,玻璃也会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韧性和抗氧化性,化学稳定性更好,强度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高强度玻璃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强化材料和辅助材料;

所述基础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氧化钒,其中二氧化硅的重量占基础材料重量的60%~85%;

所述强化材料的包括玻璃纤维、三氧化二硼、氮化钛、硫化钴、氧化钡;

所述辅助材料为膨胀剂、增塑剂、稳定剂。

进一步的,按照组分重量比,所述基础材料25~35份;

所述强化材料中的玻璃纤维4~7份、三氧化二硼6~9份、氮化钛3~7份、硫化钴1~4份、氧化钡2~5份;

所述辅助材料中的膨胀剂0.2~0.6份、增塑剂0.3~0.6份、稳定剂0.5~0.8份。

进一步的,按照组分重量比,所述基础材料为30份;

所述强化材料中的玻璃纤维为6份、三氧化二硼7份、氮化钛5份、硫化钴2份、氧化钡4份;

所述辅助材料中的膨胀剂0.5份、增塑剂0.4份、稳定剂0.6份。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稀土氧化物。

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五氯硬脂酸甲酯。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剂为硫酸铝或硫酸铝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强度玻璃材料通过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钒为基础材料,增加强化材料,利用玻璃纤维、三氧化二硼、氮化钛、硫化钴和氧化钡来增加材料整体的韧性,提高玻璃的抗冲击韧性和抗氧化性,使其强度更高,并且加入辅助材料,通过稳定剂、增塑剂和膨胀剂使强化材料与基础材料相互融合,使得玻璃层的化学稳定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强化材料和辅助材料;

所述基础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氧化钒,其中二氧化硅的重量占基础材料重量的60%~85%;按照组分重量比,所述基础材料25份;

所述强化材料中的玻璃纤维4份、三氧化二硼9份、氮化钛7份、硫化钴1份、氧化钡2份;

所述辅助材料中的膨胀剂0.2份、增塑剂0.6份、稳定剂0.5份。

所述稳定剂为稀土氧化物,所述增塑剂为五氯硬脂酸甲酯,所述膨胀剂为硫酸铝或硫酸铝钾。

实施例2

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强化材料和辅助材料;

所述基础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氧化钒,其中二氧化硅的重量占基础材料重量的60%~85%;按照组分重量比,所述基础材料为30份;

所述强化材料中的玻璃纤维为6份、三氧化二硼7份、氮化钛5份、硫化钴2份、氧化钡4份;

所述辅助材料中的膨胀剂0.5份、增塑剂0.4份、稳定剂0.6份。

所述稳定剂为稀土氧化物,所述增塑剂为五氯硬脂酸甲酯,所述膨胀剂为硫酸铝或硫酸铝钾。

实施例3

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强化材料和辅助材料;

所述基础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氧化钒,其中二氧化硅的重量占基础材料重量的60%~85%;按照组分重量比,所述基础材料28份;

所述强化材料中的玻璃纤维4份、三氧化二硼6份、氮化钛6份、硫化钴3份、氧化钡3份;

所述辅助材料中的膨胀剂0.5份、增塑剂0.4份、稳定剂0.6份。

所述稳定剂为稀土氧化物,所述增塑剂为五氯硬脂酸甲酯,所述膨胀剂为硫酸铝或硫酸铝钾。

实施例4

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强化材料和辅助材料;

所述基础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氧化钒,其中二氧化硅的重量占基础材料重量的60%~85%;按照组分重量比,所述基础材料35份;

所述强化材料中的玻璃纤维7份、三氧化二硼6份、氮化钛3份、硫化钴4份、氧化钡5份;

所述辅助材料中的膨胀剂0.6份、增塑剂0.3份、稳定剂0.8份。

所述稳定剂为稀土氧化物,所述增塑剂为五氯硬脂酸甲酯,所述膨胀剂为硫酸铝或硫酸铝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玻璃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强化材料和辅助材料;所述基础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和氧化钒,其中二氧化硅的重量占基础材料重量的60%~85%;所述强化材料的包括玻璃纤维、三氧化二硼、氮化钛、硫化钴、氧化钡;所述辅助材料为膨胀剂、增塑剂、稳定剂。本高强度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韧性和抗氧化性,化学稳定性更好,强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秦吉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锐阳照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8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