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4185发布日期:2022-03-12 10:3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青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便制成砖。
3.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烧制完后冷却方法不同,而红砖是自然冷却,简单一些,所以生产红砖多,青砖是水冷却,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生产得比较少。
4.青砖的烧制采用粘土,粘土过度地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在青砖烧制冷却后,采用水冷却。直接采用水冷却,一是会使用大量的水,二是产生的水蒸气进入空气,可能将砖块上的灰尘升腾起,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解决了青砖采用大量粘土烧制,以及烧制使用大量的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防青砖,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废料50~70%、萤石1~3%、莫来石2~4%、石英石5~8%、碳粉0.5~1%,余量为粘土。
9.优选的,所述废料为建筑垃圾破碎粒度小于5mm的石块。
10.优选的,所述石英石替换成玻璃。
11.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内容:
12.步骤一、混料:各物料按照配比加入清水,充分混合成泥状,进行制坯;
13.步骤二、干燥:坯体阴干,并进行曝晒;
14.步骤三、烧制: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
15.步骤四、冷却:前期采用内循环风冷的方式,并且循环处设置一个换热装置,后期在风冷的基础上进行喷淋冷却,并在换热结构出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
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混合后需要均质处理,所述均质处理为反复揉搓3~5h。
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阴干3~5天,曝晒至干燥即可。
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烧制温度控制在1250~1400℃,烧制时间为3~5天。
19.优选的,所述窑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换热装置,并在换热装置处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述在换热装置的后端设置有风扇。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萤石、莫来石和石英石均为瓷浆料的原料,通过高温烧制,使得砖体琉璃化,提高物料的烧结的连接强度,可减少粘土的用量,降低粘土的开采,增加废料的用料,该青砖的生产更环保。
23.2、本发明,预先循环风冷,在进行喷淋冷却,可以降低喷淋冷却的用水量,以及预先采用循环风冷,可降低青砖冷却速度,避免降温速度过快,产生应力集中,造成青砖破碎。
24.3、本发明,设置有换热装置,可收集青砖冷却的热量,同时在换热装置处设置有冷凝水收集装置,可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再使用,并且冷凝水对换热装置中的导热片进行清洗,提高导热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内容:
28.步骤一、混料:各物料按照配比加入清水,充分混合成泥状,混合后需要均质处理,均质处理为反复揉搓3~5h,保证各物料的分布均匀,进行制坯;
29.步骤二、干燥:坯体阴干,阴干3~5天,避免干燥速度过快,造成开裂。待固化后且表面干燥后,进行曝晒,曝晒至干燥即可,干燥时间随干燥的程度确定,尽可能完全干燥,以减少烧制的燃料和曝晒时间平衡;
30.步骤三、烧制: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温度控制在1250~1400℃,烧制时间为3~5天;
31.步骤四、冷却:前期采用内循环风冷的方式,可将降低砖块冷却的速度,避免冷却速度过快且不均匀冷却,造成砖块的开裂,并且循环处设置一个换热装置,循环散热的目的是进行窑炉的密封冷却,而所设置的换热装置将窑炉热量带出,同时可采用液冷换热器,用于对水的加热,对热量重新利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后期在风冷的基础上进行喷淋冷却,及进行喷淋冷却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预先进行循环风冷,可减少后期的水的用量,但是采用喷淋冷却,冷却速度快,可在冷却速度和用量进行平衡选择,并在换热结构出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水蒸气到和换热装置中的导热片接触并冷凝,冷凝后的水可重新用于喷淋冷却,可减少喷淋冷却的用水量,又可以对换热装置的导热片进行清洗,在循环风冷中,提高导热效率。
32.窑炉包括炉体,炉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用于窑炉燃烧时的新鲜空气的进口,出风口为排烟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循环管,进行冷却时,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封堵,通过循环管实现窑炉内部的空气循环,循环管上设置有换热装置,并在换热装置处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在换热装置的后端设置有风扇,用于空气的循环的动力,同时风扇采用耐高温型。
33.实施例二:
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防青砖,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废料50~70%、
萤石1~3%、莫来石2~4%、石英石5~8%、碳粉0.5~1%,余量为粘土,萤石、莫来石和石英石均为瓷浆料的原料,通过高温烧制,使得砖体琉璃化,提高物料的烧结的连接强度,同时可减少粘土的用量,降低粘土的开采,增加废料的用料,混入碳粉,其目的是烧制时,碳粉燃烧产生热量,可以提高炉温,以及碳粉烧制后,可以留下坑洞,提高砖体的吸水性。
35.废料为建筑垃圾破碎粒度小于5mm的石块,采用建筑垃圾可以实现对建筑垃圾利用,环保性更高,石英石替换成玻璃,石英石和玻璃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故玻璃可以替换成石英石,替换成玻璃,可以提高废玻璃的回收,降低玻璃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防青砖,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废料50~70%、萤石1~3%、莫来石2~4%、石英石5~8%、碳粉0.5~1%,余量为粘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防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为建筑垃圾破碎粒度小于5mm的石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防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石替换成玻璃。4.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步骤一、混料:各物料按照配比加入清水,充分混合成泥状,进行制坯;步骤二、干燥:坯体阴干,并进行曝晒;步骤三、烧制: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步骤四、冷却:前期采用内循环风冷的方式,并且循环处设置一个换热装置,后期在风冷的基础上进行喷淋冷却,并在换热结构出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混合后需要均质处理,所述均质处理为反复揉搓3~5h。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阴干3~5天,曝晒至干燥即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烧制温度控制在1250~1400℃,烧制时间为3~5天。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换热装置,并在换热装置处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述在换热装置的后端设置有风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涉及青砖领域。该一种环保防青砖,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废料50~70%、萤石1~3%、莫来石2~4%、石英石5~8%、碳粉0.5~1%,余量为粘土以及一种环保仿古青砖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一、混料:各物料按照配比加入清水,充分混合成泥状,进行制坯;步骤二、干燥:坯体阴干,并进行曝晒;步骤三、烧制: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步骤四、冷却:前期采用内循环风冷的方式,并且循环处设置一个换热装置,接着在风冷的基础上进行喷淋冷却,并在换热结构出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通过循环风冷,并设置有换热装置,可收集热量,预先设置循环风冷,可减少喷淋的用水量。减少喷淋的用水量。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庆 汪立芬 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八源节能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