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76679发布日期:2023-06-07 23:1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合料配制,具体为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

2、随着城市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而对于主道路,或公交站台周边等交通严重的沥青路面出现形变和开裂的现象,导致沥青路面的大量修复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还影响道路交通,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具备良好的抗车辙能力和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出现形变和制备方法复杂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口感好和制备方法简单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所述基体沥青混合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粗集料:35-45份、细集料:15-25份、有机蒙脱土:25-35份、乳化沥青:35-55份、酚醛树脂:4-12份、固化剂3-10份、助剂13-21份、矿粉:5-10份。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通过浓缩器将黑液浓缩,并将浓缩后黑液加入加入反应器内

7、s2、加入氨基磺酸8-10份、氯化钙2-6份、碱式醋酸铅3-5份,并将反应器的ph值调至11.0,并进行混合。

8、s3、再加入过氧化氢:12-16份和占总原料的10%的羟甲基磺酸钠溶液,再次进行混合。

9、s4、在80-85℃的反应温度下反应5h后,加入糖蜜:20-35份,反应1.5h后降温出料。

10、s5、最后,通过喷雾干燥后即得固体粉剂。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助剂所需的制浆黑液为亚硫酸盐造纸木浆废液原料或竹木、芒秆、桉木和桦木等原料组合配比的混合原材料的碱法或硫酸盐法制浆废液。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占灌浆料的原料总质量的5%~10%。

13、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拌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首先,将混合拌制仓内预加热,并需要对拌制原料进行筛选。

15、s2、选择表面粗糙的粗集料、选择无杂质、无风化的细集料与有机蒙脱土,并通过称量设备分别对粗集料、细集料与有机蒙脱土进行称量,再取配方量的粗集料、细集料与有机蒙脱土依次引入混合拌制仓内,搅拌时间为15-20min,使其均匀混合。

16、s3、把配方量的乳化沥青、助剂,引入混合拌制仓内,再次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5-10min,再加入根据配方量的不同,向混合拌制仓内加入配比量对应计量的水。

17、s4、再将配方量的酚醛树脂、固化剂加入混合拌制仓内,再次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15-20min。

18、s5、最后,可将沥青混合料排出。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中混合拌制仓内预加热温度为145℃-165℃,所述s2、s3、s4中混合拌制仓内的温度为170-175℃。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5中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为160-165℃。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s2中混合搅拌时长分别为5-10min与15-25min。

22、(三)有益效果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通过调配的助剂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工程质量。夏季使用时可抑制坍落度损失通来提高道路结构层抗永久变形能力,同时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都有较大提高,提高沥青路面的温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超长耐久性,并且维修少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由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避免后续检修成本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沥青混合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粗集料:35-45份、细集料:15-25份、有机蒙脱土:25-35份、乳化沥青:35-55份、酚醛树脂:4-12份、固化剂3-10份、助剂13-21份、矿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所需的制浆黑液为亚硫酸盐造纸木浆废液原料或竹木、芒秆、桉木和桦木等原料组合配比的混合原材料的碱法或硫酸盐法制浆废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占灌浆料的原料总质量的5%~10%。

5.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混合拌制仓内预加热温度为145℃-165℃,所述s2、s3、s4中混合拌制仓内的温度为175-17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为160-16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s2中混合搅拌时长分别为5-10min与15-2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入式施工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制方法,涉及沥青混合料配制技术领域。所述基体沥青混合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粗集料:35‑45份、细集料:15‑25份、有机蒙脱土:25‑35份、乳化沥青:35‑55份、酚醛树脂:4‑12份、固化剂3‑10份、助剂13‑21份、矿粉:5‑10份。通过调配的助剂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工程质量。夏季使用时可抑制坍落度损失通来提高道路结构层抗永久变形能力,同时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都有较大提高,提高沥青路面的温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超长耐久性,并且维修少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由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避免后续检修成本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昌信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