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6357发布日期:2022-09-14 14:2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灰混烧竖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石灰混烧竖窑采用的是大小不等的石灰石原料和一定比例的小颗粒煤为原料,原料由石灰窑顶部通过旋转式布料器进入窑体内部,通常采用调整布料器下部撒料簸箕的角度方式,将原料布到窑体煅烧面的中心或者边缘的预定位置。
3.现有技术中布料时对石灰石与煤的混合没有重视,由于原料的粒径大小不一,在抛撒的过程中粒径大的原料会被抛撒的远一些,即在窑内的煅烧面出现由于布料过程导致的原料粒径分级,不利于煅烧工艺的进行,窑内出现局部煤少烧不透的生烧现象,煤多的局部位置出现过烧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增加能耗。除此之外,由于窑体的进料和卸料不可能总是处于平衡的理想状态,所以窑内布料面的高度就会上下波动,这也不利于正常、稳定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石灰混烧竖窑生产过程中原料连续均化输送、稳定入窑原料的颗粒均匀、减少入窑原料颗粒分级以及稳定窑内料面位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它包括机架、电机、储料仓和布料管,所机架架设在石灰窑窑口的上方,其中:所述储料仓设置于机架的上方,电机竖直向下设置于储料仓顶面心部的上方,储料仓顶面的偏心位置处设置进料口,在储料仓的底部设置转轴固定架,储料仓的轴线位置处设置主转轴,主转轴的下端安装于转轴固定架上,电机的转子贯穿储料仓的顶面与主转轴的上端连接,主转轴的侧壁上设置若干均料棒,电机驱动主转轴带动均料棒转动,即储料仓为带搅拌功能的小型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底面上设置若干排料孔,每一个排料孔对应的下方分别设置排料连接管,排料连接管的下端分别设置布料管,布料管的下端延伸至石灰窑窑口的下方,布料管的出料端与预定料面始终保持齐平,排料连接管与布料管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独立设置,可以分别控制每一布料管的开闭。
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主转轴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均料棒沿主转轴的圆周方向布置至少两根,并且均料棒沿主转轴的轴线方向至少布置两级。
9.进一步地,沿所述储料仓底面的圆周方向均布至少两个排料孔,并且在储料仓底面的中心部设置中心排料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储料仓内搅拌均匀的原料通过多个布料管直通窑内布料面上相应的预定点位,实现原料连续均化输送、稳定入窑原料的颗粒均匀以及减少入窑原料颗粒分级;除此之外,布料管的出料端与预定料面始终保持齐平,当卸料速度比进料速度慢时,原料受预定料面位置处原料的阻碍作用,减缓从出料端排料的流量,甚至封堵于布料管中,即布料管兼具调节原料流量的功能。
12.采用本装置后,入窑原料的石灰石与煤混合均匀,连续稳定,窑内布料面的高度稳定,减少了产品的过烧和生烧现象,大大减少了窑内结瘤、结块,稳定了生产工艺过程,明显提高了成品质量和产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16.图中,1为机架,2为电机,3为减速机,4为储料仓,5为主转轴,6为均料棒,7为转轴固定架,8为多孔排料板,9为排料连接管,10为控制阀门,11为排料孔,12为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如图1至图3所示的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布料装置,它包括机架1、电机2、储料仓4和布料管,所机架1架设在石灰窑窑口的上方,其中:所述储料仓4设置于机架1的上方,电机2竖直向下设置于储料仓4顶面心部的上方,储料仓4顶面的偏心位置处设置进料口12,在储料仓4的底部设置转轴固定架7,储料仓4的轴线位置处设置主转轴5,主转轴5的下端安装于转轴固定架7上,电机2的转子贯穿储料仓4的顶面与主转轴5的上端连接,主转轴5的侧壁上设置若干均料棒6,电机2驱动主转轴5带动均料棒6转动;所述储料仓4的底面上设置若干排料孔11,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沿储料仓4底面的圆周方向均布六个,并且在沿储料仓4底面的中心部设置中心排料孔,每一个排料孔11对应的下方分别设置排料连接管9,排料连接管9的下端分别设置布料管,布料管的下端延伸至石灰窑窑口的下方,布料管的出料端与预定料面始终保持齐平,排料连接管9与布料管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控制阀门10。控制阀门10独立设置,可以分别控制每一布料管的开闭。
19.进一步地,所述电机2通过减速机3与主转轴5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均料棒6沿主转轴5的圆周方向布置至少两根,并且均料棒6沿主转轴5的轴线方向至少布置两级。
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22.s1、关闭石灰窑的卸料口,启动电机2,打开控制阀门10,将大小不等的石灰石和一定比例的小颗粒煤作为原料,将原料由进料口12添加至储料仓4中,原料在储料仓4中搅拌均匀并且避免分级,然后将原料通过排料连接管9、布料管添加至石灰窑中;
23.s2、当石灰窑料面高度达到预定位置,布料管的出料端与预定料面始终保持齐平,观察进料口位置处原料情况,持续向储料仓4中添加原料,实现原料连续均化输送、稳定入窑原料的颗粒均匀以及减少入窑原料颗粒分级;
24.s3、填料结束后,关闭电机2,关闭控制阀门10,等待一下次循环。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它包括机架、电机、储料仓和布料管,所机架架设在石灰窑窑口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设置于机架的上方,电机竖直向下设置于储料仓顶面心部的上方,储料仓顶面的偏心位置处设置进料口,在储料仓的底部设置转轴固定架,储料仓的轴线位置处设置主转轴,主转轴的下端安装于转轴固定架上,电机的转子贯穿储料仓的顶面与主转轴的上端连接,主转轴的侧壁上设置若干均料棒,电机驱动主转轴带动均料棒转动;所述储料仓的底面上设置若干排料孔,每一个排料孔对应的下方分别设置排料连接管,排料连接管的下端分别设置布料管,布料管的下端延伸至石灰窑窑口的下方,布料管的出料端与预定料面始终保持齐平,排料连接管与布料管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控制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主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棒沿主转轴的圆周方向布置至少两根,并且均料棒沿主转轴的轴线方向至少布置两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储料仓底面的圆周方向均布至少两个排料孔,并且在储料仓底面的中心部设置中心排料孔。

技术总结
石灰窑仓储式连续均化多点可调布料装置,属于石灰混烧竖窑生产技术领域,解决石灰混烧竖窑生产过程中原料连续均化输送、稳定入窑原料的颗粒均匀、减少入窑原料颗粒分级以及稳定窑内料面位置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本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储料仓和布料管,所机架架设在石灰窑窑口的上方,储料仓设置于机架上方,电机竖直向下设置于储料仓顶面心部的上方,储料仓顶面的偏心位置处设置进料口,电机驱动主转轴带动均料棒转动,原料依次经排料孔、排料连接管、布料管添加入石灰窑中。采用本装置后入窑原料混合均匀,连续稳定,窑内布料面的高度稳定,减少了产品的过烧和生烧现象,减少了窑内结瘤、结块,稳定生产工艺过程,明显提高成品质量和产量。质量和产量。质量和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彭朝勇 李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朝勇
技术研发日:2022.05.27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