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5891发布日期:2023-04-21 18:0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屏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类液晶显示面板对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面板减薄行业的减薄方式主要是化学蚀刻和物理研磨,其中化学蚀刻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减薄方式。化学蚀刻主要分为喷淋蚀刻和浸泡蚀刻,喷淋蚀刻对面板挤压和摆动较轻微,基本上不会造成面板屏内的损伤。另外,由于喷淋设备生产效率高,目前各大面板减薄厂商已大规模导入喷淋设备,其中量产的喷淋设备会安装一定数量的限位卡夹,提高蚀刻的生产效率。现有的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玻璃在喷淋蚀刻过程中,由于面板左右摆动,会与限位装置产生多次碰撞,导致面板的齿位位置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面板越薄,越容易产生卡空卡裂制损。此外,由于面板无效区域较窄,现有卡夹对酸液分流能力较弱,导致酸液集中在限位卡夹处流动,在限位卡夹位置,面板会出现表观蚀刻不均和厚度差较大等不良。具体来说,现有的喷淋限位卡夹存在如下缺陷:缺点1:现有的限位装置,屏幕与支撑棒的接触位置为单个点接触,接触面积较小,面板在摆动过程中受到的撞击力较大,易出现卡空/卡裂制损;缺点2:现有的限位卡夹对酸液的分流能力较弱,导致酸液集中在限位卡夹处流动,导致面板在卡夹位置的蚀刻速率高于面板的其他区域,面板会出现表观蚀刻不均和厚度差较大等不良;因此,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优化结构,增大液晶显示屏(面板)与支撑棒的接触面积,减小面板与支撑棒的撞击力,降低卡空/卡裂制损率,同时提升限位装置对酸液的分流能力,改善面板的蚀刻不均和厚度差,提高液晶显示屏整体质量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

2、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卡夹,限位卡夹的限位卡夹本体每侧设置多组支撑棒,每组支撑棒包括上支撑棒和下支撑棒,上支撑棒和下支撑棒呈八字形结构,上支撑棒端部和下支撑棒端部之间的设置间隙面,间隙面为平面结构。

4、所述的限位卡夹本体上还设置水平贯通限位卡夹本体的安装槽,穿过安装槽的安装杆固定限位卡夹本体在喷淋蚀刻设备的箱体内部。

5、所述的限位卡夹本体每侧分别设置垂直凸出的圆柱部,每个圆柱部外端设置上支撑棒和下支撑棒。

6、所述的间隙面位于圆柱部外端部。

7、所述的上支撑棒和下支撑棒之间的夹角在60°-80°。

8、所述的限位卡夹本体每侧分别按间隙设置多个圆柱部,多个圆柱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每个圆柱部上分别设置一个上支撑棒和一个下支撑棒。

9、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包括多个限位卡夹。

10、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限位液晶显示屏时,每个液晶显示屏一侧卡装在一个限位卡夹一侧的一组或多组支撑棒的间隙面位置,每个液晶显示屏另一侧卡装在另一个限位卡夹的一侧的一组或多组支撑棒的间隙面位置。

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创新点具体体现在:改造后的限位装置的支撑棒包括上支撑棒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棒端部和下支撑棒端部之间的设置间隙面,间隙面为平面结构,间隙面的高度在1.5mm左右,蚀刻时,液晶显示屏位于上支撑棒和下支撑棒的中间位置,在限位装置摆动过程中,液晶显示屏(面板)与支撑棒碰撞时的接触区域为间隙面,液晶显示屏与间隙面之间为线接触,增大了面板与支撑棒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碰撞力度,能够有效降低限位卡夹对面板产生卡空/卡裂等制损;与此同时,改造后的限位装置的支撑棒与限位卡夹本体之间增加圆柱部,圆柱部能够将面板周围的酸液分流至圆柱部两旁,有效改善了面板在限位卡夹区域的厚度差;改造后的限位装置的上支撑棒和下支撑棒的开口弧度(夹角)变更为60°-80°之前,可以是75°,这样,避免因支撑棒与酸液相互作用,将酸液引流至面板有效区域内,减小卡夹位置的蚀刻不匀,提高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卡夹(1),限位卡夹(1)的限位卡夹本体(2)每侧设置多组支撑棒(3),每组支撑棒(3)包括上支撑棒(4)和下支撑棒(5),上支撑棒(4)和下支撑棒(5)呈八字形结构,上支撑棒(4)端部和下支撑棒(5)端部之间的设置间隙面(6),间隙面(6)为平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卡夹本体(2)上还设置水平贯通限位卡夹本体(2)的安装槽(7),穿过安装槽(7)的安装杆(10)固定限位卡夹本体(2)在喷淋蚀刻设备的箱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卡夹本体(2)每侧分别设置垂直凸出的圆柱部(8),每个圆柱部(8)外端设置上支撑棒(4)和下支撑棒(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面(6)位于圆柱部(8)外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棒(4)和下支撑棒(5)之间的夹角在6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卡夹本体(2)每侧分别按间隙设置多个圆柱部(8),多个圆柱部(8)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每个圆柱部(8)上分别设置一个上支撑棒(4)和一个下支撑棒(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包括多个限位卡夹(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限位液晶显示屏(9)时,每个液晶显示屏(9)一侧卡装在一个限位卡夹(1)一侧的一组或多组支撑棒(3)的间隙面(6)位置,每个液晶显示屏(9)另一侧卡装在另一个限位卡夹(1)的一侧的一组或多组支撑棒(3)的间隙面(6)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技术领域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卡夹(1),限位卡夹(1)的限位卡夹本体(2)每侧设置多组支撑棒(3),每组支撑棒(3)包括上支撑棒(4)和下支撑棒(5),上支撑棒(4)和下支撑棒(5)呈八字形结构,上支撑棒(4)端部和下支撑棒(5)端部之间的设置间隙面(6),间隙面(6)为平面结构。本技术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喷淋蚀刻限位装置,增大液晶显示屏(面板)与支撑棒的接触面积,减小面板与支撑棒的撞击力,降低卡空/卡裂制损率,提升限位装置对酸液的分流能力,改善面板的蚀刻不均和厚度差,提高液晶显示屏整体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徐政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永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