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营养添加剂及其在西洋参增产和抗病害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3991924发布日期:2023-04-29 15:4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营养添加剂及其在西洋参增产和抗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特殊农作物或植物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营养添加剂及其在西洋参增产和抗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西洋参是一种比较昂贵的药材,有非常好的保健价值。在制药、保健品等行业里均有广泛应用,市场需求大。西洋参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即栽种过一茬西洋参的土地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能再种植西洋参。虽然已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可能导致连作障碍的相关原因,但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暂不明晰且不成体系。现有相关营养添加剂及抗胁迫制剂虽在西洋参种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效果,但作用效果针对性较弱,且配置方式较复杂。

3、国内外对西洋参连作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无机氮形式的氮素对西洋参生长期内自身生长指标的影响,缺乏与有机氮形式的氮素的联系。同时,除了探究氮素对西洋参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外,氮素对西洋参抵抗生长环境中病原菌能力的影响也应当受到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营养添加剂及其在西洋参增产和抗病害中的应用。通过无机氮形式的氮素与有机氮形式的氮素的组合搭配,混合微量元素添加剂,制得氮营养添加剂,提升西洋参存活率与抗病能力,为解决西洋参连作障碍,与后续的改良种植奠定基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一种氮营养添加剂,由有机氮组分、无机氮组分和微量元素组分混合而成,其中有机氮组分包括:甘氨酸(glycine,gly)和酪氨酸(tyrosine,tyr);无机氮组分包括:硝酸钙ca(no3)2和硫酸铵(nh4)2so4;微量元素组分包括mgso4·7h2o、kh2po4、cacl2、kcl、na2-edta、feso4·7h2o、h3bo3、mnso4、cuso4·5h2o、znso4·7h2o、h2moo4;

4、其中,含有有机氮组分与无机氮组分的混合液为a剂,a剂中有机氮组分与无机氮组分的浓度分别为:1.4-1.6mmol/l硝酸钙、0.4-0.6mmol/l硫酸铵、0.4-0.6mmol/l酪氨酸和0.08-0.1mmol/l甘氨酸;

5、含有微量元素组分的混合液为b剂,微量元素组分浓度为:每1000ml的b剂含:mgso4·7h2o,616.2mg;kh2po4,272.2mg;cacl2,555mg;kcl,372.8mg;na2-edta,7.45mg;feso4·7h2o,5.57mg;h3bo3,2.86mg;mnso4,1.015mg;cuso4·5h2o,0.079mg;znso4·7h2o,0.22mg;h2moo4,0.09mg;

6、按照体积比,a剂:b剂=10:1的比例搭配,即为所述氮营养添加剂;

7、第二方面,所述氮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8、s1、配置a剂,分别称取硝酸钙、硫酸铵、酪氨酸和甘氨酸,溶于少量蒸馏水(或纯净水)后搅拌,得到混合液;继续添加蒸馏水(或纯净水)定容;

9、s2、配制b剂,包括微量元素组分:mgso4·7h2o、kh2po4,、cacl2、kcl、na2-edta、feso4·7h2o、h3bo3、mnso4、cuso4·5h2o、znso4·7h2o、h2moo4;

10、s3、将s1获得的a剂,s2获得的b剂,按照体积比a:b=10:1的比例搭配使用,即为所述氮营养添加剂(由于氮素被稀释程度在作用效果范围内,浓度变化忽略不计)。

11、其中,s1中,有机氮组分与无机氮组分的浓度分别为:1.4-1.6mmol/l硝酸钙、0.4-0.6mmol/l硫酸铵、0.4-0.6mmol/l酪氨酸和0.08-0.1mmol/l甘氨酸;

12、s2中,每1000ml的b剂含:mgso4·7h2o,616.2mg;kh2po4,272.2mg;cacl2,555mg;kcl,372.8mg;na2-edta,7.45mg;feso4·7h2o,5.57mg;h3bo3,2.86mg;mnso4,1.015mg;cuso4·5h2o,0.079mg;znso4·7h2o,0.22mg;h2moo4,0.09mg。

13、第三方面,在西洋参增产和抗病害中的应用。

14、向栽种地中移栽2龄西洋参苗,为了西洋参增产,在载种的第7天(3月份),向栽种地施用氮营养添加剂,在西洋参的生长全阶段,每个季节(4月份、7月份、10月份)都采用相同的方法施用1-2次氮营养添加剂,以促进西洋参幼苗生长;即:当季施用1次氮营养添加剂时,不同月份的施用日期相同,与“栽种第七天”的日期相同;当1个季节需要施用第二次氮营养添加剂时,第二次施用的时间为首次施用的三十天后。

15、所述施用方法为:向栽种地的地垄上均匀喷洒氮营养添加剂;

16、当西洋参在生长中受病疫感染时,如果是根部发病,则向受病疫感染的西洋参的周围的土壤中浇灌氮营养添加剂;如果是茎叶发病,则向受病疫感染的西洋参的叶片和茎上喷施氮营养添加剂;以提高西洋参的抗病害能力;

17、所述向西洋参的周围土壤中浇灌氮营养添加剂的方法为:每平方米栽种面积用量为30~50ml,,连续施用3次,每次间隔7天;

18、所述向西洋参的叶片和茎上喷施氮营养添加剂的方法为:每平方米栽种面积用量为30~50ml,,连续施用3次,每次间隔7天。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发明提供的氮营养添加剂,由无机氮组分(包括硝酸钙和硫酸铵)和有机氮组分(包括甘氨酸和酪氨酸)及西洋参生长所需微量元素组分混合而成,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可以有效降低西洋参生长过程中被病原菌侵染的风险,且药效持续时间长、不污染环境、无抗药性,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21、2.本发明提供的氮营养添加剂促进西洋参幼苗生长,显著提高了西洋参的展叶率、株高冠幅、叶面积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西洋参增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22、3.本发明提供的氮营养添加剂大大改善了西洋参连作种植过程中的病原菌侵染导致的发病问题,并且提高了重茬种植西洋参的成活率,克服了西洋参抗连作的技术障碍。



技术特征:

1.一种氮营养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有机氮组分、无机氮组分和微量元素组分混合而成,其中有机氮组分包括:甘氨酸gly和酪氨酸tyr;无机氮组分包括:硝酸钙ca(no3)2和硫酸铵(nh4)2so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营养添加剂,其特征在于,a剂中,有机氮组分与无机氮组分之间的浓度配比为:0.5mm酪氨酸+0.1mm甘氨酸+1.5mm硝酸钙+0.5mm硫酸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营养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ml的b剂含:mgso4·7h2o,616.2mg;kh2po4,272.2mg;cacl2,555mg;kcl,372.8mg;na2-edta,7.45mg;feso4·7h2o,5.57mg;h3bo3,2.86mg;mnso4,1.015mg;cuso4·5h2o,0.079mg;znso4·7h2o,0.22mg;h2moo4,0.09mg。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氮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a剂中有机氮组分与无机氮组分的浓度分别为:1.4-1.6mmol/l硝酸钙、0.4-0.6mmol/l硫酸铵、0.4-0.6mmol/l酪氨酸和0.08-0.1mmol/l甘氨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每1000ml的b剂含:mgso4·7h2o,616.2mg;kh2po4,272.2mg;cacl2,555mg;kcl,372.8mg;na2-edta,7.45mg;feso4·7h2o,5.57mg;h3bo3,2.86mg;mnso4,1.015mg;cuso4·5h2o,0.079mg;znso4·7h2o,0.22mg;h2moo4,0.09mg。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氮营养添加剂和/或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氮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在西洋参增产和抗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提高西洋参的抗病害能力的方法为:当西洋参在生长中受病疫感染时,根部发病,则向受病疫感染的西洋参的周围的土壤中浇灌氮营养添加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西洋参的周围土壤中浇灌氮营养添加剂的方法为:每平方米栽种面积用量为30~50ml,,连续施用3次,每次间隔7天。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西洋参在生长中受病疫感染时,茎叶发病,则向受病疫感染的西洋参的叶片和茎上喷施氮营养添加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营养添加剂及其在西洋参增产和抗病害中的应用,属于特殊农作物或植物的栽培领域。由有机氮组分、无机氮组分和微量元素组分混合而成,其中有机氮组分包括:甘氨酸Gly和酪氨酸Tyr;无机氮组分包括:硝酸钙Ca(NO<subgt;3</subgt;)<subgt;2</subgt;和硫酸铵(NH<subgt;4</subgt;)<subgt;2</subgt;SO<subgt;4</subgt;。有机氮组分与无机氮组分之间的浓度配比为:0.5mM酪氨酸+0.1mM甘氨酸+1.5mM硝酸钙+0.5mM硫酸铵。通过施用于西洋参种植地,改善了西洋参连作种植过程中的病原菌侵染导致的发病问题,并且提高了重茬种植西洋参的成活率,克服了西洋参抗连作的技术障碍。

技术研发人员:邹南,侯玉平,柏新富,李崇玮,陈国忠,黄婉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