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50169发布日期:2023-06-28 00:4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余废料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当前混凝土余废料堆积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某年产量约120万m3的商品混凝土站,其中废弃量约为3000m3。

2、目前,商混站余废料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采用砂石分离设备,将分离出的砂石回收利用,而浆水处理成清水和滤饼,清水可进一步利用,滤饼则废弃掉;二是利用余废处理剂使其变干成颗粒状,替代部分骨料使用。此两种方式存在明显缺陷。

3、第一种模式中,由于要用到各类清洗、过滤、回收设备,设备投资大,处理成本高,且清洗后砂石料利用率低;此外,对于混凝土余废料不能完全利用,总要摒弃部分处理后的余物,污染环境;第二种模式本质是将高价值水泥及掺合料等变为骨料,已然大大降低了余废料的使用价值,石子利用替代率仅为0-50%,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因此,目前市面上并未推行有效的商混站余废料处理最优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可有效利用混凝土余废料,具有可延长混凝土塑性和施工流动性时间、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以及不降低混凝土硬化后强度的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添加成分与混凝土余废料混合,于10r/min~12r/min速率下搅拌3min~5min。

3、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成分的质量为混凝土余废料体积的0.33倍~0.65倍,所述添加成分的质量的单位为kg,所述混凝土余废料体积的单位为立方米,所述混凝土余废料为混凝土余废原料经工程加水0.5h~2h后,得到的混凝土余废料,所述混凝土余废原料坍落度≥160mm,扩展度≥400mm。

4、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成分为添加剂与水的混合体系,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缓凝剂7.5%,减水剂75%,保水剂1.5%,早强剂15.5%,引气剂0.3%和稳泡剂0.2%。

5、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为白糖、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酒石酸钾钠、六偏磷酸盐和三聚磷酸盐中的两种及以上。

6、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中一种或几种。

7、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糊精、温轮胶、黄原胶、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早强剂为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钠、氯化钠和三乙醇胺中一种或几种。

9、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三萜皂甙、蛋白质盐或aos。

10、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泡剂为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

11、上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与水的混合体系中,水的体积为添加剂体积的2倍。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发明的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通过将添加成分与混凝土余废料混合,于10r/min~12r/min速率下搅拌3min~5min,可有效利用混凝土余废料,具有可延长混凝土塑性和施工流动性时间、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以及不降低混凝土硬化后强度的特点。

14、2.本发明方法中,添加成分为缓凝剂、减水剂、保水剂、早强剂、引气剂和稳泡剂,可有效延长混凝土塑性和施工流动性时间,延迟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不降低混凝土硬化后强度的特点。

15、3.本发明方法中,包括将添加成分掺入混凝土余废料中之后进行高速搅拌,可有效延长混凝土开放和使用时间。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添加成分与混凝土余废料混合,于10r/min~12r/min速率下搅拌3min~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成分的质量为混凝土余废料体积的0.33倍~0.65倍,所述添加成分的质量的单位为kg,所述混凝土余废料体积的单位为立方米,所述混凝土余废料为混凝土余废原料经工程加水0.5h~2h后,得到的混凝土余废料,所述混凝土余废原料坍落度≥160mm,扩展度≥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成分为添加剂与水的混合体系,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缓凝剂7.5%,减水剂75%,保水剂1.5%,早强剂15.5%,引气剂0.3%和稳泡剂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为白糖、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酒石酸钾钠、六偏磷酸盐和三聚磷酸盐中的两种及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中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糊精、温轮胶、黄原胶、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早强剂为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钠、氯化钠和三乙醇胺中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三萜皂甙、蛋白质盐或aos。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泡剂为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与水的混合体系中,水的体积为添加剂体积的2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余废料处理方法,包括:将添加成分与混凝土余废料混合,于10r/min~12r/min速率下搅拌3min~5min,所述添加成分的质量为混凝土余废料体积的0.33倍~0.65倍,所述添加成分的质量的单位为kg,所述混凝土余废料体积的单位为立方米,所述混凝土余废料为混凝土余废原料经工程加水0.5h~2h后,得到的混凝土余废料,所述混凝土余废原料坍落度≥160mm,扩展度≥400mm,该方法可有效利用混凝土余废料,具有可延长混凝土塑性和施工流动性时间、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以及不降低混凝土硬化后强度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徐惠惠,李明泽,雷航州,姚亮,赵健,兰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