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01683发布日期:2023-07-18 19:0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具体为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一种土木工程材料,它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其他的外加剂和掺和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经过搅拌成型、养护硬化而得到。混凝土的原料来源广泛,售价低廉,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其市场需求量较大,不仅在土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造船、机械、海洋开发等领域中的关键材料。

2、水泥混凝土是路面施工常用材料,尽管与沥青混凝土相比具有价格优势,但水泥混凝土存在早期强度低的问题,铺筑后所需要的保湿养护2~3周才能达到道路交通通行要求,对居民的出行和社会生产造成很大的困扰。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气温对混凝土中的水分具有影响作用,当气温在0~4℃时,水的活性较差,水泥的水化反应缓慢;当气温在0℃以下时,水会凝结成冰,由于没有足够的液态水参与水化反应,混凝土难以达到要求强度;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对混凝土内部结构遭到永久性破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步骤1:使用盐酸多巴胺对六方氮化硼纳米片进行包裹;

4、步骤2:制备复合材料;

5、步骤3:取聚多巴胺包裹氮化硼纳米片加入至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得到改性氮化硼;复合材料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得到改性复合材料;将改性氮化硼、改性复合材料进行自组装得到混凝土改性填料;

6、步骤4:将水泥、卵石、人工砂、早强剂、聚羧酸减水剂、水、混凝土改性填料、抗冻剂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

7、进一步的,步骤1中,聚多巴胺包裹氮化硼纳米片的具体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取0.6~1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入500~600份纯水中,使用稀盐酸调节ph至7.5~8.5;加入1~1.5份盐酸多巴胺,充分搅拌溶解后,加入2~4份六方氮化硼纳米片,超声处理后在50~60℃下静置24~30h;真空抽滤并使用纯水冲洗固体,重复3次,真空干燥。

8、进一步的,步骤2中,复合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取3~5份纳米氧化铁分散于100~150份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1~2h,加入氨水调节ph值至8~8.5得到组分i;取200~210份正硅酸乙酯加入至300~400份无水乙醇中,加入210~270份纯水,搅拌得到组分ii;将上述组分i与组分ii混合,在70~85℃下反应6~8h,离心、洗涤、干燥。

9、进一步的,步骤3中,改性氮化硼的具体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取0.2~0.5份聚多巴胺包裹氮化硼纳米片加入至3~5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在60~70℃、氮气环境下反应8~10h。

10、进一步的,步骤3中,改性复合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取2~3份复合材料加入5~10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超声处理0.5~1h后在80~95℃、氮气环境下回流24h,抽滤、回流、干燥。

11、进一步的,步骤3中混凝土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改性氮化硼、改性复合材料分别分散在乙醇中,向改性氮化硼分散液中加入改性复合材料分散液,在80~90℃下自组装10~12h,干燥得到混凝土改性填料。

12、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混凝土改性填料中,按重量计,40~50%改性复合材料、50~60%改性氮化硼。

13、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中,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320~360份水泥、800~870份卵石、580~640份人工砂、14~26份早强剂、7~19份聚羧酸减水剂、150~180份水、20~36份混凝土改性填料、15~20份抗冻剂。

14、进一步的,所述卵石的粒径为5~6mm;所述人工砂的细度模数为2.4~2.8。

15、进一步的,所述早强剂为氯化钙、石膏、水玻璃、铝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6、进一步的,所述抗冻剂为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四氯化碳、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向混凝土中加入混凝土改性填料制备得到了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本发明选用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先利用盐酸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自聚合的特点,在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上形成聚多巴胺层,提高分散性;再使用二氧化硅包裹在纳米氧化铁上得到复合材料,最后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得到带有不同电荷的改性六方氮化硼和改性复合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将复合材料负载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表面得到混凝土改性填料。

18、在本发明中,改性填料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改性。其中,选用导热性能优异的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不仅可以直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能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减轻温度应力,避免产生温度裂痕。而复合材料表层的纳米二氧化硅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导致周围钙离子浓度下降,有利于提高氮化硼的分散性;当表层二氧化硅随着二次水化反应减少后,内部的纳米氧化铁可以将水化产物吸附在周围形成新的柱状网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多巴胺包裹氮化硼纳米片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入纯水中,使用稀盐酸调节ph至7.5~8.5;加入盐酸多巴胺,充分搅拌溶解后,加入六方氮化硼纳米片,超声处理后在50~60℃下静置24~30h;真空抽滤并使用纯水冲洗固体,重复3次,真空干燥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复合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取纳米氧化铁分散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1~2h,加入氨水调节ph值至8~8.5得到组分i;取正硅酸乙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加入纯水,搅拌得到组分ii;将上述组分i与组分ii混合,在70~85℃下反应6~8h,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改性氮化硼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取聚多巴胺包裹氮化硼纳米片加入至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在60~70℃、氮气环境下反应8~10h得到改性氮化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改性复合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取复合材料加入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超声处理0.5~1h后在80~95℃、氮气环境下回流24h,抽滤、回流、干燥得到改性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混凝土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改性氮化硼分散在乙醇中得到改性氮化硼分散液,将改性复合材料分散在乙醇中得到改性复合材料分散液;向改性氮化硼分散液中加入改性复合材料分散液,在80~90℃下自组装10~12h,干燥得到混凝土改性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混凝土改性填料中,按重量计,40~50%改性复合材料、50~60%改性氮化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中,各组分含量,按重量计,320~360份水泥、800~870份卵石、580~640份人工砂、14~26份早强剂、7~19份聚羧酸减水剂、150~180份水、20~36份混凝土改性填料、15~20份抗冻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早强剂为氯化钙、石膏、水玻璃、铝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冻剂为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四氯化碳、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之别得到的混凝土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早强耐寒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硅烷偶联剂对聚多巴胺包裹氮化硼纳米片、二氧化硅和氧化铁的复合材料进行电荷改性,并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得到混凝土改性填料。改性填料分散性良好,能够起到混凝土补强、防裂的效果。复合材料表层的纳米二氧化硅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导致周围钙离子浓度下降,进一步提高氮化硼的分散性;表层二氧化硅随着二次水化反应减少后,内部的纳米氧化铁可以将水化产物吸附在周围形成新的柱状网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克,吴祥,樊逍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世威隆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