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385864发布日期:2023-09-09 12:3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晶玻璃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微晶新材料是由玻璃控制晶化而得到的多晶固体材料,该制品结构致密、纹理清晰、具有玉质般的感觉;外观平滑光亮、色泽柔和典雅、无色差、不褪色;具有不吸水、抗冻、极低的热膨胀系数和独特的耐污染性能;绿色、环保、无放射性污染;并可根据需要设计制造出众多类型、不同色泽花样、规格的平板及异型板材。例如,与天然石材相比,建筑装饰微晶玻璃材料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灵活的装饰设计和更佳的装饰效果,已应用于机场、车站、酒店等公用建筑和住房场所的内、外墙及地面、立柱装饰材料。此外,微晶玻璃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已涵盖灶具面板、电磁炉、微波炉、光学滤光片、餐具、炊具等产品。但是目前微晶玻璃材料产品花色、规格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除常见纯白色、米黄色的微晶玻璃外,其他颜色品种较少。

2、红色微晶玻璃因其外观艳丽、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装饰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家电面板、餐具、炊具等领域。但是现有红色玻璃的制备和显色过程非常复杂,过程控制不容易,制备技术难度大。主要是因为铜红玻璃最常用的着色剂cu或者cu2o很容易氧化,制备需要控制炉窑内的气氛为还原气氛,这样就大大增加窑炉的成本和熔制铜红玻璃的难度。此外,在红色微晶玻璃的文献报道中,还通常采用fe2o3+sb2o3、硒粉+镉红、cu2o+sn、cuo+si、氧化铒+三氯化金等复合着色剂实现微晶玻璃红色着色,但其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例如,中国专利cn 104045237 a公开了一种红色微晶玻璃板材及其生产方法,需要加入si粉作为还原剂将cuo还原成铜原子,以实现微晶玻璃呈现红色。

3、因此,如何简单、低成本的得到红色微晶玻璃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得微晶玻璃为红色的同时其耐碱失重率低,化学稳定性优异,且密度较高,实现了煤矸石固废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其原料包括煤矸石、调质料和cuo;其中:

4、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红色微晶玻璃的基础玻璃原料成分包括:sio2:40~50%、al2o3:15~20%、cao:10~15%、na2o:8~12%、f:1~5%、fe2o3:0~2%、cuo:1~10%;除氟外,其他组分以氧化物计。

5、按上述方案,所述煤矸石的成分以氧化物计包括:sio2:50~55%、al2o3:20~27%、cao:1~3%、co2:10~15%、fe2o3:0~4%、其他:1~3%。其中c以co2计。

6、按上述方案,所述调质料包括硅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co3)和萤石(caf2)。

7、按上述方案,所述红色微晶玻璃的原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煤矸石为40-50%。

8、按上述方案,所述红色微晶玻璃的原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cuo为1~10%。

9、提供一种上述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煤矸石、调质料和cuo称重后混合均匀,经高温熔化、均化、澄清后成型,获得基础玻璃;

11、2)将步骤1)所得基础玻璃液经退火、晶化热处理,得到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

12、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1)中,高温熔化温度为1400~1500℃,时间为2-4h。

13、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2)中,550-650℃退火1-3h;900~1100℃晶化热处理1-5h。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5、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以煤矸石固废为主要原料,配合调质料调控关键组分,再协同cuo作为着色剂前驱体,所得微晶玻璃为红色的同时其耐碱失重率低至0.20%以下,化学稳定性优异,且密度较高,为2.57-2.64g/cm3,实现了煤矸石固废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16、2.本发明通过对基础玻璃的配方组成设计,利用煤矸石固废中自身含有的c在高温环境下形成还原气氛,将cu2+还原成cu或者cu+,随后在晶化处理过程中生成cu2o晶体而实现整体着色,最终制备出红色煤矸石固废微晶玻璃新材料。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微晶玻璃的原料包括煤矸石、调质料和cuo;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矸石的成分以氧化物计包括:sio2:50~55%、al2o3:20~27%、cao:1~3%、co2:10~15%、fe2o3:0~4%、其他: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料包括硅砂、纯碱、方解石和萤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微晶玻璃的原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煤矸石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微晶玻璃的原料中,按质量百分比计,cuo为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微晶玻璃密度为2.57-2.64g/cm3;耐碱失重率小于0.20%。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温熔化温度为1400~1500℃,时间为2~4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550~650℃退火1~3h;900~1100℃晶化热处理1~5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矸石固废的红色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红色微晶玻璃的原料包括煤矸石、调质料和CuO;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红色微晶玻璃的基础玻璃原料成分包括:SiO2:40~50%、Al2O3:15~20%、CaO:10~15%、Na2O:8~12%、F:1~5%、Fe2O3:0~2%、CuO:1~10%,除氟外,其他组分以氧化物计。本发明所得微晶玻璃为红色的同时其耐碱失重率低至0.20%以下,化学稳定性优异,且密度较高,实现了煤矸石固废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熊德华,谭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