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导电剂的应用

文档序号:35460314发布日期:2023-09-15 21:4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导电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地说,涉及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导电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能量存储设备。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高比能量、无记忆效应、质量轻等特点,是动力电源(医疗设备、娱乐设备、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动汽车、航天飞行器等)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离子电池正极常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性材料,例如层状钴酸锂、镍酸锂、镍钴酸锂或磷酸铁锂等,负极常采用石墨、硅基材料等作为活性材料。

2、磷酸铁锂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寿命、低价格、环保等优点,在动力以及储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磷酸铁锂的低电导率(10-9-10-10s/cm)和低离子扩散速率(10-14cm2/s),导致其低比容量,限制其使用。因此在电池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导电剂,利用导电剂之间充分有效的接触及活性材料空隙的填充,构筑起连续的导电网络,从而提高极片的导电性,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除此外,导电剂需要具备良好的吸收和保持电解液的能力,便于为锂离子的传输迁移提供通道,减弱电极的欧姆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3、碳系导电剂是锂离子电池常用导电剂,具有低成本,质量轻等特点;碳系导电剂主要有导电石墨、导电炭黑、纤维状导电剂、石墨烯;石墨烯导电剂具有“至柔至薄至密”的特性,具有极高的导电率和大的接触面积,其性能远优于导电石墨、导电炭黑,但其完美的二维平面sp2结构,π–π堆积和范德华相互作用会导致石墨烯的堆叠团聚,为石墨烯的分散造成了难题,除此外石墨烯的致密平面也会阻碍锂离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高倍率情况下尤甚。因此,科研工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制备多孔石墨烯上。利用各种方式在石墨烯上造孔,通过调整孔洞的大小和数量,将石墨烯对锂离子扩散的阻碍作用降到最低。

4、传统石墨烯活化造孔技术利用naoh、koh、hno3、kmno4、浓h2so4等强酸强碱试剂化学活化造孔。cn102070140a公开了一种利用强碱和碳在高温下的反应,对热处理或者微波热处理得到的石墨烯粉末进行进一步化学处理,从而快速的、大批量的在石墨烯表面腐蚀出纳米量级的微孔,极大地提高其比表面积。但该发明选用的强碱试剂为配制的强碱水溶液,浓度为0.2-20mol/l,对设备的腐蚀严重,操作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不高,且仅靠化学试剂活化所需活化温度高,时间长,能耗高,造成了多孔石墨烯成本的大量升高,而且还会形成大量难以处理强碱,强酸的废水,增加环境污染和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2、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强碱、强酸进行造孔造成的耗能高、成本高、后段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3、<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4、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导电剂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孔石墨烯,其工艺温和、简单高效,易于产业化;经此工艺得到的多孔石墨烯,用做导电剂在保持高导电率的同时,为电活性物质的层间传输提供通畅快速的通道,从而提升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潜力。

5、具体内容如下:

6、第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将弱碱溶于水形成活化溶液;

8、s2石墨烯加入活化溶液中,得到悬浮液;悬浮液经加热预处理得到活化产物;

9、s3活化产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得到多孔石墨烯。

10、第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前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孔石墨烯。

11、第三,本发明通过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石墨烯、活性物质、粘接剂、溶剂。

12、第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活性物质、导电剂、粘接剂共混,经球磨得到浆料,浆料覆于铝箔,经组装得到纽扣电池。

1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机理>

15、利用弱碱对石墨烯进行预处理,用以增多碳层上的活性位点,再通过微波辐射空气,得到氧等离子体,电子发生跃迁,激活碳原子反应,无定形碳被刻蚀,从而制备出多孔石墨烯,微波焦耳加热机理即微波诱导石墨烯中电子移动,在完美的石墨烯畴中产生电流,在缺陷处遭遇电阻发热,缺陷区的含氧官能团发生热反应,sp3碳键脱氧产生sp2碳键,用于降低多孔石墨烯的含氧量,维持其的高电子迁移率;上述两种反应的存在,使得在石墨烯片上造孔的同时,有效降低碱活化过程中造成的石墨烯含氧基团过多,电子迁移率下降的问题。

16、<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

17、通过弱碱预处理和等离子体刻蚀造孔处理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低碱,低温的温和环境下多孔石墨烯的制备。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绿色环保,能耗低,易于产业化,并且可通过改变等离子体辐射条件,制备出不同孔径大小及不同孔径量的多孔石墨烯,所得多孔石墨烯除了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外,还可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燃料电池催化剂、各种气体传感器等,对于扩展多孔石墨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石墨烯包括特征(1)至(2)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预处理包括特征(1)至(4)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等离子体处理电感耦合射频放电、电场生产等离子体、或微波辐射生产等离子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微波辐射包括特征(1)至(3)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弱碱包括特征(1)至(2)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孔石墨烯。

8.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石墨烯、活性物质、粘接剂、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导电剂还包括炭黑,粘接剂为聚偏氟乙烯,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导电剂的应用;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弱碱溶于水形成活化溶液;S2石墨烯加入活化溶液中,得到悬浮液;悬浮液经加热预处理得到活化产物;S3活化产物经等离子体处理,得到多孔石墨烯。通过弱碱预处理和等离子体刻蚀造孔处理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低碱,低温的温和环境下多孔石墨烯的制备。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绿色环保,能耗低,易于产业化,并且可通过改变等离子体辐射条件,制备出不同孔径大小及不同孔径量的多孔石墨烯。

技术研发人员:彭工厂,王姚,刘文静,张焕,瞿美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