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文档序号:36260356发布日期:2023-12-05 17: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背景技术:

1、生物活性玻璃因具有良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能,能够在基因水平控制细胞反应,促进成骨基因的表达、生长因子的产生以及血管的形成,被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然而,当前生物活性玻璃的研发设计多着眼于骨重建直接关联的成骨细胞,重点探究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实现骨修复,而忽略了骨组织的修复实际涉及免疫反应、血管生成、成骨分化等多个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当生物活性玻璃材料植入体内时,可引起机体对其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会迅速趋化到材料表面对外源性植入物进行“识别”,极化为炎症型巨噬细胞(m1型),并分泌炎症因子,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而急性炎症过后巨噬细胞逐渐极化为修复型巨噬细胞(m2型),促进组织修复和重塑。因此,要实现高效的骨修复,不仅要求生物活性玻璃能够在植入部位刺激血管再生,诱导成骨分化,而且要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然而,当前无论是熔融法生物活性玻璃还是溶胶-凝胶法生物活性玻璃都存在形貌、结构不可控等问题,不利于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影响其免疫调控功能。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功能、形貌规则、结构可控的新型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将溶胶-凝胶技术与模板腐蚀技术相结合,以解决现有技术生物活性玻璃形貌、结构不可控等问题,制备出具有免疫调控功能,且锌元素可控掺杂,同时又具有均匀规则的球形形貌和放射状介孔结构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从而显著提高其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潜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去离子水中,全部溶解后,加入乙酸乙酯,得到乙酸乙酯/去离子水的微乳液;其中,按照质量体积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酸乙酯∶去离子水=0.5~1.5g∶7.5~22.5ml∶30ml;

5、(2)在40~60℃搅拌条件下依次将催化剂氨水、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脂、四水硝酸钙、硝酸锌按20~30min间隔加入到所述微乳液中,搅拌均匀得到乳白色溶液;其中,氨水在乳白色溶液中的浓度为0.5~3mol/l,按照摩尔比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脂∶四水硝酸钙∶硝酸锌=60~80∶4∶11~31∶5~15,按照体积比正硅酸乙酯∶微乳液=3.5~7.5∶45~100;

6、(3)将所述乳白色溶液在室温下静置陈化后,经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得到湿态白色沉淀;

7、(4)将所述湿态白色沉淀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白色干粉末;

8、(5)将所述白色干粉末在600~700℃下进行热处理3~4h,得到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按照摩尔百分比其组分为sio260~80%、cao11~31%、zno5~15%、p2o54~6%;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其平均粒径为120~408nm,具有放射状介孔结构,平均孔径为7.52~13.32nm。

9、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陈化时间为12~24h。所述步骤(4)中湿态白色沉淀于-50℃冷冻干燥24~48h。

10、利用上述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

1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结合溶胶-凝胶技术与模板腐蚀技术,通过元素掺杂体系设计和模板分子体系设计,制备出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一方面具有均匀规则的球形形貌和放射状介孔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生物活性玻璃形貌、结构不可控等问题;另一方面有效掺入微量活性元素锌元素,有利于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提高其免疫调控功能,从而显著提高其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潜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陈化时间为12~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湿态白色沉淀于-50℃冷冻干燥24~48h。

4.利用权利要求1-3所述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将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去离子水、乙酸乙酯混合配制成微乳液后,依次将催化剂氨水、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脂、四水硝酸钙、硝酸锌加入到微乳液中,搅拌均匀得到乳白色溶液;然后在室温下静置陈化,经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得到的湿态白色沉淀,冷冻干燥后进行热处理,即得到具有免疫调控功能的锌掺杂放射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本发明将溶胶‑凝胶技术与模板腐蚀技术相结合,通过元素掺杂体系设计和模板分子体系设计,制备出具有免疫调控功能,且锌元素可控掺杂,同时又具有均匀规则的球形形貌和放射状介孔结构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从而显著提高其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潜能。

技术研发人员:胡庆,王先检,汤惠东,吴何桢,徐彦乔,江峰,冯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景德镇陶瓷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