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钙沉淀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5875发布日期:2023-10-21 18:3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酸钙沉淀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碳酸化器,尤其涉及一种碳酸钙沉淀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在碳酸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通入碳酸化器填料口的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较小,其在碳酸化器内形成的液面较低,使得碳酸化器内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浆料的接触时间较短,不仅产能不高,还会造成二氧化碳的浪费。此外,还会多次将氢氧化钙浆料补加入碳酸化器中,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以及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钙沉淀及其生产工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缩短碳酸钙沉淀的生产时间,提高碳酸钙沉淀的产量。

2、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应用于碳酸化器,包括:

3、在碳酸化器中,利用二氧化碳与第一氢氧化钙浆料进行碳酸化反应,获得第一产物;所述第一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为35m3~45m3;

4、在所述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将第二氢氧化钙浆料补充至碳酸化器中进行碳酸化反应,获得第二产物;所述第二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为9m3~13m3;

5、将所述第一产物与所述第二产物混合,获得碳酸钙沉淀。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中,将用量为35m3~45m3的第一氢氧化钙浆料通入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化器中,使得第一氢氧化钙浆料在碳酸化器中具有较高的液面高度。此时,二氧化碳在第一氢氧化钙浆料中的停留时间较长,使得两者能够充分反应,尤其是在第一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为35m3~45m3时,二氧化碳的利用率较高,从而能够缩短碳酸钙沉淀的生产时间,提高第一产物的产量。接着,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将用量为9m3~13m3的第二氢氧化钙浆料补充至碳酸化器中进行碳酸化反应,获得第二产物。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第二氢氧化钙浆料多次补加至碳酸化器中,本发明使用的生产工艺是将第二氢氧化钙的补加次数缩减为一次,并且限制补加量为9m3~13m3,此时,能够减少补加器件二氧化碳的消耗量以及耗费的电量,从而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进一步缩短了碳酸钙沉淀的生产时间。

7、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碳酸钙沉淀。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碳酸钙沉淀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碳酸化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碳酸钙沉淀的时间为124min~1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氢氧化钙浆料的固含量为18%,所述第二氢氧化钙浆料的固含量为18%,所述二氧化碳为过量的二氧化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化器包括多层孔板,所述孔板用于将所述二氧化碳切割成二氧化碳小气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化器包括主填料口和副填料口,所述第一氢氧化钙浆料通过所述主填料口流入所述碳酸化器;所述第二氢氧化钙浆料通过所述副填料口流入所述碳酸化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化器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出;所述二氧化碳通过进气口进入所述碳酸化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为41m3~50m3;所述第二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为11m3~13m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碳酸钙沉淀的时间为124min~126min。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钙沉淀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碳酸钙沉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酸钙沉淀及其生产工艺,涉及碳酸钙沉淀技术领域,以较低的成本缩短碳酸钙沉淀的生产时间,提高碳酸钙沉淀的产量。该生产工艺包括:在碳酸化器中,利用二氧化碳与第一氢氧化钙浆料进行碳酸化反应,获得第一产物;所述第一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为35m<supgt;3</supgt;~50m<supgt;3</supgt;;在所述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将第二氢氧化钙浆料补充至碳酸化器中进行碳酸化反应,获得第二产物;所述第二氢氧化钙浆料的用量为9m<supgt;3</supgt;~13m<supgt;3</supgt;;将所述第一产物与所述第二产物混合,获得碳酸钙沉淀。

技术研发人员:宾海荣,毕远波,罗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