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绒液及其添加剂、绒面制作方法和叠层电池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22623发布日期:2024-03-05 15:2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绒液及其添加剂、绒面制作方法和叠层电池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制绒液及其添加剂、绒面制作方法和叠层电池。


背景技术:

1、太阳能电池发电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来源,其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

2、相关技术中,晶硅子电池可形成绒面,再在形成了绒面的晶硅子电池上层叠钙钛矿子电池,形成叠层电池。然而,晶硅子电池的绒面的凸起的尺寸较大,导致钙钛矿子电池的制作难度较大,品质较差。

3、基于此,如何对晶硅电池制绒以缩小绒面的凸起的尺寸,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制绒液及其添加剂、绒面制作方法和叠层电池,旨在解决如何对晶硅电池制绒以缩小绒面的凸起的尺寸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制绒液的添加剂,包括:

3、苯甲酸钠,质量浓度为2%-3%;

4、十二烷基磺酸钠,质量浓度为3%-4%;

5、聚苯乙烯磺酸钠,质量浓度为7%-8%;

6、聚乙二醇,质量浓度为8%-9%;

7、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76%-80%。

8、可选地,所述苯甲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5%,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5%,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7.5%,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浓度为8.5%,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浓度为78%。

9、本申请提供的制绒液,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的绒面,所述制绒液包括基液和上述任一项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0.01%-1%。

10、可选地,所述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0.4%。

11、可选地,所述基液包括:

12、蚀刻剂,质量浓度为1%-5%;

13、表面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2%;

14、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92%-97.99%。

15、可选地,所述蚀刻剂包括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缓蚀剂包括硅酸钾和硅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6、可选地,所述蚀刻剂的质量浓度为2%,所述表面缓蚀剂的质量浓度为1.5%,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浓度为96.5%。

17、本申请提供的绒面制作方法,包括:

18、提供待制绒的硅片;

19、利用上述任一项的制绒液,对所述硅片制绒,形成绒面。

20、可选地,在所述对所述硅片制绒的步骤中,制绒温度为80℃-85℃,制绒时间为6min-10min。

21、本申请提供的叠层电池,包括钙钛矿子电池和晶硅子电池,所述晶硅子电池的绒面由上述任一项的绒面制作方法制成。

22、本申请实施例的制绒液及其添加剂、绒面制作方法和叠层电池,由于制绒液的添加剂包括2%-3%的苯甲酸钠、3%-4%的十二烷基磺酸钠、7%-8%的聚苯乙烯磺酸钠、8%-9%的聚乙二醇和76%-80%的去离子水,故可以缩小对硅片制绒所产生的凸起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后续叠层电池中钙钛矿子电池的制作难度,并提高钙钛矿子电池的品质和叠层电池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制绒液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绒液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5%,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5%,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7.5%,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浓度为8.5%,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浓度为78%。

3.一种制绒液,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的绒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绒液包括基液和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0.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0.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液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剂包括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缓蚀剂包括硅酸钾和硅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剂的质量浓度为2%,所述表面缓蚀剂的质量浓度为1.5%,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浓度为96.5%。

8.一种绒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绒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硅片制绒的步骤中,制绒温度为80℃-85℃,制绒时间为6min-10min。

10.一种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子电池和晶硅子电池,所述晶硅子电池的绒面由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绒面制作方法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绒液及其添加剂、绒面制作方法和叠层电池。制绒液的添加剂包括:苯甲酸钠,质量浓度为2%‑3%;十二烷基磺酸钠,质量浓度为3%‑4%;聚苯乙烯磺酸钠,质量浓度为7%‑8%;聚乙二醇,质量浓度为8%‑9%;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76%‑80%。如此,可以缩小对硅片制绒所产生的凸起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后续叠层电池中钙钛矿子电池的制作难度,并提高钙钛矿子电池的品质和叠层电池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刘金宁,李宗泽,夏浩,张晓菡,毛新茹,田野,邱开富,王永谦,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