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及白及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7414965发布日期:2024-03-25 19:0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及白及种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及白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雷竹(phyllostachysviolascens'prevernalis')是禾本科刚竹属早竹的栽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竹笋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研究发现,雷竹林下空间可利用程度较高,充分利用竹林林下空间种植喜阴作物,能够提高竹林空间利用率,节约耕地面积,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收入。白及(bletilla striata r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2020年被收入《中国药典》,具有生肌治疮、收敛止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体内外出血症、烫烧伤、免疫抑制、胃穿孔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白及作为喜阴凉、温湿作物,非常适合在林下栽培。目前,白及多在毛竹林下种植,但雷竹与毛竹由于竹干高度、林分密度、林内温湿度等不同,很难实现技术通用,同时现有研究发现,由于竹生长速度快,林分密度很难控制在适宜白及生长范围,对白及产量和有效成分产生一定影响。

2、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又名5-氨基乙酰丙酸,5-氨基戊酮酸,简称5-ala,是一种含氧和氮的碳氢化合物。具有调节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绿素和捕光系统ii的稳定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组织分化、抑制在黑暗中呼吸、扩大气孔等基础生理活性等功能;因此,它是一种环境相容性及选择性很高的新型光活化农药,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由此特性,相对于一般复合肥,不会对土壤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不会因施肥不当对土壤质量造成破坏,降低土壤生产力等后果。现有技术中还未见采用5-ala来作为白及肥料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及白及种植方法,以提高雷竹林的空间利用率以及提升白及品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肥料体系包括复合肥和5-氨基乙酰丙酸。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复合肥中氮、磷和钾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25%、6~10%和5~8%。

5、进一步,肥料体系中5-氨基乙酰丙酸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所述5-氨基乙酰丙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0mg/l。

6、进一步,5-氨基乙酰丙酸水溶液的浓度为50mg/l。

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雷竹林中种植白及的方法,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选地与整地,整地后雷竹林的密度为6000~9000株/hm2,透光率为65%~70%;

9、s2:在5月,按30cm×30cm的株行距在整地后的雷竹林中挖设种植穴,然后将带芽眼的白及块茎按芽眼朝上的方式放置于种植穴内,再覆土并浇水;

10、s3:在白及生长期内的每年初春进行竹笋采挖,控制竹林密度为6000~9000株/hm2,并每年进行3~5次中耕除草;

11、s4:在白及种植2~3后的5月和8月各施用一次肥料体系,复合肥的施用方式为撒施,5-氨基乙酰丙酸的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

12、进一步,s1中所选种植地块为土壤ph值为6.3~6.5、坡度为10~15°的阴坡或半阴坡雷竹林。

13、进一步,s1中整地还包括翻耕,翻耕深度为5cm,并在翻耕后按10t/公顷的规格下个土壤中施入秸秆生物碳。

14、进一步,带芽眼的白及块茎经过以下步骤得到:

15、在种植前一年的秋冬季采挖两年生白及根茎,于阴凉干燥处砂贮至来年的2月,然后按每块带1~2个芽眼的规格将白及根茎切成小块,再将小块于营养素溶液中浸泡4~8min,随后捞出晾干,拌草木灰,即得。

16、进一步,s3中中耕除草在每年的4、6、9和11月各进行一次。

17、进一步,肥料体系在阴雨或傍晚施用;复合肥的施用量为45kg/亩,5-氨基乙酰丙酸的施用量以叶面湿润而没有液滴滴落为准。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肥料体系专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通过合理的施用,能够有效保证雷竹林中白及的正常生长,产量得以保证,并且种植得到的白及多糖、总酚等有益组分的含量具有较大提升,所得白及的品质较较为优异。本发明将白及种植于雷竹林中,雷竹林为白及提供阴凉、温湿环境,有利益白及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并且可以充分利用雷竹林的林下空间,节约耕地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肥和5-氨基乙酰丙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中氮、磷和钾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25%、6~10%和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体系中5-氨基乙酰丙酸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所述5-氨基乙酰丙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0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5-氨基乙酰丙酸水溶液的浓度为50mg/l。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肥料体系进行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选种植地块为土壤ph值为6.3~6.5、坡度为10~15°的阴坡或半阴坡雷竹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整地还包括翻耕,翻耕深度为5cm,并在翻耕后按10t/公顷的规格下个土壤中施入秸秆生物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芽眼的白及块茎经过以下步骤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中耕除草在每年的4、6、9和11月各进行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体系在阴雨或傍晚施用;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45kg/亩,所述5-氨基乙酰丙酸的施用量以叶面湿润而没有液滴滴落为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的肥料体系及白及种植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肥料体系包括复合肥和5‑氨基乙酰丙酸;种植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根茎繁殖、密度调控及中耕除草、施肥等步骤。本发明中的肥料体系专用于雷竹林下白及种植,通过合理的施用,能够有效保证雷竹林中白及的正常生长,产量得以保证,并且种植得到的白及多糖、总酚等有益组分的含量具有较大提升,所得白及的品质较较为优异。本发明将白及种植于雷竹林中,雷竹林为白及提供阴凉、温湿环境,有利益白及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并且可以充分利用雷竹林的林下空间,节约耕地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孙凌霞,苟德斌,李西,江明艳,乔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