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1887发布日期:2023-09-24 08:1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发酵处理,具体是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有机垃圾亦称为湿垃圾。有机垃圾是指日常生活垃圾中可分解的有机物质部分。有机垃圾包括食物残渣、菜根、菜叶,动物蹄、角、瓜皮、果屑、蛋壳、鱼鳞、蛋壳、毛发、植物枝干、树叶、杂草、动物尸体、牲畜粪便等。

2、发酵处理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并生产出稳定化产品的过程。

3、厨余垃圾,是指餐厨垃圾、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具有含水率高、热值低、盐分高、有机物含量高等特点。如果采用填埋法不仅造成餐厨垃圾中营养价值的损失,而且产生的渗滤液等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果采用协同其它垃圾进行焚烧方式,不仅降低垃圾热值和发热量,也会导致焚烧炉燃烧不稳定产生二噁英,所以不适合采用常规方式的填埋和焚烧处理。根据厨余垃圾成分组成,非常适合进行好氧发酵处理,将厨余垃圾快速就地处理成有机肥料。

4、目前市场上进行厨余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的厨余生化处理一体机,为动态高温烘干搅拌发酵系统,高温加热发酵速度快,但耗电高,运行成本高,成品肥料的种子发芽率低,需要进行二次处理,达不到就地资源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垃圾预处理装置、输送绞龙、静态发酵装置、提升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通过输送绞龙将物料输送至静态发酵装置,静态发酵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将经过一次发酵的物料倒进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用以对垃圾预处理装置、静态发酵装置、生化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进行抽风除臭。

4、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上料机、分拣平台、粉碎机、挤压脱水机和油水分离机,上料机将厨余垃圾提升至分拣平台,经分拣平台分拣后送入粉碎机的进料口,所述粉碎机底部的出料口与挤压脱水机进料口相连通,挤压脱水机出料口与输送绞龙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分拣平台与挤压脱水机中的渗滤液经排液管路送入油水分离器。

5、进一步地,所述静态发酵装置包括密封箱体、筛网、渗滤液收集仓、回流管、喷淋管、喷淋头和回流泵,密封箱体与渗滤液收集仓为一个整体,密封箱体与渗滤液收集仓之间设有所述的筛网,所述筛网底部铺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伸出到密封箱体外与曝气风机连接,多个喷淋头分布在喷淋管上,喷淋管设在密封箱体内且靠近箱体的顶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喷淋管连通,另一端与渗滤液收集仓的底部连通,回流泵设在回流管上。

6、进一步地,还包括渗滤液容纳箱、导液管、水阀和三通,导液管的一端通过三通与回流管的管壁连接,另一端与渗滤液容纳箱连接,水阀设在导液管上。

7、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生化处理仓,所述生化处理仓内设有搅拌器,所述生化处理仓的顶部设有生化进料盖,所述生化处理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生化处理仓的底部设有加热器和曝气管。

8、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以将生化进料盖打开或关闭。

9、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以电机、液压缸或气缸为动力。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分子膜除臭箱、除臭风机、水洗喷淋塔、生物过滤池、总管路和分支管,所述对垃圾预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抽风罩,抽风罩通过分支管与总管路的一端连通,静态发酵装置的密封箱体侧壁上部设有静态发酵排气口,静态发酵排气口通过分支管与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生化进料盖上设有生化处理排气口,生化处理排气口通过分支管与总管路的一端连通,总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分子膜除臭箱连接,所述的分子膜除臭箱、除臭风机、水洗喷淋塔和生物过滤池依次串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固定架和导向轨,所述提升架设有导向轨且位于静态发酵装置和生化处理装置的之间,固定架设在提升架上,移转垃圾时,所述固定架将静态发酵装置固定,当静态发酵装置通过提升架上的导向轨提升到末端时,生化进料盖被所述的驱动装置打开,导向轨带动静态发酵装置继续移动,静态发酵装置下部被翻转梁挡住,使静态发酵装置开始翻转,静态发酵装置中的物料向下流入生化处理装置中,静态发酵装置的物料清空时,提升架上的导向轨带动固定架上的静态发酵装置下落到地面,天车将静态发酵装置移走进行换静态堆肥装置轮换工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态发酵+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通过静态发酵厨余垃圾自身产热,以及中高温二次匀质搅拌处理,延长了发酵时间,降低能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种子发芽率;且收集渗滤液,经过回喷装置将渗滤液发酵成液态肥,尾气进入生物过滤池,臭气分子中携带的营养物质经生物除臭,最后被植物吸附,实现资源全利用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预处理装置、输送绞龙、静态发酵装置、提升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通过输送绞龙将物料输送至静态发酵装置,静态发酵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将经过一次发酵的物料倒进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用以对垃圾预处理装置、静态发酵装置、生化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进行抽风除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上料机、分拣平台、粉碎机、挤压脱水机和油水分离机,上料机将厨余垃圾提升至分拣平台,经分拣平台分拣后送入粉碎机的进料口,所述粉碎机底部的出料口与挤压脱水机进料口相连通,挤压脱水机出料口与输送绞龙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分拣平台与挤压脱水机中的渗滤液经排液管路送入油水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发酵装置包括密封箱体、筛网、渗滤液收集仓、回流管、喷淋管、喷淋头和回流泵,密封箱体与渗滤液收集仓为一个整体,密封箱体与渗滤液收集仓之间设有所述的筛网,所述筛网底部铺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伸出到密封箱体外与曝气风机连接,多个喷淋头分布在喷淋管上,喷淋管设在密封箱体内且靠近箱体的顶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喷淋管连通,另一端与渗滤液收集仓的底部连通,回流泵设在回流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滤液容纳箱、导液管、水阀和三通,导液管的一端通过三通与回流管的管壁连接,另一端与渗滤液容纳箱连接,水阀设在导液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生化处理仓,所述生化处理仓内设有搅拌器,所述生化处理仓的顶部设有生化进料盖,所述生化处理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生化处理仓的底部设有加热器和曝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以将生化进料盖打开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以电机、液压缸或气缸为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分子膜除臭箱、除臭风机、水洗喷淋塔、生物过滤池、总管路和分支管,所述对垃圾预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抽风罩,抽风罩通过分支管与总管路的一端连通,静态发酵装置的密封箱体侧壁上部设有静态发酵排气口,静态发酵排气口通过分支管与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生化进料盖上设有生化处理排气口,生化处理排气口通过分支管与总管路的一端连通,总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分子膜除臭箱连接,所述的分子膜除臭箱、除臭风机、水洗喷淋塔和生物过滤池依次串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固定架和导向轨,所述提升架设有导向轨且位于静态发酵装置和生化处理装置的之间,固定架设在提升架上,移转垃圾时,所述固定架将静态发酵装置固定,当静态发酵装置通过提升架上的导向轨提升到末端时,生化进料盖被所述的驱动装置打开,导向轨带动静态发酵装置继续移动,静态发酵装置下部被翻转梁挡住,使静态发酵装置开始翻转,静态发酵装置中的物料向下流入生化处理装置中,静态发酵装置的物料清空时,提升架上的导向轨带动固定架上的静态发酵装置下落到地面,天车将静态发酵装置移走进行换静态堆肥装置轮换工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垃圾预处理装置、输送绞龙、静态发酵装置、提升装置、生化处理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通过输送绞龙将物料输送至静态发酵装置,静态发酵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将经过一次发酵的物料倒进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用以对垃圾预处理装置、静态发酵装置、生化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进行抽风除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态发酵以及二次匀质搅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通过静态发酵厨余垃圾自身产热,以及中高温二次匀质搅拌处理,延长了发酵时间,降低能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腐熟度,同时达到废液、废气、废渣零排放,完全资源利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汉,曾庆东,凌庆成,欧明,张子军,韦建吉,刘耀明,陈立海,魏子凯,张炳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