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在冬季施工,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对混凝土的抗冻抗寒性能要求较高,传统的做法是在混凝土中掺用氯盐,但是往往由于用量控制不到位,而对其中的钢筋产生锈蚀作用,并且提高了混凝土的导电率,降低了结构的牢固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抗寒防冻混凝土包括:11%-15%的水、5%-15%的水泥、1%-1.5%的纳米二氧化硅、2%-5%的钢渣、2%-5%的粉煤灰、10%-18%的人工砂、18%-25%的碎石、0.1%-0.15%的纳米碳酸钙、0.2%-0.35%的改性氧化石墨烯、1%-2%的膨润土、1.5%-2.5%的填料、18%-26%的骨料及外加剂,各组分配比之和为100%;
3、所述外加剂包括引气剂、减水剂、消泡剂、缓凝剂和抗冻剂,所述引气剂减水剂、消泡剂、缓凝剂和抗冻剂的配比为0.004:4:2:1:1;
4、所述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采用磷酸缓冲盐溶液的方式提取硫酸铵制备抗冻蛋白,将制备的抗冻蛋白和硅橡胶复合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出复合纤维,得到目标填料;
5、所述抗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氢氧化钠及尿素加入水中,得到氢氧化钠和尿素的混合溶液,再将羟乙基纤维素和羟化壳聚糖加入至混合溶液中,得到纤维素/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及甲壳素加入至氢氧化钠和尿素混合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甲壳素溶液,再将纤维素/壳聚糖溶液与甲壳素溶液混合均匀,并去除气泡,即可得到目标抗冻剂;
6、该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外加剂以外的所有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并且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40℃,时间为6-8h,然后再加入减水剂、消泡剂、缓凝剂和抗冻剂,进一步搅拌混合,时间为1.5-2h,最后加入引气剂,搅拌1h即可。
7、作为优选,所述引气剂为脂肪醇磺酸盐类引气剂。
8、作为优选,所述减水剂为聚羟酸高性能减水剂。
9、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有机型消泡剂。
10、作为优选,所述缓凝剂的主要成为木质素磺酸钠磺酸钙。
11、作为优选,所述抗冻剂的配比为1%-2%。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小麦麸皮作为原料制备出强度高、韧性好的填料,提升了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降低了质量损失率,采用氢氧化钠、尿素等制备得到响应型混凝土抗冻剂,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在物料混合搅拌过程中,进行低温加热,能够避免投入水泥时,物料发生假凝现象,使得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冻抗寒性能。
1.一种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寒防冻混凝土包括:11%-15%的水、5%-15%的水泥、1%-1.5%的纳米二氧化硅、2%-5%的钢渣、2%-5%的粉煤灰、10%-18%的人工砂、18%-25%的碎石、0.1%-0.15%的纳米碳酸钙、0.2%-0.35%的改性氧化石墨烯、1%-2%的膨润土、1.5%-2.5%的填料、18%-26%的骨料及外加剂,各组分配比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为脂肪醇磺酸盐类引气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羟酸高性能减水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型消泡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的主要成为木质素磺酸钠磺酸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寒防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剂的配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