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1478发布日期:2025-02-06 17:3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具体为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小粒径硅胶是一种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级单晶硅棒的拉制。在小粒径硅胶的深加工过程中,需要小粒径硅胶深加工工装进行加热。现有的工装热场空间小,炉台单炉投炉量小,导致产能较低,成本增加,并且加热炉开合不够方便,使得装料与出料操作不够便捷。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解决了炉台单炉投炉量小、炉体开合不够方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炉体,所述上炉体的下端接触有下炉体,所述下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底部加热器,所述底部加热器为石墨加热器,所述上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侧边加热器,所述侧边加热器为石墨加热器,所述上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铜电极,所述铜电极的下端设置有顶部加热器,所述顶部加热器为石墨加热器,所述上炉体上设置有四氟垫块,所述四氟垫块的顶部设置有电极保护柜,所述电极保护柜与铜电极连接,所述下炉体上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下炉体上设置有支撑机构。

3、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正反螺杆,所述正反螺杆与底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滑座,所述滑座的上端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下炉体铰接,所述滑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底座活动连接。通过设计连接机构,方便炉体的开合。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滚珠。通过设计导槽,使得滚珠可在底座内部滚动。

5、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下炉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卡球,所述卡球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支撑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卡球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通过设计支撑机构,可对下炉体进行辅助支撑。

6、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通过设计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的作用力可作用于滑块。

7、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在支撑套的内部呈均匀分布。通过设计多个凹槽,使得卡球可滚入不同位置的凹槽内部。

8、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设计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可作用于连接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炉体顶部安装有六根与炉体绝缘的铜电极,可以将变压器输出的大功率交流电流传输给炉体内的多个石墨加热器,进行加热操作;在小粒径硅胶深加工工装的铜电极上部加装了合适高度四氟垫块,通过提升顶部加热器与底座距离,增大炉台内部高度,对坩埚高度加高,提高投炉量;在铜电极顶部加装电极保护柜,避免误触触电。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铰接杆的作用,可对下炉体进行支撑,可将下炉体与上炉体连接固定,在电机的驱动下即可实现下炉体与上炉体的分离,方便炉体的开合,为装料和出炉等操作提供方便,且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对支撑杆及支撑块进行辅助支撑,可避免下炉体的坠落产生危险,起到安全防护的目的,且在凹槽、滚珠与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下可进一步提升对支撑杆的辅助支撑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炉体(3),所述上炉体(3)的下端接触有下炉体(4),所述下炉体(4)的内部设置有底部加热器(5),所述底部加热器(5)为石墨加热器,所述上炉体(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侧边加热器(6),所述侧边加热器(6)为石墨加热器,所述上炉体(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铜电极(7),所述铜电极(7)的下端设置有顶部加热器(10),所述顶部加热器(10)为石墨加热器,所述上炉体(3)上设置有四氟垫块(11),所述四氟垫块(11)的顶部设置有电极保护柜(12),所述电极保护柜(12)与铜电极(7)连接,所述下炉体(4)上设置有连接机构(8),所述下炉体(4)上设置有支撑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电机(81),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81),所述电机(81)输出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2),所述第一锥齿轮(82)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3),所述第二锥齿轮(83)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83)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正反螺杆(84),所述正反螺杆(84)与底座(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杆(84)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滑座(85),所述滑座(85)的上端铰接有铰接杆(86),所述铰接杆(86)与下炉体(4)铰接,所述滑座(8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滚珠(87),所述滚珠(87)与底座(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导槽(88),所述导槽(8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滚珠(8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9)包括支撑块(91),所述下炉体(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1),所述支撑块(91)与支架(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2),所述支撑杆(9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支撑套(93),所述支撑套(93)与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9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94),所述支撑套(9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95),所述凹槽(9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卡球(96),所述卡球(96)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滑块(97),所述滑块(97)与支撑套(93)滑动连接,所述滑块(97)与支撑杆(9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7)的内部滑动套接有连接块(98),所述连接块(98)与卡球(96)活动连接,所述滑块(9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9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94)的一端与支撑套(9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4)的另一端与滑块(9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95)在支撑套(93)的内部呈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99)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9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9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块(98)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极保护结构的小粒径硅胶加工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上炉体,所述上炉体的下端接触有下炉体,所述下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底部加热器,所述上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侧边加热器。本技术通过上炉体顶部安装有六根与炉体绝缘的铜电极,可以将变压器输出的大功率交流电流传输给炉体内的石墨加热器,进行加热操作;在小粒径硅胶深加工工装的铜电极上部加装了合适高度四氟垫块,通过提升顶部加热器与底座距离,增大炉台内部高度,对坩埚高度加高,提高投炉量;在铜电极顶部加装电极保护柜,避免误触触电。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吴若林,史燕凯,程立波,毛建超,王艳茹,魏海燕,王晶,马瑞莲,董科,成泉,李艳平,张瑞祥,索琳,孙小雪,刘静,史晓慧,范改改,刘雪莹,武宁,赵佳楠,孙伟,靖红磊,赵永,罗世康,杨博,李鹏,乔芳军,李静,金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环晔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1210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