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节水乳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8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节水乳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炸药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乳化炸药连续生产的立式节水乳化器。
背景技术
乳化机是乳化炸药工艺中的关键设备,这是由于除材料和配方外,乳化设备是决定乳化炸药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我国乳化炸药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应用过三种类型的乳化器,即简单桨叶式乳化罐、胶体磨和其它连续乳化器(包括立式和卧式)。其中,简单桨叶式乳化罐只能间断式生产;胶体磨可以连续乳化,而且乳胶基质质量比较好,但存在产量小、调节比较麻烦、安全性差等缺点;其它连续乳化器大多采用的是两级乳化即先初乳,后精乳,设备也必须有两台预混机和精乳机。事实上,90%的乳化炸药生产事故发生在乳化工序。目前国内大部分乳化器均在转速高、结构复杂、成本高、装卸困难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散热良好、乳化质量优良的立式节水乳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节水乳化器,包括电机、乳化腔、转子、定子、进料口、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采用双层叶片式结构,所述进料口设在乳化腔底部,所述出料口设在乳化腔上部。
所述转子边缘上设有剪切齿,所述定子内圈上也设有剪切齿。 所述乳化腔外围设有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转子采用双层叶片式结构,使油、水两相进入后,首先被第一层叶片式结构进行搅拌、混合和剪切,形成初乳,而后在输送泵的作用下物料向上运行过程中,被第二层叶片式结构再次进行搅拌、混合和剪切,同时由于转子边缘上设有剪切齿,所述定子内圈上也设有剪切齿,在剪切齿的作用下进行强烈的搅拌、混合和剪切,达到精乳目的。由此减少了一台预混机,少了一个工序危险源。
本实用新型进料口位于乳化腔的底部,而出料口则设置在乳化腔的上部,此下进上出的方式,克服了采用其它方式使乳化后的胶质内部夹有气泡的缺陷,乳化效果优良。
本实用新型的乳化腔外围设有散热片,可以对乳化产生的热量进行良好散发,从而减少了冷却水的用量,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同时由于乳化热量能及时与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效果,使乳化设备更加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I—电机,2—联轴器,3—支架,4一出料口,5—转子,6—定子,7—转轴,
8—散热片,9—乳化腔,10—进料口,11一底座,12—冷却水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安装在电机支架3上的电机1,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2与下部乳化腔9内的转轴7连接,乳化腔的转轴上固装有转子5,所述转子5采用双层叶片式结构,转子5边缘上设有剪切齿。当油、水两相进入后,首先被第一层叶片式结构进行搅拌、混合和剪切,形成初乳,而后在输送泵的作用下物料向上运行过程中,被第二层叶片式结构再次进行搅拌、混合和剪切。乳化腔9的底座11上固装有定子6,所述定子6的内圈上也设有剪切齿。形成的初乳在剪切齿的作用下,进行强烈的搅拌、混合和剪切,达到精乳目的。进料口 10设在乳化腔9的底部,出料口 4设在乳化腔9的上部。所述乳化腔9及进料管均为夹套式,在乳化腔及进料管上设置有蒸汽、冷却水进出口 12,以满足生产过程的预热和冷却要求。所述乳化腔外围设有散热片8,可以对乳化产生的热量进行良好散发,从而减少了冷却水的用量,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同时由于乳化热量能及时与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效果,使乳化设备更加安全。
使用时,启动乳化器,然后按顺序打开油相泵,水相泵,并按比例要求将油相、水相加入乳化器中进行乳化,乳化后的胶体均匀地从乳化器的出料口 4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子5高速平稳的旋转,形成高频、强烈的圆周切线速度、角向速度等综合动能效能,在定子6的作用下,定子6、转子5合理狭窄的间隙中形成强烈、往复的液力剪切、摩擦、离心挤压、液流碰撞等综 合效应,油相、水相在容器中循环往复以上工作过程。
权利要求
1.立式节水乳化器,包括电机、乳化腔、转子、定子、进料口、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采用双层叶片式结构,所述进料口设在乳化腔底部,所述出料口设在乳化腔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立式节水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边缘上设有剪切齿,所述定子内圈上也设有剪切齿。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立式节水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腔外围设有散热片。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炸药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乳化炸药连续生产的立式节水乳化器,包括电机、乳化腔、转子、定子、进料口、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采用双层叶片式结构,所述进料口设在乳化腔底部,所述出料口设在乳化腔上部,所述转子边缘上设有剪切齿,所述定子内圈上也设有剪切齿, 所述乳化腔外围设有散热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克服了采用其它方式使乳化后的胶质内部夹有气泡的缺陷,乳化效果优良,能减少了冷却水的用量,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使乳化设备更加安全。
文档编号C06B21/00GKCN202898261SQ20122052601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朱晓华, 何春辉, 刘玉华, 张璞, 张婧芊, 刘丹丹, 张丽, 向兵, 郑韬, 黄桂田 申请人:湖南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