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微型臭氧水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灭菌器材,特别是消毒灭菌的臭氧水的发生器。
将臭氧溶于水中并使水中的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水则变为臭氧水。臭氧水有迅速降解水果、蔬菜表面残留的农药污染,并能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同时,臭氧在完成灭菌过程后能自动还原为氧,故不存在二次污染或残留。臭氧水的功效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市售的臭氧水发生器主要缺陷或不足有(1)体积较大,不适合普通家庭或个人使用;(2)多采用气泵曝气法向水中注入臭氧,大量臭氧外溢造成水中臭氧浓度较低,使用效果不佳;(3)安装方法繁杂,一般要改装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4)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给进一步推广、普及带来困难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针对现有的臭氧水发生器存在的体积大,结构和安装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等方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微型臭氧水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微型臭氧水发生器,包括机壳(1)、电源变压器(2)、臭氧发生片(4)和高压电源板(12),臭氧发生片(4)置于套筒(5)内,套筒(5)下部有臭氧输出口(6),硅胶管(7)的一端连接臭氧输出口(6),另一端与射流器(8)的吸气管(9)连接。
本实用新型微型臭氧水发生器主要由独立射流式气——水混合器和独立的小型臭氧发生器组合而成,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巧,适合普通家庭使用及个人使用,也适合携带使用;(2)采用射流式气——水混合方式,使水中臭氧浓度大大提高,增强了使用效果;(3)安装简单,无须改装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给用户带来很大方便;(4)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适合批量生产和大规模推广、普及等。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臭氧水发生器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微型臭氧水发生器具有机壳1,用螺栓3将电源变压器2固定在机壳1上,用螺栓16将高压电源板12的电源板支脚13固定在机壳1上,臭氧输出口6和机壳1的固定采用环氧粘接方式,电源开关14通过自身紧固螺母和机壳1进行紧固,臭氧发生片4置于套筒5内,臭氧发生片4两极的高压线11一端与臭氧发生片锡焊固定,高压线11的另一端通过套筒5上的小孔与高压电源板12的高压输出端焊牢,电源开关14和电源线15为臭氧发生器提供电源的通或断。射流器8为硬硅橡胶材料,采用模具直接成型,吸气管9为PBO塑料管,使用时沿射流器8的预留孔处插入即可,硅胶管7的一端连接在套筒5下部的臭氧输出口6,其另一端与吸气管9连接,通道10为臭氧输送通道。
本实用新型微型臭氧水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是这样的将射流器8的上端直接套入自来水笼头出口处,并用力插紧,臭氧发生器置于附近方便的任何地方,通过硅胶管7、吸气管9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输出口6和射流器8。使用时逆拨动电源开关14,电源接通,电源变压器2向高压电源板12提供15~18V的交流电源,高压电源板12通过自身的振荡升压后,通过高压线11向臭氧发生片4提供频率为21KHZ、电压为4300V的交变电压,臭氧发生片4在高频高压的驱动下产生辉光放电,同时电离空气产生臭氧,打开自来水节门,自来水通过射流器8内部的缩径处,增强了水的流速且对吸气管9产生负压吸气作用,在射流器8的负压吸气作用下,臭氧发生片4产生的臭氧通过输出口6、硅胶管7、吸气管9高速流入射流器的内部,并在射流器8的下部迅速与水混合后排至外部,形成具有0.1mg/L~0.35mg/L浓度的臭氧水。
本实用新型微型臭氧水发生器适用于家庭厨房、卫生间,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机关、学校、医院、手术室、餐馆等,使用本实用新型洗手,可快速杀灭皮肤上附着的多种细菌、病毒,防止病从口入,如果冲洗茶杯、餐具,可有效杀灭器具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防止细菌的交叉感染,若冲洗水果、蔬菜可快速降解其表面的农药污染,特别是农药中最具危害的有机磷的污染,防止致癌物进入身体。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差旅人员、旅游人员的携带使用。
表一.臭氧水灭菌效果(浓度0.28ppm)
表二.臭氧水降解有机污染物效果(浓度0.25~0.30ppm)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臭氧水发生器,包括机壳(1)、电源变压器(2)、臭氧发生片(4)和高压电源板(12),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片(4)置于套筒(5)内,套筒(5)下部有臭氧输出口(6),硅胶管(7)的一端连接臭氧输出口(6),另一端与射流器(8)的吸气管(9)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微型臭氧水发生器,由射流器(8)和吸气管(9)组成气-水混合器,由机壳(1)、电源变压器(2)、臭氧发生片(4)、发生片套管(5)、臭氧输出口(6)、高压电源板(12)及电源开关(14)等组成臭氧发生器,由于采用独立射流式气-水混合器及独立式臭氧发生器的组合使用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适合一般家庭或个人在任何具有自来水的条件下使用;(2)采用射流式气-水混合结构,提高了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增强了使用效果;(3)安装简单,无须对原有的管道进行改装,且可移动使用,给用户带来很大方便等。
文档编号C01B13/10GK2375621SQ9723026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6日
发明者张震, 栗乾生, 陈元昌 申请人:山西明天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