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1064229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拌种颗粒药肥组成原料可分为A、B、C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原料按比重不同分为A1、A2,B1、B2,C1、C2六类;通过改变A1、A2,B1、B2,C1、C2这六类原料的重量百分比,调节拌种颗粒药肥的比重;组成A部分的原料含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硅元素、有机质或农用微生物;组成B部分的原料是指用于防治植物病害、虫害的化合物;组成C部分的原料是指组成拌种颗粒药肥三部分原料中除A、B之外的其余原料,有改土、提供营养、提升肥料、农药吸收利用率或其它有益功效。本发明可有效避免因拌种颗粒药肥与种子比重不同,混拌后机播容易分层的问题。该方法操作方便易行,易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
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药肥合剂通俗讲,就是将农药、肥料“合二为一”的产品。“药肥合剂”有杀抑农作物病虫害或作物生长调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且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或同时具有提供营养和提高肥料及农药利用率的功效。具有平衡施肥、营养齐全;广谱高效、一次搞定;前控后促,增强抗逆性;肥药结合、互作增效;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省工节本,增产增收;以肥代料,安全环保;储运方便,低碳节能;多方受益,利国利民等九大优点。它将农业中使用的农药与肥料两种最重要的农用化学品统一起来,考虑两者自然相遇后各自效果可能递减的影响,将农药的植物保护和肥料的养分供给两个田间操作合二为一,节省劳力、降低生产成本。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农药与肥料合剂推向市场。
[0003]为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害虫,防治苗期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康生长,种子包衣技术应运而生。种衣剂中的成膜剂能够保证有限的农药成分集中作用于种子和根部,不易脱落和飞散,减少了农药在环境中的扩散以及对非靶标的接触量,在减少用药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或不便之处:
1)目前应用最广泛占总商品量90%以上的悬浮型种衣剂,由于配方和加工技术的原因,多出现分层、沉淀和包衣不牢固等现象,导致储存和使用不便,甚至出现药害;
2)拌种地点要远离水源及食品场所;
3)拌种人员必须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操作,拌种期间不能吸烟、吃食物;
4)凡是装过药剂的包装品如药瓶和拌种后的包装袋都要烧毁或深埋;
5)对剩余的药剂要专人保管,对剩余拌过药的种子,要深埋以免误食;
6)拌种过程中皮肤极易溅上药液。
[0004]2014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6亿千瓦,同比增长3.57%;农机化水平达到61%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年累计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5亿亩,超额完成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I亿亩目标。61%的农机化率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0005]拌种颗粒药肥作为市场上与种子同播的新型农药、肥料复合型产品,在防治土传病害、地下害虫、提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等方面崭露头角。拌种颗粒药肥理化性状稳定,与种子容易混匀,混拌的过程中无需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拌种过程中对人体伤害小,易与播种剩余种子分离,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时间及作物需肥规律按作物所需释放有效成分,与种子混匀后适合机械播种,为种植户所接受。但由于在播种过程中,由于盛装种子的料斗会左右晃动,且在下料过程中,料斗内的物料会逐渐呈现倒锥形,比重大、滚动性强的组分极易优先落入下料口或与比重小、滚动性强的物料分层,导致播种时极易出现缺苗断垅,给种植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合理调整拌种颗粒药肥粒形、比重,可有效改变拌种颗粒药肥的滚动性,保证其与种子混拌后播种过程中均匀下料。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该法可有效调节拌种颗粒药肥的比重,以确保该药肥与种子混拌后,机械播种过程中,不与料斗内种子分层,机播后可均匀分布于田间。
[0007]拌种颗粒药肥组成原料可分为A、B、C三部分,组成A部分的原料是组成拌种颗粒药肥标明养分含量中,含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硅元素、有机质或农用微生物的物料,可直接或间接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物料;组成拌种颗粒药肥B部分的原料是指组成拌种颗粒药肥标明农药指标含量中,用于防治植物病害、虫害的化合物,俗称“原药”;组成C部分的原料是拌种颗粒药肥除A、B两部分之外的其余原料,有改土、提供营养、提升肥料、农药利用率或其它有益功效。
[0008]拌种颗粒药肥组成原料A部分、B部分、C部分按比重不同分别分为A1J2,
C1、C2六类;其中,AhB1X1K重均大于等于1.0g/L,A2、B2、C2比重均小于1.0g/L。
[0009]本发明通过改变组成拌种颗粒药肥六类原料——A^AhBhB2, ,C1X2的重量百分比,调节拌种颗粒药肥的比重,可有效避免因拌种颗粒药肥与种子比重不同,混拌后机播容易分层的问题。该方法操作方便易行,易于推广应用。
[0010]本发明比重调节方法如下:
1)确定组成拌种颗粒药肥A、B即营养元素及农药化合物的种类;
2)选择确定组成拌种颗粒药肥A部分成份原料的化合物种类及重量;
3)选择确定组成拌种颗粒药肥B部分成份原料的种类及重量;
4)选择确定组成拌种颗粒药肥C部分原料种类;
5)根据组成A、B部分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确定C部分原料比重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0012]实施例1
1)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中A部分原料组成符合NY/T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粉剂指标要求,指标含量为:P2O5+K2O彡50%,0.2%彡微量元素彡3%,B部分指标含量为:噁霉灵1%;
2)本实施例选定组成A部分的化合物的种类及重量可分别为:符合HG/T4511-2013标准的优等品磷酸二氢钾600kg/T,符合NY/T 1111-2006标准的一水硫酸锰201^/丁 ;
3)本实施例选定组成B部分的原药种类及重量为:有效含量为97%的噁霉灵原药1.03kg/T;
4)本实施例组成拌种颗粒药肥A、B部分原料重量百分比总和为62.10%,其中A1类原料为磷酸二氢钾、一水硫酸锰,Bi类原料为噁霉灵; 5)本实施例C部分原料具体可为:&类原料腐植酸钾,&类原料复合氨基酸原粉;
6)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C类原料重量百分比为37.90%。调节C1X2类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即可改变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比重,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达到最大比重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620
Bi1.03
Ci378.97
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最小比重配方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620
Bi1.03
C2378.97
将以上各组成成份所有化合物粉碎、造粒后即为成品。
[0013]实施例2
1)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中A部分原料组成符合NY/T1428-2010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的指标要求,指标含量为:微量元素多10%; B部分指标含量为:吡虫啉2%;
2)本实施例选定组成A部分的化合物的种类及重量分别为:符合HG/T2323-2013标准的氯化锌225kg/T;
3)本实施例选定组成B部分的原药种类及重量为:有效含量为97%的吡虫啉原药20.62kg/T;
4)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A、B部分原料重量百分比总和为24.56%,其中A1类原料为氯化锌,B1类原料为吡虫啉;
5)本实施例C部分原料具体可为:C1类原料非离子聚丙烯酰胺,C2类原料水溶性淀粉;
6)C类原料重量百分比为75.44%,调节C1X2类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即可改变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比重,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达到最大比重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225
Bi20.62
Ci754.38
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最小比重配方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225
Bi20.62
C2754.38
将以上各组成成份所有化合物粉碎、造粒后即为成品。
[0014]实施例3
I)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中A部分原料组成符合NY/T 1106-20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粉剂的指标要求,指标含量为:腐植酸多3%,大量元素20%;B部分指标含量为:锰森.多菌灵25%(代森锰锌17%,多菌灵8%);
2)本实施例选定组成A部分的化合物的种类及重量分别为:腐植酸钾50kg/T,符合GB/T20784-2006标准的硝酸钾优等品150kg/T,符合GB 10205-2009标准的磷酸氢二铵优等品200kg/T;
3)本实施例选定组成B部分的原药种类及重量为:B2有效含量为90%的代森锰锌原药188.9kg/T ,B1有效含量为99.8%的多菌灵原药80.2kg/T ;
4)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A、B部分原料重量百分比总和为66.9%,其中A1类原料为腐植酸钾、硝酸钾、磷酸氢二铵,B1类原料为多菌灵,B2类原料为代森锰锌;
5)本实施例C部分原料具体可为=C1类原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2类原料生化黄腐酸钾;
6)C类原料重量百分比为33.1%,调节C1X2类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即可改变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比重,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达到最大比重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400
Bi80.2
B2188.9
Ci330.9
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最小比重配方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400
Bi80.2
B2188.9
C2330.9
将以上各组成成份所有化合物粉碎、造粒后即为成品。
[0015]实施例4
1)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中A部分原料组成符合NY/T798-2015复合微生物肥料固体指标要求,指标含量为:有效活菌数多0.2亿/克,25%多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8%,有机质彡20%; B部分指标含量为:噻虫嗪2%;
2)本实施例选定组成A部分的化合物的种类及重量分别为=A1为符合GB/T20784-2006标准的硝酸钾优等品50kg/T,符合GB 10205-2009标准的磷酸氢二铵优等品50kg/T,符合GB 6549-2011标准的氯化钾I类优等品50kg/T;有机质含量多80%的腐植酸钾250kg/T;A2为有效活菌数多300亿/克的菌粉lkg/T;
3)本实施例选定组成B部分的原药种类及重量为:97%噻虫嗪原药20.62kg/T;
4)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A、B部分原料重量百分比总和为42.16%,其中A1类原料为硝酸钾、磷酸氢二铵、氯化钾,如类原料为有效活菌数多300亿/克的菌粉,B1类原料为噻虫嗪;
5)本实施例C部分原料具体可为:C1类原料一水硫酸锰,&类原料为甲壳素;
6)C类原料重量百分比为57.84%,调节(^、C2类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即可改变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比重,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达到最大比重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401
A2I
Bi20.62
Ci578.38
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最小比重配方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401
A2I
Bi20.62
C2578.38
将以上各组成成份所有化合物粉碎、造粒后即为成品。
[0016] 实施例5
1)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中A部分原料组成符合NY/T798-2015复合微生物肥料固体指标要求,指标含量为:有效活菌数多0.2亿/克,8%<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25%,有机质彡20%; B部分指标含量为:噻虫嗪2%;
2)本实施例选定组成A部分的化合物的种类及重量可分别为=A1为符合HG/T4511-2013标准的磷酸二氢钾100kg/T;A2S有机质含量多65%的腐熟猪粪350kg/T,有效活菌数多300亿/克的菌粉lkg/T;
3)本实施例选定组成B部分的原药种类及重量为:97%噻虫嗪原药20.62kg/T;
4)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A、B部分原料重量百分比总和为47.16%,其中A1类原料为硝酸钾、磷酸氢二铵、氯化钾,如类原料为有效活菌数多300亿/克的菌粉,B1类原料为噻虫嗪;
5)本实施例C部分原料具体可为:Ci类原料可为硅酸钾粉、氢氧化铜,C2类原料可为98%胺鲜脂、木炭粉;
6)C类原料重量百分比为52.84%,调节C1X2类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即可改变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比重,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达到最大比重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100
A2351
Bi20.62
Ci528.38
本实施例拌种颗粒药肥最小比重配方时,I吨本实施例药肥各组成成份重量为:
组成成份名称重量(kg/T)
Ai100
A2351
Bi20.62C2528.38
将以上各组成成份所有化合物粉碎、造粒后即为成品。
【主权项】
1.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拌种颗粒药肥的原料分为A、B、C三部分,这三部分按比重不同分为A1、A2,B1、B2,Cl,C2六类;通过改变A1、A2,B1、B2,C1、C2这六类原料的重量百分比,调节拌种颗粒药肥的比重。2.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拌种颗粒药肥A部分原料是指含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硅元素、有机质或农用微生物;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拌种颗粒药肥B部分原料是指用于防治植物病害、虫害的化合物;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拌种颗粒药肥C部分原料是指组成拌种颗粒药肥A、B、C三部分原料中除构成拌种颗粒药肥标明养分含量或农药化合物含量的A、B两部分之外的其余原料,有改土、提供营养、提升肥料、农药吸收利用率或其它有益功效。3.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拌种颗粒药肥的同一种原料,可作为A部分组成成份,也可作为B或C部分组成成份,判断标准为:在满足拌种颗粒药肥标明养分含量和农药化合物指标含量后,剩余原料不论组成成份,均可视为C部分原料。4.一种拌种颗粒药肥比重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拌种颗粒药肥八131、(:1三类原料比重均大于等于1.(^/1,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拌种颗粒药肥如、82、(:2三类原料比重均小于l.0g/L。
【文档编号】A01C1/06GK106008045SQ20161031370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雷晓旭
【申请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