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456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护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墨护板。
【背景技术】
[0002]多晶铸锭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多晶铸锭炉的热场往往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铸锭炉内部坩祸四周的热场不均匀,使得铸造出的多晶硅锭质量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石墨护板上加装硬毡或软毡,以改良保温热场,进而提高铸造的硅锭的质量,也能起到保护坩祸的作用。
[000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的石墨护板上加装硬毡或软毡后,由于石墨护板和隔热笼之间的空间变小,这就限制了硬毡的尺寸和构造的变换以及大尺寸坩祸的使用,而且生产中需要不停的装卸硬毡和软毡,不仅操作繁琐,也大大提高了护毡的损坏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护板,能够增大石墨护板和隔热笼之间的空间,也避免了硬毡和软毡的装卸频率,降低了硬毡和软毡的损坏率。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的外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硬毡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形状相同。
[0006]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护板本体的内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软毡或第二硬毡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软毡或所述第二硬毡的形状相同。
[0007]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护板本体包括相互独立的上部护板和下部护板,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下部护板的外周部。
[0008]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下部护板的内周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软毡或第二硬毡的第二凹槽。
[0009]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孔洞的位置和尺寸相匹配的内螺纹。
[0010]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为长方体凹槽。
[0011]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为深度范围为4毫米至10毫米的凹槽。
[0012]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二凹槽为深度范围为4毫米至10毫米的凹槽。
[0013]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由于所述护板本体的外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硬毡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形状相同,将所述第一硬毡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就能够增大石墨护板和隔热笼之间的空间,也避免了硬毡和软毡的频繁装卸,降低了硬毡和软毡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沿着AA’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的主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沿着AA’的截面图。该石墨护板包括:护板本体1,所述护板本体I的外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硬毡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形状相同。
[0019]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石墨护板,由于所述护板本体I的外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硬毡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形状相同,将所述第一硬毡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就能够增大石墨护板和隔热笼之间的空间,就能增加第一硬毡的厚度,从而使得硅料的加热更均匀,提高铸锭产品的品质,也实现了石墨护板和硬毡的一体化,避免了硬毡和软毡的频繁装卸,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硬毡和软毡的损坏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0]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护板本体的内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软毡或第二硬毡的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的形状与所述软毡或所述第二硬毡的形状相同。也就是说,在所述护板本体的内周部也设置第二凹槽3,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可以放置软毡或第二硬毡,这就进一步增大了护板本体内部与坩祸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操作,也能增加软毡或第二硬毡的厚度,从而使得硅料的加热更均匀,进一步提高铸锭产品的质量,而且也避免了频繁装卸软毡或第二硬毡所带来软毡或第二硬毡的损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1]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护板本体包括相互独立的上部护板和下部护板,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下部护板的外周部。从图1可以看出,护板本体中有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界,将水平线以上设置为上部护板,将水平线以下设置为下部护板。将护板本体设置为上下两部分之后,就可以只针对下部护板制作第一凹槽,而对上部护板不存在影响,如果在制作凹槽过程中或铸锭生产过程中造成下部护板的损坏,那么就可以只对下部护板进行更换,而上部护板无需更换,同理,当上部护板损坏时则只需更换上部护板,下部护板则无需更换,这就有效的降低了更换损坏的护板的成本。
[0022]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下部护板的内周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软毡或第二硬毡的第二凹槽。基于将护板本体设置成上下两部分的技术方案,本优选实施例进一步在所述下部护板的内周部设置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软毡或第二硬毡,这样就兼具两方面的优点,既能增大软毡或第二硬毡与坩祸之间的距离而便于操作,又能在下部护板损坏时只更换下部护板,而节省了生产成本。
[0023]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孔洞的位置和尺寸相匹配的内螺纹。由于第一凹槽中留有孔洞,因此能够使用螺丝将硬毡固定,这样就减少了突出出来的硬毡部分,从而在生产中能够直接使用叉车装卸坩祸,而无需再装卸硬毡,实现了硬毡和石墨护板的一体化,简化了生产流程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4]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为长方体凹槽。一般最普遍使用的硬毡为长方体形状,因此,为了适应硬毡形状,将此第一凹槽设置为长方体形状,能够保证硬毡整体放置到第一凹槽中,从而减少了硬毡突出的部分。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热场的情况以及一些特殊的需求,采用一些其他形状的硬毡,那么,就可以将此第一凹槽设置成其他的任意形状,只要保证硬毡的形状与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匹配即可。另外,此处的第一凹槽在护板本体中的位置以及尺寸大小并没有具体限定,这是根据生产所需热场的具体情况而定的,而且,在一个护板本体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凹槽,这些凹槽可以是平行设置的,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部分不做凹陷处理,这样不做凹陷处理的部分就能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两边的护板的最外侧也留有一定的不做凹陷处理的部分,也是起到进一步的加强支撑的作用,避免护板本体因强度不高而易碎。
[0025]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为深度范围为4毫米至10毫米的凹槽。一般来说,所添加的硬毡的厚度范围为8毫米至30毫米,这主要由所需要达到的保温效果来计算,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也不能无限制增加厚度,而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优选的设置为4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时,就能够加大硬毡和隔热笼之间的空间,就能够选用更厚的硬毡,从而增大了研发人员对硬毡的可选择范围,而且选择更厚的硬毡保温效果更好,使硅料受热更均勾,从而进一步提尚铸徒广品的品质。
[0026]优选的,在上述石墨护板中,所述第二凹槽为深度范围为4毫米至10毫米的凹槽。将第二凹槽的深度优选为该范围,其道理与上一段类似,这样就能够加大软毡或第二硬毡与坩祸之间的空间,就能够选用更厚的软毡或第二硬毡,从而使保温效果更好,使硅料受热更均勾,提尚铸徒广品的品质。
[00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的外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硬毡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形状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本体的内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软毡或第二硬毡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软毡或所述第二硬毡的形状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本体包括相互独立的上部护板和下部护板,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下部护板的外周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护板的内周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软毡或第二硬毡的第二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孔洞的位置和尺寸相匹配的内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长方体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深度范围为4毫米至10毫米的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石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为深度范围为4毫米至10毫米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墨护板,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的外周部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硬毡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毡的形状相同。本申请提供的上述石墨护板,能够增大石墨护板和隔热笼之间的空间,也避免了硬毡和软毡的装卸频率,从而降低了硬毡和软毡的损坏率。
【IPC分类】C30B28/06, C30B29/06
【公开号】CN204803440
【申请号】CN201520484336
【发明人】陈伟, 李林东, 闫灯周, 陈志军, 肖贵云
【申请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