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钒酞菁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钒酞菁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尤其涉及在可见光范围内光的吸收率低而在近红外线范围内吸光效率优异的新的钒酞菁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
背景技术:
起初,酞菁化合物用作颜料,其不仅具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当在它们的外部结构中引入多种取代基时,其溶解度和吸光特性随着它们的结构特性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尤其是在多种电子工业领域中,随着最近电子工业的快速成长,酞菁化合物广泛用于需要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多种用途,所述用途例如,用于激光打印机的有机光导体的色素,用于PDP(等离子显示器)的近红外线吸收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敏光剂等。特别地,随着最近显示器工业的急剧膨胀,用于PDP的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的使用量急增,因此,近红外线吸收材料的需求增加。在PDP产生的多种光源中,近红外线范围的光可能会导致家庭用遥控器的故障,用于PDP的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用于将近红外线范围的光阻断。用于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虽然在SOOnm至IlOOnm波长的近红外线范围中光的吸收特性优异,但在可见光范围中具有低的光吸收特性,从而,必须尽可能提高由光源产生的可见光的透射率并且改进显示器的色域(color gamut)。并且,为了便于加工,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应具有溶解性、耐环境性、耐久性等。已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包括上述酞菁化合物、花青类化合物、镍-二亚硫酰类化合物、二亚铵类化合物等。然而,由于所述花青类化合物的耐热性不高,因而难以对其进行实际应用,二亚铵类化合物对水分等周围环境的耐久性不高,从而,不适于最近显示器工业中所使用的涂布型近红外线滤光方法。并且,在镍-二亚硫酰类化合物中,即使其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特性小,但其溶解度低,从而用途受到了限制。相反,与其他化合物相比,酞菁化合物被认为是耐久性和耐环境性优异的,可以通过调节结构外部的取代基来解决溶解度问题,可以通过改变中心金属来在SOOnm至IlOOnm 的大部分近红外线范围中较灵活地增加吸光效率,从而,已知它们适合用于PDP的涂布型近红外线吸收滤光方法。然而,用于吸收近红外线的现有的酞菁化合物主要在900nm至 IOOOnm范围中具有优异的光敏特性,但与镍_ 二亚硫酰类化合物等相比,具有如下的缺点 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率略高,从而降低了色域。并且,在用于PDP的光源所产生的近红外线中占最大部分的880nm至920nm范围中,现有的酞菁化合物的光吸收率未达到充分满意的程度。因此,进行了通过改变酞菁化合物的中心金属或者结构外围的取代基来增加在上述核心波长范围中的光吸收率的多种研究。然而,引入诸如酚、苯硫酚、伯胺等的取代基时,存在如下的缺点可见光范围中的光吸收率也被一并增加,导致了色域降低,因此不能以多种用途使用。发明详述技术问题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880至920nm的近红外线范围内的光吸收率高且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率低从而可以显示优异的色域的钒酞菁化合物。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具有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特性和色域的钒酞菁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近红外线吸收的钒酞菁化合物。
权利要求
1.由下面的通式1表示的近红外线吸收的钒酞菁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的钒酞菁化合物,其中R3和R4相互连接以形成环(cyclic)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的钒酞菁化合物,其中NR3R4形成杂环化合物,所述杂环化合物的结构选自吡咯烷和哌啶。
4.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线吸收的钒酞菁化合物。
全文摘要
公开了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低光吸收率,在近红外线范围内显示优良的吸光效率的新的钒酞菁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以通式1表示所述近红外线吸收的钒酞菁化合物。在通式1中,A2、A3、A6、A7、A10、A11、A14以及A15分别独立地为OR1、SR2或者卤素原子,其中至少4个为OR1;A1、A4、A5、A8、A9、A12、A13以及A16分别独立地为OR1、SR2、NR3R4或者卤素原子,其中至少1个为NR3R4,至少4个为OR1;R1、R2、R3以及R4分别独立地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者为具有7至15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文档编号C07F9/00GK102272141SQ20098015347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
发明者姜淍植, 张有美, 朴正镐 申请人:Sk化学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