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5-胺基-1.2.3-噻二唑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生长调节剂(TDZ)的原料物制备方法的改进。
CN98112848.3中国专利申请为“一种杂环取代苯基脲的制备方法”,其化合物为一种作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为N-苯基-N′-1.2.3-噻二唑-5-脲,简称TDZ。TDZ作为作物生长调节剂有着明星的效果,其是以5-胺基-1.2.3-噻二唑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而5-胺基-1.2.3-噻二唑的制备方法现已知有以下三种。D.L.Pain等人用氯乙醛、乙氧羟基联胺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5-氧-1.2.3-噻二唑化合物,再将其胺化得到目的产物;此方法得到的目的产物与副产物的分离过程非常复杂、且操作很困难。Goerdeler等人用乙酰异硫氰酸盐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5-乙酰胺-1.2.3-噻二唑化合物,再将其胺解得到目的产物;该方法使用重氮甲烷为原料,其毒性大、且易爆炸、操作十分不便,而且生成的中间产物酰胺化合物的产率很低。上述二种方法都存在有初始反应物昂贵、制备过程冗长的问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日本的NaKai等人于1981年提出了5-胺基-1.2.3-噻二唑化合物一种新的制备方法(EP0031548A1),是采用重氮乙晴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与硫化氢气体反应,具有不易爆、操作简便、原料便宜的优点;其具体方法为,以225ml的二氯甲烷溶解0.07mol的重氮乙晴,加入适量的三乙胺,以每分钟52ml的流速通入硫化氢气体,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半小时,浓缩反应液得到目的产物;我们按此方法条件进行实验,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所得到的目的产物由于纯度差不能直接用于TDZ的制备,且得率低只有59%,另外其制备操作仍为复杂,而且造成大量溶剂的损失,故使制备成本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5-胺基-1.2.3-噻二唑的制备方法、使之具有操作更简便、成本低、得率高、其目的产物能直接用于TDZ制备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上述Nakai的制备方法为基础进行改进,其具体方法为,以110-150ml的二氧甲烷溶解0.07mol的重氮乙晴,搅拌并保持反应物在-5℃~10℃的条件下,适量加入三乙胺,以每分钟90-110ml的流速通入硫化氢气体,反应10-15分钟,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5分钟,过滤后得到目的产物,并回收滤液。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按所述方案其实施的最佳条件为,二氯甲烷的用量为130ml;反应温度为0℃;通入硫化氢气体的流速为每分钟96ml。
由上述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把反应物浓度提高,使有机溶剂的用量减少,且能回收再用,从而使其制备成本大大降低;再由于缩短了反应时间,省去了浓缩过程,使操作更为简便,生产周期也大大缩短;更主要的是本发明制备的5-胺基-l.2.3-噻二唑的得率高、纯度好,能直接用于TDZ的制备。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例1.把含有0.07mol重氮乙晴的150ml二氯甲烷溶液置于反应瓶中,搅拌并保持0℃的条件,加入三乙胺15g,通入硫化氢气体10分钟,气流量控制在每分钟106ml,5分钟后即有大量结晶析出,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5分钟,过滤后得到产物5.2g,得率73%,回收滤液。
例2.把含有0.14mol重氨乙晴的250ml二氯甲烷溶液置于反应瓶中,搅拌并保持5℃的条件,加入三乙胺30g,通入硫化氢气体14分钟,气流量控制在每分钟96ml,5分钟后即有大量结晶析出,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5分钟,过滤后得到产物9.8g,得率69%,回收滤液。
以上二例得到的产物都能直接用于TDZ的制备。
权利要求
1.一种5-胺基-1.2.3-噻二唑的制备方法,是将重氮乙晴溶解于二氯甲烷,加入适量的三乙胺,通入硫化氢气体进行反应得到产物,其特征在于,是以110-150ml的二氯甲烷溶解0.07mol的重氮乙晴,搅拌并保持反应物在-5℃~10℃条件下,加入三乙胺,以每分钟90-110ml的流速通入硫化氢气体,反应10-15分钟,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5分钟,过滤后得到目的产物,并回收滤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甲烷的量为13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氢气体的通入量为每分钟96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胺基-1.2.3-噻二唑的制备方法,是以110—150ml的二氯甲烷溶解0.07mol的重氮乙腈,保持反应物在0℃,以每分钟90—110ml的流速通入硫化氢气体,反应10分钟,结束后继续搅拌,过滤即可得到目的产物;其具有溶剂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纯度好的优点,而且能够直接用于作物生长调节剂TDZ的制备。
文档编号C07D285/06GK1232029SQ98112849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3日
发明者郭立 申请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