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35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树脂组合物(A),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A)由0.5至10重量%的特定丙烯均聚物(a1),40至98重量%的特定丙烯聚合物(a2),1至25重量%的特定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以及0.5至25重量%的特定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组成,其中将(a1)、(a2)、(a3)和(a4)的总量取为100重量%,并且所述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A),5至75重量份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以及1至75重量份的无机填充剂(C)。该丙烯树脂组合物可以产生在耐刮擦性和刚性上出色的成型制品。
【专利说明】丙烯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丙烯树脂组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可以用于获得在耐刮擦性和刚 性上出色的成型制品(moldedarticle)的丙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迄今为止以成型制品如汽车内部或外部部件和电子部件的形 式使用。
[0003] 例如,JP-A-2003-327758公开了由以下各项组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具有 5dl/g以上的本征粘度和130至160°C的熔融峰温度的丙烯系聚合物组分(A),具有1. 5dl/ g以下的本征粘度的丙烯聚合物组分(B),具有8dl/g以下的本征粘度和不小于20重量% 但小于50重量%的乙烯含量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组分(C),以及具有8dl/g以下的本 征粘度和50至90重量%的乙烯含量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组分(D),开发了该组合物用 于改善外观以及成型制品的物理性质之间的平衡。
[0004]JP-A-2000-290333公开了 一种聚丙烯嵌段共聚物树脂,其包含(A)具有6至 13dl/g的本征粘度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部分,(B)具有少于6dl/g的本征粘度的低分子量聚 丙烯部分,以及(C)具有0. 1至13dl/g的本征粘度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部分,其中用对 二甲苯溶剂分馏的共聚物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含量是特定组分和特定含量,并且所述共聚 物具有特定熔体流动速率和特定分子量分布,该树脂被开发用于改善树脂的可成型性和成 型制品的物理性质之间的平衡。
[0005] 然而,上述文献中公开的丙烯树脂组合物在耐刮擦性和刚性上是不令人满意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可以由其得到在耐刮擦性和刚性上出色的成型制品的丙烯树脂 组合物。


【发明内容】

[0006]-方面,本发明涉及丙烯树脂组合物(A),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A)由0. 5至10重 量%的下面定义的丙烯均聚物(al),40至98重量%的下面定义的丙烯聚合物(a2),1至25 重量%的下面定义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以及0. 5至25重量%的下面定义的丙 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组成,其中将(al)、(a2)、(a3)和(a4)的总量取为100重量%,
[0007] 丙烯均聚物(al):
[0008] 丙烯均聚物,其本征粘度[n]al为5dl/g以上并且其在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 测量的熔融曲线中展现的熔融峰温度为高于160°C的温度,
[0009] 丙烯聚合物(a2):
[0010] 本征粘度[n]a2为小于5dl/g的丙烯均聚物,或丙烯无规共聚物,所述丙烯无规共 聚物由得自选自由乙烯和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单 体的结构单元和得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组成,其中得自选自由乙烯和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 a-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不小于0. 01重量%但小于 20重量%,并且其本征粘度[n]a2为小于5dl/g,
[0011]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
[0012]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其本征粘度[n]a3为2至5dl/g并且其得自乙烯的结构 单元的含量为25至35重量%,其中将整个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的重量取为100重 量%,
[0013]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
[0014]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其本征粘度[n]a4为大于5dl/g但不大于8dl/g并且其 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40至90重量%,其中将整个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的 重量取为100重量%。
[0015]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树脂组合物,所述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100重量 份的丙烯树脂组合物(A),5至75重量份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B),以及1至75重量份 的无机填充剂(C)。
[0016]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以用于获得在耐刮擦性和刚性上出色的成型制品的 丙烯树脂组合物,并且还可以获得在耐刮擦性和刚性上出色的成型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描述要用于丙烯树脂组合物(A)的每一个组分。
[0018]〈丙烯均聚物(al)>
[0019] 要用于树脂组合物(A)的丙烯均聚物(al)(在下文中称为均聚物(al))是由得自 丙烯的结构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0020] 在萘满中在135°C测量的均聚物(al)的本征粘度[n]al为5dl/g以上,优选6dl/ g以上,并且更优选7至9dl/g。将[n]al调节至5dl/g以上可以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擦性 和刚性足够高。
[0021] 本发明中的本征粘度[n](单位:dl/g)是通过下面描述的方法在135°C的温度使 用萘满作为溶剂测量的值。
[0022] 用乌氏粘度计在三个浓度0.lg/dl、0. 2g/dl和0. 5g/dl测量比浓粘度。本征粘 度通过"KobunshiYoeki(聚合物溶液),KobunshiJikkengaku(polymerExperiment Study(聚合物实验学习))第11卷"第491页(由KyoritsuShuppanCo.,Ltd?出版, 1982)中描述的计算方法,换言之,通过其中将比浓粘度关于浓度作图并且将浓度外推至零 的外推法计算。
[0023]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量的均聚物(al)的熔融曲线的熔融峰温度Tm(al)高于 160°C。将Tm(al)调节至高于160°C可以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擦性和刚性足够高。
[0024]〈丙烯聚合物(a2) >
[0025] 用于树脂组合物(A)的丙烯均聚物(a2)(在下文中称为聚合物(a2))是丙烯均聚 物或丙烯无规共聚物。
[0026] 当聚合物(a2)是丙烯均聚物时,聚合物(a2)是由得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构成的聚 合物。
[0027] 丙烯均聚物的本征粘度[n]a2为小于5dl/g,优选不小于0?7dl/g但小于5dl/g, 并且更优选〇. 7至3dl/g。将本征粘度[n]a2调节至少于5dl/g可以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 擦性和刚性足够高,并且可以抑制形成成型制品时的流动性的降低和抑制形成成型制品时 的有缺陷的成型。
[0028] 当聚合物(a2)是丙烯无规共聚物时,聚合物(a2)特别是由得自选自由乙烯和具 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和得自丙烯的 结构单元构成的丙烯无规共聚物。
[0029] 得自选自由乙烯和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共聚 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不小于〇.〇1重量%但小于20重量%,其中将丙烯聚合物(a2)的 总量取为100重量%。将结构单元的含量调节至不小于〇. 01重量%但小于20重量%可以 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擦性和刚性足够高。
[0030] 丙烯无规聚合物的本征粘度[n]a2为小于5dl/g,优选不小于0? 7dl/g但小于 5dl/g,并且更优选0.7至3dl/g。将本征粘度[n]a2调节至少于5dl/g可以使得成型制品 的耐刮擦性和刚性足够高,并且可以抑制当形成成型制品时的流动性的降低和抑制当形成 成型制品时的有缺陷的成型。
[0031] 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优选是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烯烃,并且1-丁烯 是更优选的。
[0032] 在树脂组合物(A)的刚性与韧性之间良好的平衡方面,聚合物(a2)的全同立构五 元组分数(在下文中称为[-1])优选为0.97以上,更优选0.98以上。
[0033] [mmmm]是用13C_NMR测量的值并且它是显示聚合物(a2)的区域规则性 (regioregularity)或结晶度的指标;聚合物(a2)的[mmmm]越接近于1,聚合物(a2)的分 子结构的区域规则性越高并且聚合物(a2)的结晶性越高。
[0034] 当聚合物(a2)是丙烯无规共聚物时,对于共聚物中含有的得自丙烯的结构单元 的链测量的值被用作聚合物(a2)的[mmmm]。
[0035]〈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 >
[0036] 要用于树脂组合物(A)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在下文中称为共聚物 (a3))是由得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037] 共聚物(a3)的本征粘度[n]a3为2至5dl/g,优选2至4dl/g以下。将本征粘度 [n]a3调节至2至5dl/g可以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擦性和刚性足够高。
[0038] 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25至35重量%,其中将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a3)的总重量取为100重量%。将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调节至25至35重量%可以 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擦性和刚性足够高。
[0039]〈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 >
[0040] 要用于树脂组合物(A)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在下文中称为共聚物 (a4))是由得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041] 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40至90重量%,优选40至60重量%,其中将丙 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的总重量取为100重量%。将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调节 至40至90重量%可以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擦性和刚性足够高并且可以确保成型制品的硬 度和低温耐冲击性之间的良好平衡。
[0042] 共聚物(a4)的本征粘度[n]a4为大于5但不大于8dl/g,优选大于5dl/g但不大 于7dl/g。将本征粘度[n]a4调节至大于5但不大于8dl/g可以使得成型制品的耐刮擦性 和刚性足够高。
[0043]〈用于制备聚合物的方法〉
[0044] 均聚物(al)通过使用聚合催化剂将丙烯均聚而制备。
[0045] 当聚合物(a2)是丙烯均聚物时,聚合物(a2)通过使用聚合催化剂将丙烯均聚而 制备。在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情况下,聚合物(a2)通过将丙烯和选自由乙烯和具有4至10 个碳原子的a-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共聚而制备。
[0046] 共聚物(a3)通过使用聚合催化剂将丙烯和乙烯共聚而制备,并且共聚物(a4)也 通过使用聚合催化剂将丙烯和乙烯共聚而制备。
[0047]〈聚合催化剂〉
[0048] 聚合催化剂的实例包括:
[0049] (1)由(1-i)包含镁、钛、卤素和电子给体作为主要组分的固体催化剂组分, (1-ii)有机铝化合物,以及(1-iii)电子给体组分组成的催化剂体系,
[0050] (2)由(2-i)周期表的第4族的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环戊二烯基 环),以及(2-ii)烷基铝氧烷组成的催化剂体系,
[0051] (3)由(3-i)周期表的第4族的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环戊二烯基 环),(3-ii)能够与前述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以及(3-iii)有机铝化合物 组成的催化剂体系,以及
[0052] (4)通过将包含(4-i)周期表的第4族的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环戊 二烯基环),(4-ii)能够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以及(4-iii)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组 分负载在无机粒子,如二氧化硅和粘土矿物上,之后改性而制备的催化剂体系。
[0053] 此外,也可以使用通过将乙烯、丙烯或a-烯烃在前述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预聚 而制备的预聚催化剂。
[0054]催化剂体系的具体实例包括JP61-218606A、JP5-194685A、JP7-216017A、JP 9-316147A、JP10-212319A和JP2004-182981A中公开的催化剂体系。
[0055]〈聚合方法〉
[0056] 聚合方法的实例包括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浆液聚合和气相聚合。本体聚合是其中 使用在聚合温度是液体的烯烃作为介质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且溶液聚合或浆液聚合是其中 在惰性烃溶剂如丙烷、丁烷、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和辛烷中进行聚合的方法。
[0057] 气相聚合是其中使用气态单体作为介质并且将气态单体在介质中聚合的方法。
[0058] 这些聚合方法可以或者是分批型的或者是连续型的。这些聚合方法可以在使用单 个聚合反应器的单级形式进行或者在使用串联连接的多个聚合反应器的多级系统中进行, 并且这些聚合方法可以适当地组合。连续气相聚合方法或其中相继进行本体聚合方法和气 相聚合方法的本体-气相聚合方法是优选的,因为它们有益于大批量制造并且是经济的。
[0059] 在聚合步骤中使用的条件(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单体浓度、催化剂装载、聚合时 间等)可以根据催化剂物种和所要制备的均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或共聚物 (a4)的本征粘度,每个组分的含量和共聚单体物种等适当地确定。
[0060]在均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或共聚物(a4)的制造中,允许将聚合物 或共聚物在不高于聚合物或共聚物熔融温度的温度加热,以便移除聚合物或共聚物中含有 的残留的溶剂或移除制造过程中作为副产物产生的低聚物。移除残留溶剂和低聚物的方法 的实例包括JP-A-55-75410和日本专利号2565753中公开的方法。
[0061][丙烯树脂组合物(A)]
[0062]本发明的丙烯树脂组合物(A)是由0. 5至10重量%的丙烯均聚物(al)、40至98 重量%的丙烯聚合物(a2)、l至25重量%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和0. 5至25重量% 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组成的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将均聚物(al)、聚合物(a2)、 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的总量取为100重量%。
[0063] 均聚物(al)的含量为优选1至8重量%,更优选1至4重量%。
[0064] 聚合物(a2)的含量为优选40至85重量%,更优选50至80重量%。
[0065] 共聚物(a3)的含量为优选10至25重量%,更优选14至20重量%。
[0066] 共聚物(a4)的含量为优选1至15重量%,更优选5至10重量%。
[0067][用于制备丙烯树脂组合物(A)的方法]
[0068] 用于制备本发明的丙烯树脂组合物(A)的方法可以是包括分别使用上述聚合催 化剂制备均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并且将分别制备的均聚物 (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熔融捏合的方法。
[0069] 熔融捏合的方法的实例包括:
[0070](1-a)包括将均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 -次熔融捏合 的方法,
[0071] (l_b)包括将均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以任意顺序相 继地熔融捏合的方法,
[0072](1-c)包括先将任意选自均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的 两个物种熔融捏合并且将另外两个物种与先熔融捏合了的材料进一步熔融捏合的方法,以 及
[0073](1-d)包括先将任意地选自均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 的三个物种熔融捏合并且将另一个与先熔融捏合了的材料进一步熔融捏合的方法。
[0074] 用于制备本发明的丙烯树脂组合物(A)的方法的实例包括:
[0075] (2-a)包括通过连续多级聚合方法、使用上述聚合催化剂制备包含任意地选自均 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中的两个物种的聚合材料,并且将该聚 合材料与其他两个物种熔融捏合的方法,
[0076] (2_b)包括通过连续多级聚合方法、使用上述聚合催化剂制备包含任意地选自均 聚物(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中的三个物种的聚合材料,并且将该聚 合材料与另一个熔融捏合的方法,以及
[0077](2-c)包括通过连续多级聚合方法、使用上述聚合催化剂制备包含均聚物(al)、 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的全部的聚合材料,并且将聚合材料与另一种熔融 捏合的方法。
[0078] 上述制备方法(2_a)的实例包括:
[0079] (2-al)的方法,其中在包括串联排列的两个聚合容器中的装置中使用上述聚合催 化剂,在第一聚合容器中制备均聚物(al),将在第一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转移至 第二聚合容器,在第二聚合容器中制备聚合物(a2),从而制备包含均聚物(al)和聚合物 (a2)的聚合材料(al_a2),并且将聚合材料(al_a2)与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熔融捏 合,以及
[0080] (2-a2)的方法,其中在包括串联排列的两个聚合容器的装置中使用上述聚合催化 齐U,在第一聚合容器中制备均聚物(al),将在第一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转移至第 二聚合容器,在第二聚合容器中制备共聚物(a3),从而制备包含均聚物(al)和共聚物(a3) 的聚合材料(al_a3),并且将聚合材料(al_a3)与聚合物(a2)和共聚物(a4)熔融捏合。
[0081] 上述制备方法(2-b)的实例包括:
[0082] (2-bl)的方法,其中在包括串联排列的三个聚合容器的装置中使用上述聚合催化 齐U,在第一聚合容器中制备均聚物(al),将在第一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转移至第 二聚合容器,在第二聚合容器中制备聚合物(a2),将在第二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 和聚合物(a2)的混合物转移至第三聚合容器,在第三聚合容器中制备共聚物(a3),从而制 备包含均聚物(al)、聚合物(a2)和共聚物(a3)的聚合材料(al-a2_a3),并且将聚合材料 (al-a2_a3)与共聚物(a4)熔融捏合,
[0083] (2_b2)的方法,其中在包括串联排列的三个聚合容器的装置中使用上述聚合催化 齐U,在第一聚合容器中制备均聚物(al),将在第一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转移至第 二聚合容器,在第二聚合容器中制备聚合物(a2),将在第二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 和聚合物(a2)的混合物转移至第三聚合容器,在第三聚合容器中制备共聚物(a4),从而制 备包含均聚物(al)、聚合物(a2)和共聚物(a4)的聚合材料(al-a2_a4),并且将聚合材料 (al-a2_a4)与共聚物(a3)熔融捏合,以及
[0084] (2_b3)的方法,其中在包括串联排列的三个聚合容器的装置中使用上述聚合催化 齐U,在第一聚合容器中制备均聚物(al),将在第一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转移至第 二聚合容器,在第二聚合容器中制备共聚物(a3),将在第二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 和共聚物(a3)的混合物转移至第三聚合容器,在第三聚合容器中制备共聚物(a4),从而制 备包含均聚物(al)、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的聚合材料(al-a3_a4),并且将聚合材料 (al-a3_a4)与聚合物(a2)熔融捏合。
[0085] 上述制备方法(2-c)可以是这样的方法:在包括串联排列的四个聚合容器的装置 中使用上述聚合催化剂,在第一聚合容器中制备均聚物(al),将在第一聚合容器中获得的 均聚物(al)转移至第二聚合容器,在第二聚合容器中制备聚合物(a2),将在第二聚合容器 中获得的均聚物(al)和聚合物(a2)的混合物转移至第三聚合容器,在第三聚合容器中制 备共聚物(a3),将在第三聚合容器中获得的均聚物(al)、聚合物(a2)和共聚物(a3)的混 合物转移至第四聚合容器,并且在第四聚合容器中制备共聚物(a4),从而制备包含均聚物 (al)、聚合物(a2)、共聚物(a3)和共聚物(a4)的聚合材料(al-a2-a3_a4)。
[0086]〈烯烃树脂组合物〉
[0087] 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是包含丙烯树脂组合物(A)、乙烯-a-烯烃共聚物(B) 和无机填充剂(C)的烯烃树脂组合物。下面对于乙烯-a-烯烃共聚物(B)和无机填充剂 (C)进行说明。
[0088][乙烯_a-烯烃共聚物(B)]
[0089] 要用于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B)是包含得自乙烯的 结构单元和得自选自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烯烃的至少一种a-烯烃的结构单元的 共聚物。
[0090] 要用于乙烯-a -烯烃共聚物(B)的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烯烃的具体实例 包括1_ 丁烯、1_戊烯、1_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和1-癸烯,以及具有环状结构的a-烯经,以及1- 丁烯、1-己烯和1-辛烯是优选的。
[0091] 得自乙烯-a-烯烃共聚物(B)中含有的选自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烯烃的 至少一种a-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优选1至49重量%,更优选1至30重量%,再更优 选1至20重量%,其中将乙烯-a-烯烃共聚物(B)的总重量取为100重量%。
[0092] 乙烯-a-烯烃共聚物⑶的具体实例包括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 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癸烯共聚物、乙烯-(3-甲基-1- 丁烯)共聚物,以及 乙烯与具有环状结构的a-烯烃的共聚物。
[0093] 乙烯_a-烯烃共聚物⑶的熔体流动速率为优选0? 1至50g/10分钟。熔体流动 速率根据JISK7210、在190°C和2. 16kgf负荷下测量。
[0094] 在成型制品的耐冲击性方面,乙烯-a-烯烃共聚物(B)的密度为优选0.85至 0? 89g/cm3,更优选 0? 85 至 0? 88g/cm3,并且再更优选 0? 855 至 0? 875g/cm3。
[0095] 可以使用聚合催化剂制备乙烯_a-烯烃共聚物(B)。
[0096]聚合催化剂的实例包括以金属茂催化剂体系为代表的均相催化剂体系,以及齐格 勒-纳塔型催化剂体系。
[0097]均相催化剂体系的实例包括:
[0098] (i)由烷基铝氧烷和周期表的第4族的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环戊二 烯基环)组成的催化剂体系,
[0099](ii)由有机铝化合物,周期表的第4族的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环戊 二烯基环),以及能够与上述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体系,以及
[0100] (iii)通过将包含周期表的第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环戊二烯基 环),能够与上述化合物反应以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以及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分 负载在无机粒子,如二氧化硅和粘土矿物上,之后改性而制备出的催化剂体系。
[0101] 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体系的实例包括包含含有钛的固体组分和有机金属组分 的组合的催化剂体系。
[0102] 另一个实例是通过将乙烯、丙烯或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a_烯烃在上述催化剂 体系的存在下预聚而制备出的预聚催化剂。
[0103] 乙烯-a-烯烃共聚物⑶可以是可商购的产品。可商购的乙烯-a-烯烃 共聚物⑶的实例包括由DowChemicalJapan,Ltd.生产的ENGAGE(注册商标)、由 MitsuiChemicals,Inc.生产的TAFMER(注册商标)、由PrimePolymerCo.,Ltd.生产的 NEO-ZEX(注册商标)和ULTZEX(注册商标)以及由住友化学株式会社(SumitomoChemical Co.,Ltd.)生产的EXCELLEN(注册商标)FX,SUMIKATHENE(注册商标)和ESPLENE(注册商 标)SP0。
[0104] [无机填充剂(0]
[0105] 要用于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的无机填充剂(C)是在形状上是粉末、薄片、颗 粒的无机填充剂或在形状上是纤维的无机填充剂。
[0106] 在形状上是粉末、薄片或颗粒的无机填充剂的具体实例包括滑石、云母、碳酸钙、 硫酸钡、碳酸镁、粘土、氧化铝、二氧化硅、硫酸钙、石英砂、炭黑、氧化钛、氢氧化镁、沸石、 钥、硅藻土、絹云母、SHIRASU(浅灰色火山灰)、氢氧化钙、亚硫酸钙、硫酸钠、膨润土和石 墨。
[0107] 在形状上是纤维的无机填充剂的具体实例包括纤维碱式硫酸镁、纤维钛酸钾、纤 维氢氧化镁、纤维硼酸铝、纤维硅酸钙、纤维碳酸钙、碳纤维、玻璃纤维和金属纤维。
[0108] 这些可以或者单独或者组合使用。这些中优选的是滑石或纤维碱式硫酸镁 (magnesiumoxysulfate)〇
[0109] 无机填充剂(C)可以在不处理的情况下使用。为了增加与丙烯树脂组合物(A)的 界面粘附性并且增加在丙烯树脂组合物(A)中的可分散性,可以使用其表面已经用偶联剂 或表面活性剂处理过的无机填充剂(C)。偶联剂的实例包括硅烷偶联剂和钛偶联剂。表面 活性剂的实例包括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酰胺和高级脂肪酸盐。
[0110] 在形状上是粉末、薄片或颗粒的无机填充剂的平均粒径为优选1〇ym以下,并且 优选为5pm以下。本发明中的"平均粒径"意指50%当量粒径D50,其由通过借助离心 沉降型粒径分布分析仪对悬浮在分散介质,如水和醇中的粒子所进行的测量做出的过筛 (sub-sieve)法的积分分布曲线测定。
[0111] 在无机填充剂在形状上是纤维的情况下,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的平均纤维 长度为优选3ym以上,更优选3至20ym,并且再更优选7至15ym。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测量的平均纤维直径为优选〇. 2至1. 5ym,并且更优选为0. 3至1. 0ym。纵横比为优选为 10以上,更优选10至30,并且再更优选12至25。在形状上是纤维的无机填充剂的纵横比 是其平均纤维长度与其平均纤维直径的比率(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
[0112] 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B)的含量相对于100 重量份的丙烯树脂组合物(A)为5至75重量份,优选5至50重量份,并且更优选5至25 重量份。
[0113] 无机填充剂(C)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树脂组合物(A)为1至75重量 份,优选1至65重量份,并且更优选1至25重量份。
[0114] 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通过将丙烯树脂组合物(A)、乙烯-a-烯烃共聚物(B) 和无机填充剂(C)熔融捏合制备。
[0115] 熔融捏合温度优选为180°C以上,更优选180至300°C,并且再更优选180至 250。。。
[0116] 用于熔融捏合的捏合机的实例包括密炼机、单螺杆挤出机以及同步旋转双螺杆挤 出机。
[0117] 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可以具有类似线材、片或平板的形状或类似通过将线材 切割为合适的长度获得的粒料的形状。
[0118] 根据在通过将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成型来制备成型制品中的成型制品的稳 定制备方面,具有1至50mm的长度的粒料形状的树脂组合物是优选的。
[0119] 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添加剂。添加剂的实例包括中和剂、抗氧化剂、 UV吸收剂、光牢固剂、耐侯剂、润滑剂、抗静电剂、防结块剂、加工助剂、着色剂、发泡剂、泡沫 成核剂、增塑剂、阻燃剂、交联剂、交联助剂、桥连剂、抗菌剂和光散射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单 独或组合使用。
[0120] 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用于成型制品。成型制品的实例包括注射成型制品、中 空成型制品、片材、膜和发泡成型制品。用于将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成型为所述成型制 品的方法的实例包括注塑法、吹塑法、片材形成法、层压成型法和发泡成型法。
[0121] 为了抑制在由本发明的烯烃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成型制品的表面上产生点状凸起 或凹痕,优选的是使得丙烯树脂组合物(A)、乙烯-a_烯烃共聚物(B)和无机填充剂(C)在 将它们熔融捏合之后通过过滤器。过滤器可以具有单级或者多级。由通过熔融捏合制备并 且随后通过过滤器的烯烃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成型制品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或良好的外观, 因为成型制品仅在其表面上产生有很少的凸起或凹陷。
[0122] [实施例]
[0123] 下面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描述本发明。在下面给出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丙 烯树脂组合物(A)的组分聚合物、乙烯-a-烯烃共聚物(B)和无机填充剂(C)。
[0124] (1)丙烯树脂组合物(A)的组分聚合物
[0125] (A-1)丙烯均聚物
[0126]本征粘度([n]) :7.ldl/g
[0127]熔融峰温度(Tm) :164°C
[0128] (A-2)丙烯均聚物
[0129]本征粘度([n]) :〇? 86dl/g
[0130] (A-3)丙烯均聚物
[0131]本征粘度([n]) :〇? 92dl/g
[0132] (A-4)丙烯均聚材料
[0133] 使用由丙烯均聚物(A-4-al)和丙烯均聚物(A-4_a2)组成的聚合材料。
[0134]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剂 制备丙烯均聚物(A-4-al),并且之后在第二步中连续地制备丙烯均聚物(A-4-a2)。在第 一步和第二步的每一个中,使用液体丙烯进行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套温度以使得系统中 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过恒定地进料氢和液体丙烯将系统中的氢保持在恒定浓 度。最终获得的丙烯均聚材料(A-4)的本征粘度([n]总)为1.l〇dl/g。所得到的均聚材 料(A-4)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0135]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4) :1. 10dl/g
[0136] 聚合物(A-4-al):丙烯均聚物
[0137] 聚合物(A-4-al)的含量:3. 8重量%
[0138]聚合物(A-4-al)的本征粘度([n]A-4_al) :7.ldl/g
[0139] 聚合物(A-4-al)的熔融峰温度(Tm) :164°C
[0140] 聚合物(A-4_a2):丙烯均聚物
[0141] 聚合物(A-4_a2)的含量:96. 2重量%
[0142]聚合物(A-4_a2)的本征粘度([n]A-4_a2) :0. 86dl/g
[0143] (A-5)丙烯共聚材料
[0144] 使用由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5-al)和丙烯均聚物(A-5_a2)组成的聚合材 料。
[0145]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 剂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5-al),并且之后在第二步中连续地制备丙烯均聚物 (A-5-a2)。在第一步中,在乙烯的存在下进行使用液体丙烯的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套温 度以使得系统中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过恒定地进料氢和乙烯将系统中的氢和 乙烯保持在恒定浓度。另一方面,在第二步中进行使用液体丙烯的气相聚合反应。将丙烯 连续地进料以使得可以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保持为恒定,并且在进料氢和乙烯的同时, 连续进行丙烯均聚物通过气相聚合的生产,以使得可以将气相中的氢浓度保持恒定。最终 获得的丙烯共聚材料(A-5)的本征粘度([n]总)为5. 87dl/g。所得到的共聚材料(A-5) 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0146]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5) :5.87dl/g
[0147] 聚合物(A-5-al):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148] 聚合物(A-5-al)的含量:72. 0重量%
[0149] 聚合物(A-5-al)的乙烯含量:2. 8重量%
[0150]聚合物(A-5-al)的本征粘度([n]A-5_al) :7. 8dl/g
[0151] 聚合物(A-5-al)的熔融峰温度(Tm) :148°C
[0152] 聚合物(A-5_a2):丙烯均聚物
[0153] 聚合物(A-5_a2)的含量:28. 0重量%
[0154]聚合物(A-5_a2)的本征粘度([n]A-5_a2) :0. 90dl/g
[0155] (A-6)丙烯共聚材料
[0156] 使用由丙烯均聚物(A-6-al)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6_a3)组成的聚合材 料。
[0157]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 剂制备丙烯均聚物(A-6-al),并且之后在第二步中连续地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A-6-a3)。在第一步中,进行使用液体丙烯的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套温度以使得系统中 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过恒定地进料氢和液体丙烯将系统中的氢保持在恒定浓 度。另一方面,在第二步中进行气相聚合反应。将丙烯连续地进料以使得可以将反应温度 和反应压力保持为恒定,并且在进料氢和乙烯的同时,连续进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通 过气相聚合的生产,以使得可以将气相中的氢浓度和气相中的乙烯浓度保持为恒定。最终 获得的丙烯共聚材料(A-6)的本征粘度([n]总)为1. 46dl/g。所得到的共聚材料(A-6) 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0158]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6) :1.46dl/g
[0159] 聚合物(A-6-al):丙烯均聚物
[0160] 聚合物(A-6-al)的含量:69. 6重量%
[0161]聚合物(A-6-al)的本征粘度([n]A-6-al) :0? 86dl/g
[0162] 聚合物(A-6_a3):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163] 聚合物(A-6_a3)的含量:30. 4重量%
[0164] 聚合物(A-6_a3)的乙烯含量:30重量%
[0165]聚合物(A-6_a3)的本征粘度([n]A-6_a3) :2. 8dl/g
[0166] (A-7)丙烯共聚材料
[0167]使用由丙烯均聚物(A-7-al)、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7_a3)和丙烯-乙烯无规 共聚物(A-7-a4)组成的聚合材料。
[0168]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剂 制备丙烯均聚物(A-7-al),之后在第二步中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7-a3),并且之 后在第三步中连续地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7-a4)。在第一步中,进行使用液体丙 烯的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套温度以使得系统中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过恒定 地进料氢和液体丙烯将系统中的氢保持在恒定浓度。另一方面,在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每一 个中进行气相聚合反应。将丙烯连续地进料以使得可以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保持为恒 定,并且在进料氢和乙烯的同时,连续进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通过气相聚合的生产,以 使得可以将气相中的氢浓度和气相中的乙烯浓度保持为恒定。最终获得的丙烯共聚材料 (A-7)的本征粘度([n]总)为2. 12dl/g。所得到的共聚材料(A-7)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0169] 聚合材料的乙烯含量:15. 5重量%
[0170]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7) :2. 12dl/g
[0171] 聚合物(A-7-al):丙烯均聚物
[0172] 聚合物(A-7-al)的含量:56. 6重量%
[0173]聚合物(A-7-al)的本征粘度([n]A-7_al) :0? 86dl/g
[0174] 聚合物(A-7_a3):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175] 聚合物(A-7_a3)的含量:27. 0重量%
[0176] 聚合物(A-7_a3)的乙烯含量:30重量%
[0177]聚合物(A-7_a3)的本征粘度([n]A-7_a3) :2. 9dl/g
[0178] 聚合物(A-7_a4):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179] 聚合物(A-7_a4)的含量:16. 4重量%
[0180] 聚合物(A-7_a4)的乙烯含量:45重量%
[0181]聚合物(A-7_a4)的本征粘度([n]A-7_a4) :5. 2dl/g
[0182] (A-8)丙烯共聚材料
[0183]使用由丙烯均聚物(A-8-al)、丙烯均聚物(A-8_a2)、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A-8-a3)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8-a4)组成的聚合材料。
[0184]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剂 制备丙烯均聚物(A-8-al),之后在第二步中制备丙烯均聚物(A-8-a2),之后在第三步中制 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8-a3),并且之后在第四步中连续地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 物(A-8-a4)。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每一个中,使用液体丙烯进行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套 温度以使得系统中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过恒定地进料氢和液体丙烯将系统中 的氢保持在恒定浓度。另一方面,在第三步和第四步的每一个中进行气相聚合反应。将丙烯 连续地进料以使得可以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保持为恒定,并且在进料氢和乙烯的同时, 连续进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通过气相聚合的生产,以使得可以将气相中的氢浓度和气 相中的乙烯浓度保持为恒定。最终获得的丙烯共聚材料(A-8)的本征粘度([n]总)为 2.02dl/g。所得到的共聚材料(A-8)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0185]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8) :2.02dl/g
[0186] 聚合物(A-8-al):丙烯均聚物
[0187] 聚合物(A-8-al)的含量:2. 6重量%
[0188]聚合物(A-8-al)的本征粘度([n]A-8_al) :7. 2dl/g
[0189] 聚合物(A-8-al)的熔融峰温度(Tm) :164°C
[0190] 聚合物(A-8_a2):丙烯均聚物
[0191] 聚合物(A-8_a2)的含量:63. 0重量%
[0192]聚合物(A-8_a2)的本征粘度([n]A-8_a2):0.86dl/g
[0193] 聚合物(A-8_a3):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194] 聚合物(A-8_a3)的含量:22. 4重量%
[0195] 聚合物(A-8_a3)的乙烯含量:30重量%
[0196] 聚合物(A-8_a3)的本征粘度([n]A-8_a3) :2. 8dl/g
[0197] 聚合物(A-8_a4):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198] 聚合物(A-8_a4)的含量:12. 0重量%
[0199] 聚合物(A-8_a4)的乙烯含量:44重量%
[0200] 聚合物(A-8_a4)的本征粘度([n]A-8_a4) :5. 7dl/g
[0201] (A-9)丙烯共聚材料
[0202] 使用由丙烯均聚物(A-9-a1)、丙烯均聚物(A-9_a2)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A-9_a3)组成的聚合材料。
[0203]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剂 制备丙烯均聚物(A-9-al),之后在第二步中制备丙烯均聚物(A-9-a2),并且之后在第三步 中连续地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9_a3)。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每一个中,使用液体 丙烯进行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套温度以使得系统中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过 恒定地进料氢和液体丙烯将系统中的氢保持在恒定浓度。另一方面,在第三步中进行气相 聚合反应。将丙烯连续地进料以使得可以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保持为恒定,并且在进料 氢和乙烯的同时,连续进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通过气相聚合的生产,以使得可以将气 相中的氢浓度和气相中的乙烯浓度保持为恒定。最终获得的丙烯共聚材料(A-9)的本征粘 度([n]总)为1. 53dl/g。所得到的共聚材料(A-9)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0204]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9) :1. 53dl/g
[0205] 聚合物(A-9-al):丙烯均聚物
[0206] 聚合物(A-9-al)的含量:2. 9重量%
[0207]聚合物(A-9-al)的本征粘度([n]A-9_al) :7. 2dl/g
[0208] 聚合物(A-9-al)的熔融峰温度(Tm) :164°C
[0209] 聚合物(A-9_a2):丙烯均聚物
[0210] 聚合物(A-9_a2)的含量:71. 7重量%
[0211]聚合物(A-9_a2)的本征粘度([n]A-9_a2) :0. 86dl/g
[0212] 聚合物(A-9_a3):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213] 聚合物(A-9_a3)的含量:25. 4重量%
[0214] 聚合物(A-9_a3)的乙烯含量:30重量%
[0215]聚合物(A-9_a3)的本征粘度([n]A-9_a3) :2. 8dl/g
[0216] (A-10)丙烯共聚材料
[0217]使用由丙烯均聚物(A-10-al)、丙烯均聚物(A-10_a2)、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A-10-a3)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10-a4)组成的聚合材料。
[0218]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剂 制备丙烯均聚物(A-10-al),之后在第二步中制备丙烯均聚物(A-10_a2),之后在第三步中 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10_a3),并且之后在第四步中连续地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 聚物(A-10_a4)。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每一个中,使用液体丙烯进行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 套温度以使得系统中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过恒定地进料氢和液体丙烯将系统 中的氢保持在恒定浓度。另一方面,在第三步和第四步的每一个中进行气相聚合反应。将 丙烯连续地进料以使得可以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保持为恒定,并且在进料氢和乙烯的同 时,连续进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通过气相聚合的生产,以使得可以将气相中的氢浓度 和气相中的乙烯浓度保持为恒定。最终获得的丙烯共聚材料(A-10)的本征粘度([n]总) 为2.05dl/g。所得到的共聚材料(A-10)的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0219]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10) :2.05dl/g
[0220] 聚合物(A-10-al):丙烯均聚物
[0221] 聚合物(A-10-al)的含量:2. 5重量%
[0222] 聚合物(A-10-al)的本征粘度([n]A-10_al) :7. 2dl/g
[0223] 聚合物(A-10-al)的熔融峰温度(Tm) :164°C
[0224] 聚合物(A-10_a2):丙烯均聚物
[0225] 聚合物(A-10_a2)的含量:58. 9重量%
[0226] 聚合物(A-10_a2)的本征粘度([n]A-10_a2) :0? 86dl/g
[0227] 聚合物(A-10_a3):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228] 聚合物(A-10_a3)的含量:21. 0重量%
[0229] 聚合物(A-10_a3)的乙烯含量:49重量%
[0230] 聚合物(A-10_a3)的本征粘度([n]A-10_a3) :2. 8dl/g
[0231] 聚合物(A-10_a4):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232] 聚合物(A-10_a4)的含量:17. 6重量%
[0233] 聚合物(A-10_a4)的乙烯含量:31重量%
[0234] 聚合物(A-10_a4)的本征粘度([n]A-10_a4) :4. 5dl/g
[0235] (A-11)丙烯共聚材料
[0236]使用由丙烯均聚物(A-11-al)、丙烯均聚物(A-ll_a2)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A-ll_a3)组成的聚合材料。
[0237] 在第一步中通过使用由JP-A-2004-182981的实施例1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剂 制备丙烯均聚物(A-11-al),之后在第二步中制备丙烯均聚物(A-ll_a2),并且之后在第三 步中连续地制备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ll_a3)。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每一个中,使用液 体丙烯进行液相聚合反应。控制夹套温度以使得系统中的聚合温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通 过恒定地进料氢和液体丙烯将系统中的氢保持在恒定浓度。另一方面,在第三步和第四步 的每一个中进行气相聚合反应。将丙烯连续地进料以使得可以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保持 为恒定,并且在进料氢和乙烯的同时,连续进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通过气相聚合的生 产,以使得可以将气相中的氢浓度和气相中的乙烯浓度保持为恒定。最终获得的丙烯共聚 材料(A-11)的本征粘度([n]总)为1. 52dl/g。所得到的共聚材料(A-11)的分析结果显 示如下。
[0238] 聚合材料的本征粘度([n]A_ll) :1. 52dl/g
[0239] 聚合物(A-ll-al):丙烯均聚物
[0240] 聚合物(A-11-al)的含量:2. 9重量%
[0241] 聚合物(A-11-al)的本征粘度([n]A-ll_al) :7. 2dl/g
[0242] 聚合物(A-11-al)的熔融峰温度(Tm) :164°C
[0243] 聚合物(A-ll_a2):丙烯均聚物
[0244] 聚合物(A-ll_a2)的含量:71. 6重量%
[0245] 聚合物(A-ll_a2)的本征粘度([n]A-ll_a2) :0? 86dl/g
[0246] 聚合物(A-ll_a3):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0247] 聚合物(A-ll_a3)的含量:25. 5重量%
[0248] 聚合物(A-ll_a3)的乙烯含量:49重量%
[0249] 聚合物(A-ll_a3)的本征粘度([n]A-ll_a3) :2. 8dl/g
[0250] (2)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B)
[0251] 商业名:ENGAGE8200 (由DowChemicalJapanLimited制备)
[0252] 密度:0? 87〇(g/cm3)
[0253] 熔体流动速率(MFR,在190°C测量,2. 16kg负荷):5g/10分钟
[0254] (3)无机填充剂(C)
[0255] 滑石
[0256] 商业名:JR-46 (由HayashiKaseiCo.,Ltd?制造)
[0257] 平均粒径:2.7iim
[0258] 根据如下所示的方法测量用作原材料和树脂组合物的聚合物的物理性质。
[0259] (1)熔体流动速率(MFR;单位:g/10分钟)
[0260] 由JISK7210中提供的方法测量熔体流动速率。
[0261] ?丙烯树脂组合物(A)的组分聚合物:在230°C的温度和2. 16kgf的负荷测量MFR。
[0262] ?乙烯_a-烯烃共聚物⑶:在190°C的温度和2. 16kgf的负荷测量MFR。
[0263] ?树脂组合物:在230°C的温度和2. 16kgf的负荷测量MFR。
[0264] (2)本征粘度([n],单位:dl/g)
[0265] 在下面的步骤中测量用作原材料的聚合物的本征粘度。首先,通过使用乌氏粘度 计在0. 1、0. 2和0. 5g/dl三个浓度测量比浓粘度。本征粘度通过"KobunshiYoeki(聚 合物溶液),KobunshiJikkengaku(PolymerExperimentStudy(聚合物实验学习))第 11 卷"第491页(由KyoritsuShuppanCo.,Ltd.出版,1982)中描述的计算方法计算,具体 地,通过其中将比浓粘度关于浓度作图并且将浓度外推至零的外推法计算。在135°C的萘满 中进行测量。
[0266] (3)熔融峰温度(Tm,单位:°C)
[0267] 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7,由PerkinElmerInc.制造)进行测量。具体地,将聚 合物在220°C保持5分钟,以300°C/分钟的温度下降速率冷却至150°C,并且之后在150°C 保持一分钟。随后,将聚合物以5°C/分钟的温度冷却速率冷却至50°C,在50°C保持一分 钟,并且之后以5°C/分钟的温度上升速率从50°C加热至180°C。在所得到的吸热曲线中, 将在吸热曲线中最大的峰的温度确定为熔融峰温度(Tm)。
[0268] (4)挠曲模量(FM,单位:MPa)
[0269]在220°C的成型温度和50°C的模温,通过使用由Toshiba Machine Co.,Ltd.制造 的注塑机IS220EN进行注塑,得到用于物理性质评价的样本(厚度6. 4mm)。使用该样本,根 据JISK7203中详述的方法进行测量。跨度长度为100mm,装载速率为2. 0mm/分钟,并且测 量温度为23°C。
[0270] (5)耐刮擦性
[0271] 在220°C的成型温度,通过使用由SumitomoHeavyIndustries,Ltd.制造的注塑 机SE180D(夹紧力:180吨)和尺寸100mmX400mmX3.0mm的模子进行成型,产生纹理图案 化的扁平成型制品。从所得到的扁平成型品切割出100mm2样品,并且将其用作所要测量的 样品。在以下条件下进行耐刮擦性测试。
[0272] 所使用的仪器:由Toyo Seiki Seisaku-sho, Ltd.制造的Taber刮擦测试仪
[0273]旋转速度:〇? 5rpm
[0274] 切割器:碳化鹤,
[0275] 4. 8mm2,19mm长,以及 12. 7mm刀尖半径
[0276] 切割机方向:切割机以其较长面向上的方式安装。
[0277]负荷:100g
[0278] 通过视觉观察评价耐刮擦性。等级标准如下。
[0279] 〇:在纹理图案上未观察到刮擦、变白或损坏,或观察到了但不显著。
[0280] X:观测到了纹理图案上的刮擦、变白或损坏并且是显著的。
[0281] (6)光泽(单位:%)
[0282] 基于JISK7105中给出的方法,测量成型制品的60°镜面光泽度。
[0283](7)流痕产生位置(单位:mm)
[0284] 通过使用由SumitomoHeavyIndustries,Ltd.制造的注塑机SE180D(夹紧力: 180吨)和具有尺寸100mmX400mmX3. 0mm的空腔的注射模子(具有单个浇口)在220°C的 成型温度进行成型,产生镜面扁平成型制品。使用所得到的扁平成型制品,视觉观察流痕。 观察离开流痕开始出现的位置的浇口末端表面的距离(单位:_)。在这种情况下,流痕产 生位置更远的事实意味着外观更好。
[0285] (8)凸起或压痕的数目(单位:/10cm2)
[0286] 根据以下方法通过使用图像分析器件定量分析用T模挤出机在以下条件下加工 的膜。
[0287](膜加工条件)
[0288]通过使用由Tanabe Plastics Machinery Co.,Ltd.制造的挤出机V-20和膜取出 器件制备宽度50mm和厚度50ym的膜。
[0289](定量分析方法)
[0290]在计算机上通过使用由SEIKOEPSONCORPORATION制造的扫描仪GT-9600捕获膜 的图像(900dpi,8比特),并且通过使用由AsahiEngineering.Co.,Ltd?制造的图像分析 软件"A-zokun"将图像二进位化。将凸起或压痕识别为比其周边更亮的部分。因为凸起 或压痕在形状上是不规则的,在将面积等于凸起或压痕的面积的圆的直径作为凸起或压痕 的尺寸的假设下,确定每l〇cm2的膜中直径为100ym以上的凸起或压痕的数目。
[0291] [实施例1至3,比较例1至3]
[0292] 聚合物(A-1)至(A-11)的共混百分数在下表1中给出,其中将聚合物(A-1)至 (A-11)的总量取为100重量%。乙烯_a_烯烃共聚物(B)和无机填充剂(C)相对于100 重量份的聚合物(A-1)至(A-11)的总量的装载量在下表1中给出。
[0293] 将以表1中给出的共混百分数的聚合物(A-1)至(A-11)和以表1中给出的装载 量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B)和无机填充剂(C)捏合并在吸力下通过使用双螺旋捏合挤 出机挤出,从而制备烯烃树脂组合物。所得到的烯烃树脂组合物的物理性质等显示在下面 的表2和3中。
[0294]
[0295]
[0296]

【权利要求】
1. 一种丙烯树脂组合物(A),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A)由0. 5至10重量%的下面定义 的丙烯均聚物(al),40至98重量%的下面定义的丙烯聚合物(a2),1至25重量%的下面 定义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和0. 5至25重量%的下面定义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 物(a4)组成,其中将(al)、(a2)、(a3)和(a4)的总量取为100重量%, 丙烯均聚物(al): 一种丙烯均聚物,其本征粘度[Π ]al为5dl/g以上,并且其在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 测量的熔融曲线中展现的熔融峰温度为高于160°C的温度, 丙烯聚合物(a2): 一种丙烯均聚物,其本征粘度[Π ]a2为小于5dl/g ;或一种丙烯无规共聚物,其由得自 选自由乙烯和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α -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结构单 元和得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组成,其中所述得自选自由乙烯和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α -烯 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小于〇. 01重量%但小于20重 量%,其中将所述丙烯聚合物(a2)的总重量取为100重量%,并且其本征粘度[il]a2为小 于 5dl/g,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 一种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其本征粘度[η ] a3为2至5dl/g,并且其得自乙烯的结构 单元的含量为25至35重量%,其中将整个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3)的重量取为100重 量%, 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 一种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其本征粘度[η ] a4为大于5dl/g但不大于8dl/g,并且其 得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40至90重量%,其中将整个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a4)的 重量取为100重量%。
2. -种烯烃树脂组合物,所述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树脂组合物 (A),5至75重量份的乙烯-α -烯烃共聚物(B),以及1至75重量份的无机填充剂(C)。
【文档编号】C08L23/12GK104277325SQ20141032781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中岛浩善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