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韧提包护手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3089发布日期:2018-11-14 01:5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包护手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提包护手的材料较多是橡胶、硅胶、皮革等,这些材料不具备良好的韧性,抗撕扯性非常有限,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一种特制聚氨酯材料来制造,韧性好,能承受30公斤的咬力和8公斤的拉扯力,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强韧提包护手材料,由按照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

由高活性端羟基聚醚(fa-703)60份,高活性接枝聚醚(kgf545)40份,聚醚改性硅氧烷(dc2525)0.4份,33%三亚乙基二胺溶液(a-33)0.45份,催化剂(dmea)0.3份,1.4-丁二醇(1.4bd)1.5份,水(h20)1.2份,一氟二氯乙烷(141b)14份,二胺扩链剂(wk-6200)2.5份,乙二醇(eg)1份组成混合料a,与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sup-2412)按100:36-40比例混合而成。

一种强韧提包护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高活性端羟基聚醚(fa-703)60份,高活性接枝聚醚(kgf545)40份,聚醚改性硅氧烷(dc2525)0.4份,33%三亚乙基二胺溶液(a-33)0.45份,催化剂(dmea)0.3份,1.4-丁二醇(1.4bd)1.5份,水(h20)1.2份,一氟二氯乙烷(141b)14份,二胺扩链剂(wk-6200)2.5份,乙二醇(eg)1份按照所述配比混合搅拌90分钟,得到混合料a;

步骤二:将混合料a与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sup-2412)以100:36-40的比例在聚氨酯发泡机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混合料a与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sup-2412)的混合物浇注在模具中,经过6分钟45度的高温发泡,开模后即可得到所述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只限于这些例子。

步骤一:将高活性端羟基聚醚(fa-703)60份,高活性接枝聚醚(kgf545)40份,聚醚改性硅氧烷(dc2525)0.4份,33%三亚乙基二胺溶液(a-33)0.45份,催化剂(dmea)0.3份,1.4-丁二醇(1.4bd)1.5份,水(h20)1.2份,一氟二氯乙烷(141b)14份,二胺扩链剂(wk-6200)2.5份,乙二醇(eg)1份按照所述配比混合搅拌90分钟,得到混合料a;

步骤二:将混合料a与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sup-2412)以100:36-40的比例在聚氨酯发泡机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混合料a与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sup-2412)的混合物浇注在模具中,经过6分钟45度的高温发泡,开模后即可得到所述产品。

按照如上步骤制造的提包护手韧性强,能承受30公斤的咬力和8公斤的拉扯力,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包护手材料的制造方法,加工时由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制成:高活性端羟基聚醚(FA‑703)60份,高活性接枝聚醚(KGF545)40份,聚醚改性硅氧烷(DC2525)0.4份,33%三亚乙基二胺溶液(A‑33)0.45份,催化剂(DMEA)0.3份,1.4‑丁二醇(1.4BD)1.5份,水(H20)1.2份,一氟二氯乙烷(141b)14份,二胺扩链剂(WK‑6200)2.5份,乙二醇(EG)1份与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SUP‑2412)组成;该材料为解决目前提包护手所用的材料存在的不具备良好的韧性,抗拉扯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涂先斌;涂万斌;谢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市恩扬工艺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3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