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果复合果酒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033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酒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甘果复合果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余甘子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余甘果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乏症。在藏药中,余甘果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果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余甘果的生长周期短,不能四季供应,用于加工成余甘果复合果酒可实现对余甘果原料的综合利用,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余甘果的生长周期短,不能四季供应的问题,提供一种余甘果复合果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余甘果复合果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料→分选→清洗→压碎→去核→硫处理→前发酵→分离→后发酵→陈酿→调配→过滤→灌装→封口→杀菌→冷却→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原料分选:选用成熟度高、新鲜的余甘果为原料,剔除霉烂果实;选择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损伤的乌榄果为原料;

②硫处理:往浆液中加入二氧化硫20毫克/千克,抑制杂菌生长;

③前发酵:在浆液中加入5%的酵母液,搅拌均匀,进入前发酵;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15天,每日搅动2次,为了使发酵后能够产生足够的酒度,根据原料的糖度,往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蔗糖;

④分离:当发酵液中的残糖降至0.1%时,进行压榨分离,将分离出的酒液转入后发酵容器中;

⑤后发酵: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25天,当酒液中的残糖降至0.05%时,即可分离出原酒;

⑥陈酿:用精制食用酒精调整原酒的酒精度达到20%,密封陈酿容器;贮存12个月,期间每隔3个月倒池一次;

⑦调配:经过陈酿期以后,对原酒进行调配,按酒度11%、酸度0.45%、糖度12%的要求调整成分,调配后对酒液进行一次精滤;

⑧灌装、封口:精滤后的酒液即可灌装,酒瓶预先清洗并消毒,装瓶后立即封口;

⑨杀菌、冷却:密封后的余甘果酒置于100℃的热水中保持1分钟,然后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外观清亮,澄清透明,味道纯净,具有乌榄果和余甘果特有的风味和香气。本产品热量低,脂肪少,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的作用,有利于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余甘果复合果酒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原料分选:选用成熟度高、新鲜的乌榄果为原料,剔除霉烂果实;选择果实横径为10-15mm,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损伤的余甘果为原料;

②硫处理:往浆液中加入二氧化硫50毫克/千克,抑制杂菌生长;

③前发酵:在浆液中加入10%的酵母液,搅拌均匀,进入前发酵;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8天,每日搅动两次,为了使发酵后能够产生足够的酒度,根据原料的糖度,往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白砂糖;加入一定量的冰糖;

④分离:当发酵液中的残糖降至1%时,进行压榨分离,将分离出的酒液转入后发酵容器中;

⑤后发酵: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28-30天,当酒液中的残糖降至0.2%以下时,即可分离出原酒;

⑥陈酿:用精制食用酒精调整原酒的酒精度达到20%以上,密封陈酿容器;贮存1年以上,期间每隔3个月倒池一次;

⑦调配:经过陈酿期以后,对原酒进行调配,按酒度16%-18%、酸度0.4%-0.5%、糖度15%-17%的要求调整成分,调配后对酒液进行一次精滤;

⑧灌装、封口:精滤后的酒液即可灌装,酒瓶预先清洗并消毒,装瓶后立即封口;

⑨杀菌、冷却:密封后的余甘果酒置于85℃的热水中保持25-30分钟,然后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实施例2:

一种余甘果复合果酒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原料分选:选用成熟度高、新鲜的乌榄果为原料,剔除霉烂果实;选择果实横径为35mm,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损伤的余甘果为原料;

②硫处理:往余甘果浆液中加入二氧化硫70毫克/千克,抑制杂菌生长;

③前发酵:在浆液中加入5%的酵母液,搅拌均匀,进入前发酵;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天,每日搅动4次,为了使发酵后能够产生足够的酒度,根据原料的糖度,往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麦芽糖;

④分离:当发酵液中的残糖降至0.6%时,进行压榨分离,将分离出的酒液转入后发酵容器中;

⑤后发酵: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22天,当酒液中的残糖降至0.1%以下时,即可分离出原酒;

⑥陈酿:用精制食用酒精调整原酒的酒精度达到20%以上,密封陈酿容器;贮存2年,期间每隔3个月倒池一次;

⑦调配:经过陈酿期以后,对原酒进行调配,按酒度18%-20%、酸度0.3%-0.6%、糖度10%-15%的要求调整成分,调配后对酒液进行一次精滤;

⑧灌装、封口:精滤后的酒液即可灌装,酒瓶预先清洗并消毒,装瓶后立即封口;

⑨杀菌、冷却:密封后的余甘果酒置于95℃的热水中保持10-15分钟,然后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果复合果酒的制作方法,属于饮料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原料→分选→清洗→压碎→去核→硫处理→前发酵→分离→后发酵→陈酿→调配→过滤→灌装→封口→杀菌→冷却→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外观清亮,澄清透明,味道纯净,具有乌榄果和余甘果特有的风味和香气。本产品热量低,脂肪少,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的作用,有利于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成;钟敏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智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6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