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575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体由于其软硬段比例的可调节性,可制备出不同性能和通途的聚氨酯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船舶、医疗设备、厂矿机械等工程领域。聚氨酯弹性体软段决定材料柔性和韧性,硬段决定材料强度和刚性,但软硬段间存在明显的相分离,因此常规方法和配方制备的纯聚氨酯材料其刚性相对较低,导热及热稳定性差,摩擦系数低但磨损量较高,需要对其改性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取用天然竹子或竹笋为原料,制备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热稳定性和减摩耐磨特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0~40份聚丙二醇,28~36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8~22份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20份生物基多孔碳,3~10偶联剂。

所述的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二醇分子量为200~10000。

所述的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基多孔碳为竹炭、竹笋碳的一种或两种,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0~3000m2/g。

所述的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将已脱水处理的聚丙二醇与生物基多孔碳800转/min机械搅拌10分钟,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00~110℃反应3-6小时,依次加入偶联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搅拌10~30秒后加压硫化,脱模即得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的聚氨酯复合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生物基多孔碳原料为天然竹子或竹笋,加工工艺简单,所得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为600~3000m2/g。填充改性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在多孔碳中形成网状交联结构,多孔碳相当于铆钉牢牢镶嵌在基体树脂中,起到缓冲和分散应力作用,成功制备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减摩耐磨性能。生物基多孔碳材料的填充质量百分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125%,断裂伸长率提高到454.01%,生物基多孔碳材料在聚氨酯基体中分散均匀,有效起到增韧增强效果;热失重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材料起始热分解温度提高15℃;25n载荷,对摩擦副为45#钢,表面粗糙度ra为0.16μm;表面硬度为hrc50-55下,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由1.58降低到1.19,磨损量由0.178降低到0.068。本发明得到了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物基多孔碳材料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3制备的复合材料磨痕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1份聚丙二醇,36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8份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份生物基多孔碳,3~10偶联剂。

聚丙二醇分子量为2000。

生物基多孔碳为竹碳,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500m2/g。

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将已脱水处理的聚丙二醇与生物基多孔碳800转/min机械搅拌10分钟,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00~110℃反应3-6小时,依次加入偶联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搅拌10~30秒后加压硫化,脱模即得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的聚氨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2:

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1份聚丙二醇,36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8份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份生物基多孔碳,3~10偶联剂。

聚丙二醇分子量为2000。

生物基多孔碳为竹碳,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500m2/g。

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将已脱水处理的聚丙二醇与生物基多孔碳800转/min机械搅拌10分钟,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00~110℃反应3-6小时,依次加入偶联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搅拌10~30秒后加压硫化,脱模即得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的聚氨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3:

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1份聚丙二醇,36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8份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5份生物基多孔碳,3~10偶联剂。

聚丙二醇分子量为2000。

生物基多孔碳为竹碳,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500m2/g。

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将已脱水处理的聚丙二醇与生物基多孔碳800转/min机械搅拌10分钟,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00~110℃反应3-6小时,依次加入偶联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搅拌10~30秒后加压硫化,脱模即得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的聚氨酯复合材料。

实施例的测试效果:

实施例1-3所得的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按照如下标准测试: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t1040-1992标准测试。

表1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力学性能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增韧增强效果明显,且生物基多孔碳起到显著的减摩耐磨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基多孔碳增强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0~40份聚丙二醇,28~36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8~25份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1~20份生物基多孔碳,3~10偶联剂。本发明涉及的生物基多孔碳材料取用天然竹子或竹笋为原料,制备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热稳定性和减摩耐磨特性,具有高的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费本华;张波;陈秀芳;钟明强;赵正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际竹藤中心;浙江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