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塑复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2905发布日期:2018-08-21 17:4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特别是一种竹塑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竹塑复合板材是由竹粉和树脂基体复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能实现竹粉的规模化利用,但竹塑复合板材的强度和韧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显著提高强度和韧性的竹塑复合板材。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竹塑复合板材,其改进之处在于:其配方质量份组成为:聚氯乙烯42份、竹粉16份、轻质活性碳酸钙26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0.8份、发泡稳定剂有机锡2份、聚乙烯蜡1.2份、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1.6份、氯化聚乙烯8份、纳米氧化锌2份、增强纤维4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粒径为30~50n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增强纤维为直径10~15um、长5~8mm的无碱玻璃纤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添加纳米氧化锌,一方面可以作为发泡的成核剂,有利于超细微孔的形成与均匀分布;同时可以利用其增强增韧作用,提高基体的强度和韧性。

2、增强纤维选用直径10~15um、长5~8mm的无碱玻璃纤维,可以穿透微孔,在微孔间起到桥梁作用,能承受并有效传递载荷,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竹塑复合板材,其配方质量份组成为:聚氯乙烯42份、竹粉16份、轻质活性碳酸钙26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0.8份、发泡稳定剂有机锡2份、聚乙烯蜡1.2份、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1.6份、氯化聚乙烯8份、纳米氧化锌2份、增强纤维4份;本实施例中,纳米氧化锌粒径为30~50nm;增强纤维为直径10~15um、长5~8mm的无碱玻璃纤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塑复合板材,其配方质量份组成为:聚氯乙烯42份、竹粉16份、轻质活性碳酸钙26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0.8份、发泡稳定剂有机锡2份、聚乙烯蜡1.2份、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1.6份、氯化聚乙烯8份、纳米氧化锌2份、增强纤维4份;进一步改进在于:纳米氧化锌粒径为30~50nm;增强纤维为直径10~15um、长5~8mm的无碱玻璃纤维。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强度和韧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冬平
技术研发日:2018.04.17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