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16557发布日期:2018-11-20 21:36阅读:1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动物抗病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原物的侵袭,表现为抗病或感病。动物疾病是影响现代畜禽业生产的大敌,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动物的健康,而且还给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动物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是动物健康威胁的首要防控对象。现代防疫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防治作用,但未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从长远来看,采用遗传学方法从遗传本质上提高动物对病原的抗性,加强免疫功能,开展抗病育种具有治本的功效,国外已有成功的先例。抗病育种还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以及作为研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诱人前景,正有力地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因此,动物抗病育种逐步成为动物育种家们关注的焦点。roberts等(1932)首先开始了抗病育种工作,试验结果表明抗白痢基因呈显性,证明了抗病育种的可行性,自此人们对动物抗病育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后来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的发展,使大部分传染病都通过预防接种得到了有效控制,抗病育种也曾在这段时间迟滞不前。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为动物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使人们开始重新重视对动物抗病育种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检测患病动物个体和抗病动物个体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差异,同时结合群体检测和差异显著性分析,如果患病动物和抗病动物相比存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增加或减少,就能初步判断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区段内的基因与抗病性有关,选出具有所需特征相关的动物进行育种。

进一步,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检测患病动物个体和抗病动物个体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差异的步骤具体步骤为:

(1)提取病例组织的dna作为待测样本,对照基因组dna来自cgh试剂盒;

(2)荧光标记待测和对照基因组dna,制备dna探针;

(3)将对照dna和患病动物dna等量混合后加入杂交体系,94℃变性,37℃0.5h,上样到oligo244k芯片上;

(4)荧光信号检测,数字图像分析,最后得出结果,即病例个体基因组中哪一条染色体的什么位置发生了拷贝数的扩增或丢失。

再进一步,所述的检测结果,建立检测基因拷贝数的方法或者依据此芯片检测,为位置种群按照所需拷贝进行选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相比传统的表型选择育种,本方法具有进展快、成本低、易于控制,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也具有更好的操作性,简单方便。即使用攻毒实验或者自然感染后进行临床检测即可筛选出抗病性个体,在不需要后裔测定的条件下就可以进行选择,后代只需验证即可完成抗病育种的关键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检测患病动物群体和抗病动物群体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差异,如果患病动物和抗病动物相比存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增加或减少,结合统计分析,就能初步判断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区段内的基因与抗病性有关,选出具有所需特征相关的动物进行育种。

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检测患病动物群体和抗病动物群体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差异的步骤具体步骤为:

(1)提取病例组织的dna作为待测样本,对照基因组dna来自cgh试剂盒;

(2)荧光标记待测和对照基因组dna,制备dna探针;

(3)将对照dna和患病动物dna等量混合后加入杂交体系,94℃变性,37℃0.5h,上样到oligo244k芯片上;

(4)荧光信号检测,数字图像分析,最后得出结果,即病例个体基因组中哪一条染色体的什么位置发生了相对参照个体基因拷贝数的增加或减少。

建立检测基因拷贝数的方法或者依据此芯片检测,为位置种群按照所需拷贝进行选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属于动物抗病育种技术领域,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检测患病动物个体和抗病动物个体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差异,如果患病动物和抗病动物相比存在基因组拷贝数的增加或减少,就能初步判断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区段内的基因与抗病性有关,选出具有所需特征相关的动物进行育种。本发明筛选动物抗病育种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石国庆;万鹏程;代蓉;管峰;甘尚泉;杨永林;倪建宏;杨杰;李良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农垦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6.09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