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2911发布日期:2018-12-08 06:4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淀粉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是我国重要的低投入、高产出、耐干旱、耐瘠簿、多用途即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红薯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淀粉、vc、vb1、vb2、ve、胡萝卜素、食用纤维和多种氨基酸(尤其米面中稀少的赖氨酸很丰富)外,还含有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粘液蛋白、脱氢表雄酮、准女性激素和硒等物质。红薯营养平衡、齐全,营养价值不低于米、面,鲜薯在人们食结构中的地位又重新引起重视。近几年来,我国淀粉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红薯淀粉供不应求。

现有技术中,红薯淀粉加工工艺的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清洗→碎解→筛分→除沙→沉淀(或浓缩)→脱水→烘干→风冷包装,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相对较不稳定,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水源,而且产生废水和废渣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优质的淀粉含量高的红皮白瓤新鲜红薯,将红薯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待红薯表面的淤泥砂砾松散后,用毛刷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得干净红薯备用;

(2)、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加入磨浆机进行破碎、磨浆工艺处理,得红薯浆,控制磨浆的粒度为20-50目,将制得的红薯浆和水按1:2.5-3.5混合搅拌至均匀,得红薯浆液备用;

(3)、将步骤(2)制得的红薯浆液通过50-60目过滤筛进行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通过90-100目过滤筛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筛上物收集,并添加至步骤(2)进行二次破碎、磨浆工艺处理;

(4)、将步骤(3)第二次所得的滤液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工艺处理,沉淀后的滤液会分离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清液层,中层为淀粉层,下层为废渣层,将清液层滤出返回前述步骤,用于对红薯的浸泡、清洗和制备红薯浆液,将淀粉层进行脱水烘干既得淀粉成品,将废渣与步骤(1)产生的废水、废渣、泥沙通过废水池的发酵处理后变为灌溉水、沉淀淤泥返田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点,并对淀粉加工过程的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加工成本,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优质的淀粉含量高的红皮白瓤新鲜红薯,将红薯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0分钟,待红薯表面的淤泥砂砾松散后,用毛刷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得干净红薯备用;

(2)、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加入磨浆机进行破碎、磨浆工艺处理,得红薯浆,控制磨浆的粒度为20目,将制得的红薯浆和水按1:2.5混合搅拌至均匀,得红薯浆液备用;

(3)、将步骤(2)制得的红薯浆液通过50目过滤筛进行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通过90目过滤筛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筛上物收集,并添加至步骤(2)进行二次破碎、磨浆工艺处理;

(4)、将步骤(3)第二次所得的滤液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工艺处理,沉淀后的滤液会分离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清液层,中层为淀粉层,下层为废渣层,将清液层滤出返回前述步骤,用于对红薯的浸泡、清洗和制备红薯浆液,将淀粉层进行脱水烘干既得淀粉成品,将废渣与步骤(1)产生的废水、废渣、泥沙通过废水池的发酵处理后变为灌溉水、沉淀淤泥返田使用。

实施例2:

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优质的淀粉含量高的红皮白瓤新鲜红薯,将红薯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5分钟,待红薯表面的淤泥砂砾松散后,用毛刷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得干净红薯备用;

(2)、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加入磨浆机进行破碎、磨浆工艺处理,得红薯浆,控制磨浆的粒度为35目,将制得的红薯浆和水按1:3混合搅拌至均匀,得红薯浆液备用;

(3)、将步骤(2)制得的红薯浆液通过50目过滤筛进行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通过90目过滤筛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筛上物收集,并添加至步骤(2)进行二次破碎、磨浆工艺处理;

(4)、将步骤(3)第二次所得的滤液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工艺处理,沉淀后的滤液会分离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清液层,中层为淀粉层,下层为废渣层,将清液层滤出返回前述步骤,用于对红薯的浸泡、清洗和制备红薯浆液,将淀粉层进行脱水烘干既得淀粉成品,将废渣与步骤(1)产生的废水、废渣、泥沙通过废水池的发酵处理后变为灌溉水、沉淀淤泥返田使用。

实施例3:

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优质的淀粉含量高的红皮白瓤新鲜红薯,将红薯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30分钟,待红薯表面的淤泥砂砾松散后,用毛刷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得干净红薯备用;

(2)、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加入磨浆机进行破碎、磨浆工艺处理,得红薯浆,控制磨浆的粒度为50目,将制得的红薯浆和水按1:3.5混合搅拌至均匀,得红薯浆液备用;

(3)、将步骤(2)制得的红薯浆液通过60目过滤筛进行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通过100目过滤筛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筛上物收集,并添加至步骤(2)进行二次破碎、磨浆工艺处理;

(4)、将步骤(3)第二次所得的滤液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工艺处理,沉淀后的滤液会分离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清液层,中层为淀粉层,下层为废渣层,将清液层滤出返回前述步骤,用于对红薯的浸泡、清洗和制备红薯浆液,将淀粉层进行脱水烘干既得淀粉成品,将废渣与步骤(1)产生的废水、废渣、泥沙通过废水池的发酵处理后变为灌溉水、沉淀淤泥返田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淀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优质的新鲜红薯清洗干净;(2)、将清洗干净的红薯加入磨浆机进行破碎、磨浆工艺处理;(3)、将步骤(2)制得的红薯浆液通过50‑60目过滤筛进行第一次过滤,将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通过90‑100目过滤筛进行第二次过滤;(4)、将步骤(3)第二次所得的滤液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工艺处理,将清液层滤出返回前述步骤重复使用,将淀粉层进行脱水烘干既得淀粉成品,将废渣与步骤(1)产生的废水、废渣经废水池的发酵处理后返田使用。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点,并对淀粉加工过程的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加工成本,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潘其军;潘思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佳康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31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