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4247发布日期:2018-12-28 20:2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障碍扶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



背景技术:

无障碍扶手一般给处于术后恢复、残疾人、老人使用,因此要求其表面有弹性、光滑、耐用且抗菌,因而其材料均是采用塑料制品制成,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料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具体地说,塑料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可以塑制成一定形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现有技术中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材料采用的塑料制品通常都为单材料添加其他组分添加剂组成,功效比较单一,使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和pvc共混塑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成:

abs塑料35-45%

pvc塑料35-40%

耐高温剂8-12%

抗冲击改质剂5-8%

增韧剂1.5-3%

填充剂1.5-4%

偶联剂1-1.5%

硬脂酸锌8-15%。

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高温剂为聚酰亚胺。

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抗冲击改质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韧剂为聚甲醛增韧剂。

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剂为粉末纤维素。

上述的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制的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采用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具有耐热性好、热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成本低及质量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和pvc共混塑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成:

abs塑料35-45%

pvc塑料35-40%

耐高温剂8-12%

抗冲击改质剂5-8%

增韧剂1.5-3%

填充剂1.5-4%

偶联剂1-1.5%

硬脂酸锌8-15%。

其中,耐高温剂为聚酰亚胺,抗冲击改质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增韧剂为聚甲醛增韧剂,填充剂为粉末纤维素,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

实施例一: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abs塑料35%

pvc塑料35%

聚酰亚胺8%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

聚甲醛增韧剂1.5%

粉末纤维素1.5%

硅烷偶联剂kh-5601%

硬脂酸锌13%。

实施例二: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abs塑料40%

pvc塑料40%

聚酰亚胺5%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

聚甲醛增韧剂1.5%

粉末纤维素1.5%

硅烷偶联剂kh-5601%

硬脂酸锌8%。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和PVC共混塑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成:ABS塑料35‑45%、PVC塑料35‑40%、耐高温剂8‑12%、抗冲击改质剂5‑8%、增韧剂1.5‑3%、填充剂1.5‑4%、偶联剂、1‑1.5%、硬脂酸8‑15%,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制的一种用于制作无障碍扶手的ABS和PVC共混塑料采用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具有耐热性好、热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成本低及质量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安市永久亮无障碍设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1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