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9899发布日期:2019-08-24 09:4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变性淀粉生产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变性淀粉行业中,各种变性淀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其质量良莠不齐,在使用上给广大浪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究其原因,无法找到一种适应性、安全性、稳定性、环保性及可靠性方面有巨大优势的原料。

近年来,研究发现,豌豆淀粉所具有的性质(包括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微量元素等成分)非常适合生产变性淀粉,且其本身性质给应用带来了很多便利,如豌豆变性淀粉成膜性能超强,豌豆变性淀粉膜光滑度及透明度优良,非常适宜生产淀粉空心胶囊。

基于此种情况,利用豌豆淀粉生产具有稳定、健康、环保的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已成为当前的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截止目前还没有该产品研发成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使用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一种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及制备方法,达到淀粉产品性能稳定、安全、环保、可靠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所述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按重量份数由如下成份组成:豌豆淀粉90-100份,氢氧化钠35-45份,86%异丙醇400-600份,环氧丙烷25-35份,氯乙酸30-35份,磷酸20-25份。

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①、在恒温搅拌反应釜中,将豌豆淀粉按比例分散于86%异丙醇溶液中,升温至40℃,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钠,40℃恒温搅拌1.5-2.0小时;

②、按比例向反应釜中加入环氧丙烷,加热至45℃,恒温、搅拌1.5-2.0小时;

③、按比例向反应釜中加入氯乙酸,45℃恒温、搅拌1.5-2.5小时;

④、按比例向反应釜中加入磷酸,调节体系ph值为7,用离心机分离固液体系,用86%异丙醇洗涤三遍后烘干得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

本发明首次使用并实现了豌豆淀粉生产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其配方和制备方法简单、科学、合理,生产制备的变性淀粉强度、韧性、光泽度及透明度等物理特性好,淀粉使用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及可靠性优良,尤其能满足和适合空心胶囊生产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所述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按重量份数由如下成份组成:豌豆淀粉90-100份,氢氧化钠35-45份,86%异丙醇400-600份,环氧丙烷25-35份,氯乙酸30-35份,磷酸20-25份。

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①、在恒温搅拌反应釜中,将豌豆淀粉按比例分散于86%异丙醇溶液中,升温至40℃,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钠,40℃恒温搅拌1.5-2.0小时;

②、按比例向反应釜中加入环氧丙烷,加热至45℃,恒温、搅拌1.5-2.0小时;

③、按比例向反应釜中加入氯乙酸,45℃恒温、搅拌1.5-2.5小时;

④、按比例向反应釜中加入磷酸,调节体系ph值为7,用离心机分离固液体系,用86%异丙醇洗涤三遍后烘干得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及制备方法属于变性淀粉生产技术;所述淀粉按重量份数由90‑100份的豌豆淀粉、35‑45份的氢氧化钠、400‑600份的86%异丙醇、25‑35份的环氧丙烷、30‑35份的氯乙酸、20‑25份的磷酸配伍组成,通过反应釜中的混合、加热、恒温、搅拌及固液分离、洗涤得到产品;本发明使用并实现了豌豆淀粉生产豌豆羟丙基羧甲基淀粉,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科学、合理,变性淀粉产品强度、韧性、光泽度及透明度等物理特性好,产品使用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优良,尤其能满足和适应空心胶囊生产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蔺菲;于淼;王冰;蔺保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坤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19.0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