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赏型猴头菇保健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28665发布日期:2020-08-21 14:51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观赏型猴头菇保健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型猴头菇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并提供一种猴头菇可食用固体培养基,属于保健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属于担子菌纲猴菇目猴菇科猴菇属,子实体圆而厚,布满针状菌刺,常悬挂在树上,远望似猴子头部,故而得名猴头菇。具有一定观赏性。猴头菇作为药食两用的真菌,含有多糖类、多肽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以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猴头菇有“素中荤”之称,其性平味甘,入胃经,利五脏,有利于消化,且有提神健脑的功效,在抗溃疡和炎症,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抑菌,保肝,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猴头菇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以锯末和棉子壳代替段木为主的袋装培养。对猴头菇的消费,仍主要停留在对子实体鲜品和干品的食用方面。相关保健产品的生产也是少量成分添加,且添加猴头菇的质量和数量无法辨识。

酒作为一种良好的溶媒,能够析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从而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浸出速度和效果。但是常规保健酒都是在酒中加入各种中药材加工配制而成,观赏性不高,且不易辨别里面的添加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猴头菇药酒观赏性不足,难以直观鉴别猴头菇的质量和数量,本发明提供一种观赏性猴头菇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并提供一种无污染可食用不泡散的酒中猴头菇培养基。

一种观赏型猴头菇保健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固体培养基,猴头菇,白酒。

其中,所述的固体培养基,由以下原料制备:大米70-80%,小麦3-7%,糯米10-15%,玉米粉5-10%,蝉蛹5-10个。

其中,所述的猴头菇为经过液体发酵的菌丝猴头菇。

其中,所述的保健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液体发酵猴头菇菌丝:将猴头菇接种至液体发酵培养基,20℃的恒温摇床中,150r/min培养7-10d,得猴头菇菌丝液体发酵液;

(2)接种发酵液至固体培养基:每罐40-60固体培养基,再将30-60ml猴头菇菌丝液体发酵液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上,恒温18℃,湿度75-90%,培养4-6weeks,长出子实体;

(3)将白酒倒入罐中,完全浸没猴头菇。

其中,所述的液体发酵培养液由以下方法制备:

制备:马铃薯去皮,切块,加入蝉蛹,加水煮沸半小时,过滤,去残渣,加入葡萄糖溶解,定容至1000ml,分装,121℃灭菌20分钟以上;

发酵:20℃的恒温摇床中,150r/min培养7-10d。

其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液由如下原料制备:马铃薯200-300g,蝉蛹2-4个,葡萄糖15-25g,vb10.01-0.02g。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观赏型的猴头菇培养基。培养基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其成分不污染酒体,不被泡散,原料采用可食用性原料制备。

猴头菇通过基质在酒体中缓慢生长,长久提供有益成分浸出至酒体。同时,活着的猴头菇不会被酒体泡散。

更多的,活着的猴头菇浸出的有益成分和现有技术中直接浸泡在药酒中封存的猴头菇浸出的有益成分是不同的。

本发明有益效果

(1)猴头菇罐中养殖,且培养基安全可食用;

(2)泡酒后,猴头菇仍能继续生长;

(3)泡在酒中的猴头菇有生长中活性成分析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固体培养基不接种猴头菇,直接浸泡酒中,30天后效果,酒体澄清透亮,没有被污染;

图2-4依次为固体培养基接种猴头菇后0天,30天,60天。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准备培养基:

液体发酵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蝉蛹3个,vb10.002%

具体操作: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加入蝉蛹,加水800ml,煮沸半小时,过滤。去残渣,加入葡萄糖溶解,定容至1000ml。分装,121℃灭菌20分钟。

固体观赏培养基:每个养殖罐中,固体培养基40g,其中大米75%,小麦5%,糯米12.5%,玉米粉7.5%,蝉蛹5个。另添加液体培养基60ml,其中马铃薯15%,葡萄糖2.5%,酵母粉0.3%,vb10.002%。121℃灭菌20分钟。

以上培养基配方中的成分皆为食品级。

液体发酵猴头菇菌丝:猴头菇(zy527),20℃的恒温摇床中,150r/min培养7-10d。

接种发酵液至固体观赏培养基,约30ml/罐。恒温恒湿培养箱18℃,湿度75%~90%,培养4-6w。长出子实体。

直接将纯粮食白酒倒入培养罐中,完全浸泡猴头菇。

对比例1(空白对照组)

将固体培养基直接浸泡在酒中。

对实施例1不同时间(30天和60天),对比例1(60天)进行取样,进行营养分析,结果如下表:



技术特征:

1.一种观赏型猴头菇保健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固体培养基,猴头菇,白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培养基,由以下原料制备:大米70-80%,小麦3-7%,糯米10-15%,玉米粉5-10%,蝉蛹5-1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猴头菇为经过液体发酵的菌丝猴头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液体发酵猴头菇菌丝:将猴头菇接种至液体发酵培养基,20℃的恒温摇床中,150r/min培养7-10d,得猴头菇菌丝液体发酵液;

(2)接种发酵液至固体培养基:每罐40-60固体培养基,再将30-60ml猴头菇菌丝液体发酵液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上,恒温18℃,湿度75-90%,培养4-6weeks,长出子实体;

(3)将白酒倒入罐中,完全浸没猴头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发酵培养液由以下方法制备:

制备:马铃薯去皮,切块,加入蝉蛹,加水煮沸半小时,过滤,去残渣,加入葡萄糖溶解,定容至1000ml,分装,121℃灭菌20分钟以上;

发酵:20℃的恒温摇床中,150r/min培养7-10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健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发酵培养液由如下原料制备:马铃薯200-300g,蝉蛹2-4个,葡萄糖15-25g,vb10.01-0.02g。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观赏型猴头菇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具体的猴头菇通过液体发酵,菌丝接种至可食用无污染的固体培养基,用酒完全浸泡,本发明提供的猴头菇保健酒能够具备观赏价值(能清晰辨别猴头菇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能提供不同于直接浸泡药材的常规药酒的营养。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张杨;刘彦君;王欣;安晓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枣庄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