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

文档序号:26051356发布日期:2021-07-27 15:2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组织、皮肤、胶体、树叶等微生物固体培养基打孔取样器。



背景技术:

打孔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农学、生物学等微生物培养实验中的工具,目前有关于在培养皿上接菌的相关试验中,常见做法是用解剖刀的简单切割或者镊子移取将菌接到新的培养皿上,这一过程容易在操作中引起杂菌污染,影响接菌效果,由于打孔不好会出现打孔深浅不一、胶孔边缘破损以及底部不平整甚至是被打穿的情况,从而造成待测物质在胶块中的不均匀扩散,直接导致后期的抑菌圈形态不规则;同时目前采用的滤纸片法虽然应用较多,但由于纸片上药剂扩散速度不同,会有一定实验误差,影响实验进展。

取样器是一种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和法医科学的实验工具,目前市场有关取样器种类多样,进口miltex打孔器虽然有准确安全取样,独立包装安全等优点,但该取样器不能更换打孔取样头,不同孔径取样需要不同孔径取样器。目前实验室和市场上的打孔取样器虽然大多都可以解决打孔和推出所取样的问题,但是很多取样器都不适用于灭菌,使培养基打孔达到无菌操作,这样会影响实验抑菌圈的形态,带来实验误差,影响后续实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适用于在培养皿上进行接菌工作的打孔器,以及用于解剖学和法医科学的取样器,可重复利用并减少污染,可节省打孔接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实现一器多用的高效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取样器由外管、内管、复位弹簧、清除按钮和打孔取样头连接组成;所述外管内部设有上端固定片和下端固定片,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上端固定片与下端固定片之间,所述内管上端穿出所述上端固定片,所述内管顶部连接设有清除按钮,所述内管下端与下端固定片固定连接且相通,所述内管内部设有上限位隔板和下限位隔板,所述上限位隔板与下限位隔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下限位隔板的底部连接设有清除推料柱,所述下端固定片底部连接设有回旋扣,所述打孔取样头顶部外壁上设有扣孔,所述打孔取样头底部连接设有切断丝,所述切断丝上方的内壁上连接设有取样回勾,所述打孔取样头通过回旋扣和扣孔与外管相连接。

所述外管顶部连接设有手柄。

所述切段丝与取样回勾呈十字型对角设置。

所述打孔取样头的底部孔径为1.0mm~3.0mm。

所述清除推料柱底部伸出于下端固定片,清除推料柱为u型。

所述外管外部和清除按钮外部均设有防滑纹理。

所述上限位隔板和下限位隔板上均设有排气孔。

所述上端固定片外侧设有手柄,手柄上设有防滑纹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结构上由外管、内管、复位弹簧、清除按钮和打孔取样头连接组成,通过与外管连接的可更换打孔头在固体培养基和样品中进行取样操作,取完样后通过内管使打孔头里残余琼脂培养基和样品推出,根据不同打孔取样要求,通过换取不同孔径打孔头打孔,当放开清除按钮时内管内的复位弹簧在弹力作用下,清除推料柱向上运动完成复位,以便于下次操作,大大节省打孔接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可更换打孔头是钛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可以进行灭菌,减少污染,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同时大大减少实验室成本,实现一器多用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打孔取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清除按钮1、内管2、复位弹簧3、上限位隔板4、下限位隔板5、清除推料柱6、外管7、回扣8、手柄9、打孔取样头10、连接切断丝11、取样回勾12、上端固定片13、下端固定片14、扣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打孔取样器由外管7、内管2、复位弹簧3、清除按钮1和打孔取样头10连接组成;外管7内部设有上端固定片13和下端固定片14,内管2设置在上端固定片13与下端固定片14之间,内管2上端穿出上端固定片13,内管2顶部连接设有清除按钮1,内管2下端与下端固定片14固定连接且相通,内管2内部设有上限位隔板4和下限位隔板5,上限位隔板4与下限位隔板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下限位隔板5的底部连接设有清除推料柱6,下端固定片14底部连接设有回扣8,打孔取样头10顶部外壁上设有扣孔15,打孔取样头10底部连接设有切断丝11,切断丝上方的内壁上连接设有取样回勾12,打孔取样头通过回扣8和扣孔15与外管7相连接。

如图1-2所示,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外管7顶部连接设有手柄9;切段丝11与取样回勾12呈十字型对角设置;打孔取样头10的底部孔径为1.0mm~3.0mm;清除推料柱6底部伸出于下端固定片14,清除推料柱6为u型;外管7外部和清除按钮1外部均设有防滑纹理;上限位隔板4和下限位隔板5上均设有排气孔;上端固定片13外侧设有手柄9,手柄9上设有防滑纹理。

如图1-2所示,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培养基打孔取样器的外管主体为一条横截面为圆形的硬质外管,硬质外管采用pe材质且设有防滑纹理,硬质外管的内部有硬质内管,硬质内管采用铝合金或钛合金材质,硬质内管内部设有可沿硬质内管轴方向运动的清除柱,该清除柱为u型且横截面大小与内管横截面的大小相等。清除推料柱和清除按钮相连,清除按钮上有防滑纹理,防止按下时打滑。硬质外管上端有防脱落手柄,手柄相平面有内管上端固定片,固定片设有气孔,避免长时间使用有空气影响按压。内管有复位弹簧,当松下按钮时自动弹回,操作方便,提高实验效率。弹簧上下限位隔板有效防止按压过度,外管底部设有外管帽,不仅可以防止打孔取样器的污染,而且可以防止器材损耗。打孔取样头为可更换打孔头,打孔头采用硬质不锈钢或钛合金,打孔头上端较厚,可以保证回扣的固定,打孔头无需手持可直接在打孔头盒内更换,打孔头底部设有对角连接切段丝和取样回勾,连接切段丝应不阻挡清除柱的向下推料,取样回勾的回勾朝向内管上端,打孔头孔径有1.0mm、1.5mm、2.0mm、3.0mm的可更换打孔头,打孔头可直接进行高温灭菌。使用过程:手握外管,首先取下外管帽,再取出灭菌后的打孔头,将打孔取样器90°插入打孔头后逆时针转动,锁扣住打孔头。再将打孔头垂直90°插入固体培养基或需取样样品,此时,打孔头的连接切断丝会将培养基或样品迅速切断且卡在打孔头中,固体培养基或样品被打孔头切除一个圆饼型,打孔取样后垂直拔出打孔取样器,通过按动清除按钮使清除柱向下运动,使得清除柱将残留在打孔头里残余培养基或样品挤出。用完后,取下打孔头放入打孔头盒内,单独存放。最后盖上外管帽。该清除柱可以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回弹复位。该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可以重新进行下一次打孔取样操作。该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可以保证切出的固体培养基和样品不停留在培养平板上,也不镶嵌在打孔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取样器由外管(7)、内管(2)、复位弹簧(3)、清除按钮(1)和打孔取样头(10)连接组成;所述外管(7)内部设有上端固定片(13)和下端固定片(14),所述内管(2)设置在所述上端固定片(13)与下端固定片(14)之间,所述内管(2)上端穿出所述上端固定片(13),所述内管(2)顶部连接设有清除按钮(1),所述内管(2)下端与下端固定片(14)固定连接且相通,所述内管(2)内部设有上限位隔板(4)和下限位隔板(5),所述上限位隔板(4)与下限位隔板(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所述下限位隔板(5)的底部连接设有清除推料柱(6),所述下端固定片(14)底部连接设有回扣(8),所述打孔取样头(10)顶部外壁上设有扣孔(15),所述打孔取样头(10)底部连接设有切断丝(11),所述切断丝上方的内壁上连接设有取样回勾(12),所述打孔取样头通过回扣(8)和扣孔(15)与外管(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7)顶部连接设有手柄(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段丝(11)与取样回勾(12)呈十字型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取样头(10)的底部孔径为1.0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推料柱(6)底部伸出于下端固定片(14),清除推料柱(6)为u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7)外部和清除按钮(1)外部均设有防滑纹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隔板(4)和下限位隔板(5)上均设有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固定片(13)外侧设有手柄(9),手柄(9)上设有防滑纹理。


技术总结
一种培养基打孔取样器,属于微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结构上由外管、内管、复位弹簧、清除按钮和打孔取样头连接组成,通过与外管连接的可更换打孔头在固体培养基和样品中进行取样操作,取完样后通过内管使打孔头里残余琼脂培养基和样品推出,根据不同打孔取样要求,通过换取不同孔径打孔头打孔,当放开清除按钮时内管内的复位弹簧在弹力作用下,清除推料柱向上运动完成复位,以便于下次操作,大大节省打孔接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可更换打孔头是钛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可以进行灭菌,减少污染,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同时大大减少实验室成本,实现一器多用的高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晨;杨生妹;石强;王明;顾明慧;范瑞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