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36286发布日期:2023-05-24 22:2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黄体酮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尤其是涉及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黄体酮又称孕酮激素、黄体激素,是卵巢黄体分泌的天然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分泌转化、蜕膜化过程、维持性周期及保持妊娠等起到重要作用,临床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女用甾体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于月经失调、黄体功能不足等疾病的治疗。同时,黄体酮还是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前体药物,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可以合成很多甾体激素药物,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2、以双降醇为原料,通过氧化21位羟基得到醛,再通过氧化重排得到黄体酮,如下所示:

3、

4、该方法步骤短,但在第二步反应时使用了氧气或空气,原料在带有夹套的釜式搅拌反应器内进行间歇式反应,由于反应的需要,气体由釜底进入反应釜并以鼓泡的形式与原料反应。这种釜式搅拌、鼓泡、间歇反应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如下不利后果:

5、由于氧气或空气通过鼓泡方式进入反应体系,且在反应溶液中不溶解,导致氧气在反应溶液中的分散性极差,进而影响反应速率。空气参与反应时间长达14h;而氧气参与反应时约需4~5小时。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原料不断转化为黄体酮,黄体酮溶解在反应溶液中,而溶液状态下的黄体酮在此反应条件下是不稳定的,易发生各种副反应,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生成的副产物越多,因此反应摩尔收率较低,反应产物杂质含量高、产品质量差,增加了后处理成本。

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a)将化合物2、催化剂和有机碱加入有机溶剂中,制成反应原料液;

4、(b)将含氧气体和所述步骤(a)中的反应原料液分别各自以一定的流速通入微通道反应器反应,得到化合物3黄体酮;反应式如下:

5、

6、本发明使用康宁微通道反应器,型号:康宁微通道g1反应器,材质:碳化硅材质。微通道反应器包含多个反应模块,每个反应模块的体积约为8.2ml。可以根据反应进程来选择反应模块的具体模块数。

7、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8、(a)将化合物2、催化剂和有机碱加入有机溶剂中,制成反应原料液;

9、(b)将含氧气体和所述步骤(a)中的反应原料液分别各自以一定的流速通入微通道反应器的第1反应模块中混合并反应,继续依次通入若干个串联的反应模块中反应,得到化合物3黄体酮。

10、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a)中的反应原料液进入微通道反应器之前,用含氧气体以一定的流速通入反应模块内进行置换。

11、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由铜盐和配体络合得到,所述铜盐选自醋酸铜、草酸铜、乙酰基丙酮铜、丙酸铜、磷酸铜或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配体选自2,2′-联吡啶、4,4′-联吡啶、三苯基膦、1,10- 邻二氮杂菲或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2、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碱选自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 (dbu)、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 (dabco)、吡啶、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dbn)或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3、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醇类溶剂、酮类溶剂或dmf。

14、进一步的,所述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或异丙醇;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

15、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原料液的流速为1-20ml/min;所述含氧气体流速为0.5-2l/min。

16、在本发明中,反应原料液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流速例如可以为 1ml/min、1.2ml/min、2.2ml/min、2.5ml/min、3ml/min、4.4ml/min、 4.9ml/min、5.1ml/min、5.7ml/min、6.6ml/min、6.8ml/min、7ml/min、 8ml/min、9.2ml/min、10.3ml/min、11ml/min、12ml/min、13.7ml/min、14ml/min、15ml/min、16ml/min、17ml/min、18ml/min、 19.7ml/min或20ml/min;氧气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流速为0.5l/min、 0.6l/min、0.7l/min、0.8l/min、0.9l/min、1l/min、1.1l/min、1.2l/min、 1.3l/min、1.4l/min、1.5l/min、1.6l/min、1.7l/min、1.8l/min、1.9l/min 或2l/min。

17、进一步的,所述依次串联的若干个反应模块为2-19个。

18、在本发明中,依次串联的反应模块典型单非限制性的个数例如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 12个、13个、14个、15个、16个、17个、18个或19个。

19、进一步的,所述含氧气体为氧气或空气。

20、进一步的,所述含氧气体为氧气。

21、进一步的,所述化合物2与铜盐的摩尔比为1∶(0.02-0.1);

22、所述化合物2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0.02-0.1);

23、所述化合物2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0.9-2);

24、所述化合物2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0-20)。

25、进一步的,每个反应模块均设置有外部换热器,设置外部换热器的温度为20~50℃。

26、在本发明中,反应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温度例如可以为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或50℃。

27、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模块为心型结构或管状结构。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间歇式反应制备黄体酮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黄体酮的方法,通过该装置可实现含氧气体与反应原料液的高效混合,使得反应速率显著提升,反应周期大大缩短,设备安全系数高,所制得的黄体酮产物杂质低、收率高,降低了后处理成本。本发明与原规模化生产相比,设备占地小、生产过程高效、安全保障高、环境更友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的反应原料液进入微通道反应器之前,用含氧气体以一定的流速通入反应模块内进行置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由铜盐和配体络合得到,所述铜盐选自醋酸铜、草酸铜、乙酰基丙酮铜、丙酸铜、磷酸铜或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配体选自2,2′-联吡啶、4,4′-联吡啶、三苯基膦、1,10-邻二氮杂菲或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原料液的流速为1-20ml/min;所述含氧气体流速为0.5-2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任一项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串联的若干个反应模块为2-19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气体为氧气或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3、5或7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与铜盐的摩尔比为1∶(0.02-0.1);

9.根据权利要求2、3、5或7任一项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反应模块均设置有外部换热器,设置外部换热器的温度为20~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模块为心型结构或管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黄体酮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化合物2、催化剂和有机碱加入有机溶剂中,制成反应原料液;(b)将含氧气体和所述步骤(a)中的反应原料液分别各自以一定的流速通入微通道反应器反应,得到化合物3黄体酮。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间歇式反应制备黄体酮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黄体酮的方法,通过该装置可实现含氧气体与反应原料液的高效混合,使得反应速率显著提升,反应周期大大缩短,设备安全系数高,所制得的黄体酮产物杂质低、收率高。本发明与原规模化生产相比,设备占地小、生产过程高效、安全保障高、环境更友好。

技术研发人员:郭朋朋,张彦巧,王亚江,杨娣,袁翠翠,刘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药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