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3757344发布日期:2023-04-18 16:0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更具体的说是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及其在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平菇菌丝耐高铵胁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平菇(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喜爱,2020年总产量达682.96万吨,是位居我国第三的食用菌栽培种。平菇是以玉米芯等秸秆资源为主要种植原料,我国黄淮海地区因秸秆资源丰富而成为平菇主产区。发酵料是以玉米芯、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麸皮、尿素等为辅助原料,经微生物好氧发酵后制成。微生物在发酵料制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影响有机物的降解,而有机物的降解决定了发酵的成熟度。发酵结束后,这些微生物依然存在于发酵料中,与平菇相伴而生并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作用。

2、与熟料栽培相比,发酵料栽培平菇模式不需要高温灭菌及无菌接种环节,节本节能、环境友好,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且产量和质量与熟料栽培相当,因而被河南省农业和环保部门列为主推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发酵料制备过程中,原料中含有的蛋白质、尿素、核酸等含氮物质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生成大量的铵。通过原料粒径的控制、合理的配方、规范的建堆和翻堆能够有效降低发酵料中的铵浓度。但在传统农业式生产模式下,分散的种植方式无法实现发酵料的工程化标准化制备,尿素、磷肥随意添加,粒径、堆高、翻堆随意进行,导致发酵料铵含量甚至超过0.5%,严重超过平菇菌丝最大承受浓度0.25%。高浓度铵不仅会抑制平菇菌丝生长,而且有利于其真菌竞争对手(如木霉)和寄生虫的发生,导致平菇发菌质量差、菌袋污染,严重影响菇农收益。高铵危害已经成为限制平菇发酵料栽培模式推广的关键问题。

3、因此,提供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及其在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平菇菌丝耐高铵胁迫中的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及其在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平菇菌丝耐高铵胁迫中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株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pc18,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5038,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2年06月09日,分类命名为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

4、进一步,所述的一株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在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平菇菌丝耐高铵胁迫中的应用。

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及其在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平菇菌丝耐高铵胁迫中的应用,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能够显著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提高平菇菌丝的耐高铵性,对平菇发酵料栽培模式的推广和产业清洁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技术特征:

1.一株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pc18,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3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在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平菇菌丝耐高铵胁迫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5038。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在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平菇菌丝耐高铵胁迫中的应用,台湾假黄单胞菌PC18能够显著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提高平菇菌丝的耐高铵性,对平菇发酵料栽培模式的推广和产业清洁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芹,孔维丽,崔筱,张坐方,胡素娟,张玉亭,吴杰,牛森园,张俊杰,王彦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