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应用

文档序号:33788961发布日期:2023-04-19 05:3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具体涉及适合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应用。


背景技术:

1、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当今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现行的干细胞培养基体系有以下几种:胎牛血清培养基、血小板裂解物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其中胎牛血清培养基成分不明,不同批次之间有差异,其为动物源性,可能携带致病因子。血小板裂解物培养基可能导致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同时携带人类疾病传播风险。而无血清培养基具有其成分明确,不含异源动物成分,化学成分限定等特点。有研究结果表明无血清培养基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或避免含血清或血小板裂解物培养基所带来的上述缺陷,而且也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同时细胞的一致性以及稳定性大大提高。因此无血清培养基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具体优点如下:(1)成分明确;(2)避免血清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血清源性污染;(3)避免血清组分对实验研究的影响;(4)有利于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化;(5)培养临床应用细胞的最佳选择。

2、但目前市售的无血清培养基成分由于商业原因均处于保密状态,并不清楚其具体成分,不利于用于细胞治疗的细胞培养。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者证实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均可以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大规模培养。同时脐带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具有更强的血管再生能力。另有研究表明与无血清培养基相比,用含血清的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escs)的单细胞培养,escs的基因表达、dna甲基化均产生变化,无血清培养基可减少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异质性和转录组变化,即大部分细胞信号分子变异是由细胞培养基中的复杂成分造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低免疫原性而具有逃避免疫识别的能力。

3、并且在一些免疫系统紊乱相关疾病例如克罗恩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都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但采用现行10%-20%fbs或血清替代物的培养体系会改变大量细胞因子的表达谱,增强移植后宿主免疫细胞的应答能力,产生免疫反应,并不利于临床研究。目前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fbs或血清替代品培养对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如形态,增殖,分化等表观特征的影响,但关于无血清培养对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适合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应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memα(无核苷),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人重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碳酸氢钠溶液,谷氨酰胺溶液,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腐胺,黄体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脂质浓缩液,胎球蛋白,维生素c,胰岛素转铁蛋白硒,白蛋白,血清素,叶酸。

3、本发明还提供了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在细胞培养并对细胞的免疫调节的应用。

4、进一步地,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用于提高细胞生物学相关功能的同时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

5、本发明还提供了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在有非动物源性需求的临床细胞治疗的的细胞培养方法的应用。

6、本发明还提供了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在α-mem培养基中加入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人重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碳酸氢钠溶液、谷氨酰胺溶液、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腐胺、黄体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脂质浓缩液、胎球蛋白、维生素c、胰岛素转铁蛋白硒、白蛋白、血清素和叶酸,将其充分震荡摇匀,采0.22um滤膜过滤,于4℃保存备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成分明确,无异源成分,批次间差异小等优点,与含有血清的培养基相比,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在提高细胞生物学相关功能的同时能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便于为寻找mscs临床治疗最适培养条件奠定基础;2、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可显著增强rbmscs的免疫抑制能力,通过分泌相关免疫调节因子实现。



技术特征:

1.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组分:memα(无核苷),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人重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碳酸氢钠溶液,谷氨酰胺溶液,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腐胺,黄体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脂质浓缩液,胎球蛋白,维生素c,胰岛素转铁蛋白硒,白蛋白,血清素,叶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是: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并对细胞进行免疫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是: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用于提高细胞生物学相关功能的同时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是: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应用于有非动物源性需求的临床细胞治疗的的细胞培养方法。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是: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在α-mem培养基中加入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人重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碳酸氢钠溶液、谷氨酰胺溶液、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腐胺、黄体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脂质浓缩液、胎球蛋白、维生素c、胰岛素转铁蛋白硒、白蛋白、血清素和叶酸,将其充分震荡摇匀,采0.22um滤膜过滤,于4℃保存备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应用,包括以下组分:MEMα(无核苷),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人重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碳酸氢钠溶液,谷氨酰胺溶液,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腐胺,黄体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脂质浓缩液,胎球蛋白,维生素C,胰岛素转铁蛋白硒,白蛋白,血清素,叶酸。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成分明确,无异源成分,批次间差异小等优点,与含有血清的培养基相比,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在提高细胞生物学相关功能的同时能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便于为寻找MSCs临床治疗最适培养条件奠定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李媛旻,袁玉佳,柏琳,张杰,程惊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