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铂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9638发布日期:2023-05-06 01:2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双核铂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双核铂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有机光电子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有机光伏器件(opv),发光电化学池(lce)和化学传感器。

2、近年来,oled作为一种有巨大应用前景的照明、显示技术,受到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oled器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反应时间短及可制备柔性器件等特性,成为下一代显示、照明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但目前oled仍然存在效率低、寿命短等问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

3、早期的荧光oled通常只能利用单重态发光,器件中所产生的三重态激子无法有效利用而通过非辐射的方式回到基态,限制了oled的推广使用。1998年,香港大学支志明等人首次报道了电致磷光现象。同年,thompson等人使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制备了磷光oled。磷光oled能够高效地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理论上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oled的商业化进程。oled发光颜色的调控可以通过发光材料的结构设计来实现。oled可以包括一个发光层或者多个发光层以实现所需要的光谱。目前,绿色、黄色和红色磷光材料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商业化的oled显示器,通常采用蓝色荧光和黄色,或绿色和红色磷光搭配来实现全彩显示,但具有更高效率和更长使用寿命的发光材料是目前产业界迫切需要的。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产业,但其性能方面,如发光效率、激发态寿命仍须进一步提升。目前,相比于蒸镀型的发光材料,适用于溶液法制备器件的高性能金属配合物的开发相对滞后,成为限制溶液加工型器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双核铂配合物发光材料,该类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

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双核铂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3、双核铂配合物材料,为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

4、

5、其中:

6、x1至x12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r;

7、a选自cr1r2,nr3,o,s或se;

8、r,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氢、氘、卤素、胺基、c1-c20烷羰基、羧基、醛基、c1-c20硫烷基、氰基、磺酰基、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或者任意两个相邻的r,r1,r2,r3之间连接形成环;

9、所述杂芳基中的杂原子为n、s、o中的一个或多个;

10、所述取代为被卤素、胺基、氰基、c6-c12芳基或c1-c4烷基所取代。

11、优选地,r,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胺基、c1-c6硫烷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碳原子的杂芳基。

12、优选地,r,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c1-c4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碳原子的杂芳基;

13、所述取代为被苯基或c1-c4烷基所取代。

14、优选:a选自nr3,o,s。

15、优选地,r,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甲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

16、优选地,通式(i)为以下结构:

17、

18、r、r3独立地选自:氢、氘、甲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

19、进一步优选,通式(i)为以下结构:

20、

21、r选自:氢、氘、甲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

22、优选:其中x1至x4中至多一个为n,其余为cr;

23、x5-x7中至多一个为n,其余为cr,

24、x8-x10中至多一个为n,其余为cr,x12为ch,x11为n或ch。

25、优选:x1、x3、x9为cr,x2、x4-x8、x10为ch。

26、优选:其中r为氢、氘、甲基、叔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吡啶基。

27、以下列出按照本发明的铂金属配合物例子,但不限于所列举的结构:

28、

29、

30、

31、

32、上述金属配合物的前体,即配体,结构式如下:

33、

34、其中x1至x12、a的限定如上述。

3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铂配合物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所述光电子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光伏器件,发光电化学池和化学传感器,优选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36、一种包含上述铂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铂配合物为发光器件中的发光材料。

37、本发明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阴极、阳极和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中的一层或多层,这些有机层不必每层都存在;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中至少有一层含有式(i)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

38、优选地,式(i)所述的铂配合物所在层为发光层或电子传输层。

39、本发明的器件有机层的总厚度为1-1000nm,优选1-500nm,更优选5-300nm。

40、所述有机层可以通过蒸渡或溶液法形成薄膜。

41、本发明公开的一系列铂配合物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可以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有潜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



技术特征:

1.双核铂配合物,为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r,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胺基、c1-c6硫烷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碳原子的杂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r,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c1-c4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6个碳原子的杂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r,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甲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通式(i)为以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r、r3独立地选自:氢、氘、甲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通式(i)为以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其中x1至x4中至多一个为n,其余为cr;x5-x7中至多一个为n,其余为cr;x8-x10中至多一个为n,其余为cr,x12为ch,x11为n或c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其中x1、x3、x9为cr,x2、x4-x8、x10为ch,r为氢、氘、甲基、叔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吡啶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的前体,即配体,其结构式如下:

12.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光伏器件,发光电化学池或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3.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阴极、阳极和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所述有机层中含有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双核铂配合物所在层为发光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双核铂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双核铂配合物为具有化学式(I)结构的化合物,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光电器件,包括阴极、阳极和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有机层中至少有一层含有结构式(I)中的化合物。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杨,吴信蔚,戴雷,蔡丽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