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

文档序号:33728326发布日期:2023-04-06 01:5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


背景技术:

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主要由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产生的非甾体雌激素类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和高粱等谷物及其副产品中。zen主要是通过污染的谷物农副产品及饲料进入食物链,被动物吸收后,引起牲畜雌激素综合症状,导致牲畜体内雌激素过多,引起不孕不育、流产和死胎现象,并有很强的致癌性,严重危害牲畜及人类健康。

2、目前,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脱毒方式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的问题在于脱毒的效率不高,而且该方法容易破坏谷物营养成分,影响食品口感。化学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有效脱毒,但是如何从谷物食品中去掉脱毒用的化学成分却十分的困难,因此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因此,选择使用利用生物技术对玉米赤霉烯酮及其衍生物进行降解和脱毒是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选择。

3、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2010664401.2,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气微菌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气微菌ha-1,拉丁文为aeromicrobium tamlense,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5月29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9892。该发明所提供的菌株的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为98.19%。

4、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510556710.7,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sagf14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464。该发明所提供的菌株的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为10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苜蓿中华根瘤菌及其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苜蓿中华根瘤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命名为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sinorhizobiummeliloti),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4222,保藏日期为2021年12月30日。

4、优选地,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5、优选地,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的活化方法为:将苜蓿中华根瘤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中,在30-37℃的温度条件下,170rpm摇瓶培养8-10小时。

6、其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

7、优选地,每毫升所述菌剂中含有1.0*108cfu/ml-1.0*109cfu/ml的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

8、其次,本发明提供了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在制备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中的应用,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22,保藏日期为2021年12月30日。

9、优选地,每毫升所述菌剂中含有1.0*108cfu/ml-1.0*109cfu/ml的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

10、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了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在制备低玉米赤霉烯酮饲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1、(1)将存在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和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按照比例混合,调整发酵条件;

12、(2)发酵48-72h后,得到低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

13、优选地,所述比例为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占饲料重量的3-8%。

14、优选地,所述发酵条件为25-35℃。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中的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可以降解被zen污染的饲料原料中的zen,降解率高达98%以上,使被污染的饲料原料的zen含量降低到较低水平(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6中规定的限量,500μg/kg),从而变为对动物没有危害的饲料原料。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为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cm77,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4222,保藏日期为2021年12月30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每毫升所述菌剂中含有1.0*108cfu/ml-1.0*109cfu/ml的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

3.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在制备低玉米赤霉烯酮饲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占饲料重量的3-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条件为25-3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中含有命名为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CM77的苜蓿中华根瘤菌,该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4222。本发明所提供的苜蓿中华根瘤菌CM77可以有效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从而可以用于制备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剂。

技术研发人员:冯政夫,朱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