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孢子和/或无性子实体产量的应用

文档序号:34080784发布日期:2023-05-06 23:5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孢子和/或无性子实体产量的应用

本公开属于蝉花领域,具体涉及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孢子和/或无性子实体产量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蝉花是由受感染的蝉若虫形成的无性子实体(孢梗束),是一种重要而著名的中国虫草类真菌,已有约1500年的使用历史。随着该物种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人们提出并接受了用中国古称“蝉花”作为该菌种的中文学名。该物种拉丁文名现为cordycepschanhua,曾用isaria cicadae作为蝉花的拉丁名。蝉花被用作食品、补品和民间药物,用于治疗心悸、癌症、发烧、糖尿病、眼疾、头晕和慢性肾脏疾病。为满足蝉花的巨大消费需求,在国内广泛探索并成功开发了蝉花的规模化栽培。中国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以蝉花为原料的商品,并作为功能食品使用。

2、真菌病毒广泛分布在几乎所有主要真菌类群中,包括昆虫病原真菌。最常见的真菌病毒种类就是是双链(ds) rna病毒。

3、尽管绝大多数真菌病毒似乎诱导潜伏感染,然而,一些真菌病毒可以引起明显的宿主效应。一些真菌病毒可能对其宿主有积极的影响,如增强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和增加某些酵母的竞争力。而另一些真菌病毒可导致寄主不利的表型改变,如生长速率减缓、产孢量降低和低毒力。双分病毒通常被认为对寄主几乎没有有害影响。然而,本研究报道的蝉花中的双分病毒却能提高寄主的分生孢子和无性子实体(孢梗束)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第一方面,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孢子产量的应用,具体为ccpv1能够影响蝉花性状,如提高蝉花孢子产量。

2、第二方面,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无性子实体(孢梗束)的产量的应用,具体为ccpv1能够影响蝉花性状,如提高蝉花无性子实体(孢梗束)的产量。

3、针对于上述用词,部分定义如下:

4、本申请指代的ccpv1双分病毒,由本专利发明人测序并命名,其基因组序列已存放在genbank,注册号op727721 [dsrna1]和op727722 [dsrna2])。

5、蝉花孢子:即蝉花的“种子”,具有繁殖功能,是蝉花菌丝完全长满虫体或培养基后长出的孢梗束末端长出的花粉状结构;形状为长卵形,两端稍尖,大小约为(6-9)μm×(2-2.5)μm。,

6、蝉花无性子实体(孢梗束):孢梗束也称无性子实体、子座,由寄主的前端或培养基表面生出,新鲜时白色或淡橘黄色,高约1.5-6cm;柄分枝或不分枝,直径约0.1-0.2cm。

7、应用:

8、双分病毒ccpv1感染蝉花,使得蝉花孢子和/或无性子实体(孢梗束)产量提高;

9、针对于未感染的蝉花,可利用ccpv1进行对未感染的蝉花感染,使得形成感染的蝉花,如利用已经感染的蝉花进行感染未感染的蝉花,此时由于蝉花感染,使得提高蝉花孢子和/或无性子实体(孢梗束)产量;

10、当然,可根据ccpv1已被公开的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合成方法形成能够进行感染的活性肽、蛋白或者其他,对未感染的蝉花进行注射、喷洒,此时由于蝉花感染,使得提高蝉花孢子和/或无性子实体(孢梗束)产量。

11、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12、提供了一种新的蝉花病毒ccpv1,同时ccpv1提高蝉花孢子产量和/或提高子实体(孢梗束)产量。



技术特征:

1.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孢子产量上的应用。

2.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无性子实体(孢梗束)的产量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ccpv1双分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已存放在genbank,注册号为op727721[dsrna1]和op727722[dsrna2])。


技术总结
本公开属于蝉花领域,具体涉及CcPV1双分病毒在提高蝉花孢子和/或无性子实体产量的应用;CcPV1双分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已存放在Genbank,注册号为OP727721[dsRNA1]和OP727722[dsRNA2]);通过水平传播实验成功获得携带相同病毒(CcPV1)的菌株RCEF5833(Vi)。对比发现,CcPV1感染的寄主产生孢子和无性子实体(孢梗束)的能力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勃,朱秋艳,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