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0876发布日期:2023-04-21 14:4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实验设备,具体为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


背景技术:

1、许多急性细菌类传染性疾病通常是受到非粘附(浮游)病原菌造成的,例如慢性中耳炎、慢性扁桃体炎、心内膜炎和尿路感染等,这些疾病一般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有效的治疗。

2、生物膜是指微生物在某些材料或组织中通过细胞间黏附生长且被自身产生并分泌的胞外多糖基质包裹形成的多细胞群落聚集膜状物,与细菌自我保护功能关系密切,形成生物膜亦被认为是病原菌的毒力因子之一,因此在临床感染的治疗中,感染部位产生了生物膜也是造成患者病情迁延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很多产生物膜的病原菌还能在不同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的表面,如手术器械和仿生植入物等表面形成生物膜,如果不对这些生物膜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清除,可能引起患者的院内感染。有研究认为65%至80%的感染与生物膜相关,如心内膜炎、骨髓炎、尿路感染和慢性肺部感染等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带来巨大负担。造成大量感染的原因是由于生物膜状态中的细胞通常在表型和生理学上与浮游细胞不同,并且成熟的生物膜中的细胞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和抗逆性,对于抗生素的耐受能力往往是浮游状态mic的100-1000倍。因此在对细菌的定植及致病性研究中,生物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3、在细菌生物膜培养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塑料材质的96孔板进行结晶紫定量测定,在培养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洗膜、换液丢失部分生物膜,这样会造成定量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了进一步实验的结果判断,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的办法降低细菌生物膜滑脱出孔。目前的常规培养及测定过程的必要操作往往会造成部分生物膜缺损和丢失,如何精确测定生物膜含量是病原微生物研究的科研人员面临的问题。目前实验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96孔板上通过结晶紫染色生物膜,测定od值得到生物膜形成量。但是此方法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1)在培养过程中去除旧培养基后,需要使用pbs清洗培养孔2-3次,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新鲜培养基时、结晶紫染色时、染色后弃结晶紫染液时均可能由于液体的冲击力导致生物膜从孔中部分或完全脱出。(2)清洗及换液由于为了降低液体冲击力,需要缓慢向孔中注入液体,耗时较长;(3)现有方法转录组、蛋白组学研究通过在固体平板上贴圆形聚碳酸酯膜培养,培养完成后取下膜置入ep管剥离生物膜,再取出聚碳酸酯膜,整体过程耗时长且容易发生污染。(4)费时费力,即使技术熟练的实验人员,往往也需要1个小时的操作才能尽量保留生物膜完整性的前提下,完成换液及测定操作,实验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细菌生物膜换取中容易使得生物膜通过清洗液流出、生物膜容易破损以及换取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包括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包括若干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若干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并列拼接设置;每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包括若干个细菌生物膜培养块,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块内设有细菌生物膜培养杯,所述细菌生物膜贴附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杯的内壁,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杯放置在培养液板的溶液杯内,且溶液杯内的溶液通过细菌生物膜培养杯与细菌生物膜接触。

4、优选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上设有两组固定卡扣,其中一组固定卡扣固定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第一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上,另一组固定卡扣固定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最后一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上,所述固定卡扣用于固定连接在培养液板的两侧卡槽内。

5、优选的,固定卡扣呈v型结构,固定卡扣一端与细菌生物膜培养板呈75°夹角连接,另一端呈水平设置。

6、优选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更换托柄。

7、优选的,每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之间以及每个细菌生物膜培养块之间设有折压痕,所述折压痕呈虚线分布,用于单独拆卸细菌生物膜培养块。

8、优选的,每个细菌生物膜培养块的一侧设有提拉带,用于对单个的细菌生物膜培养块进行提拉。

9、优选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杯为半透膜圆锥台结构,材料采用聚碳酸酯膜。

10、优选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杯位于细菌生物膜培养块的中心位置处。

11、优选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内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杯数量与培养液板的溶液杯数量对应。

12、优选的,培养液板的溶液杯的杯径小于细菌生物膜培养块的板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通过将细菌生物膜贴附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杯的内壁,细菌生物膜培养杯对细菌生物膜起到了保护作用,当,细菌生物膜培养杯浸入培养液板的溶液杯内,溶液杯通过细菌生物膜培养杯与细菌生物膜接触,在清洗或换取培养液板时,细菌生物膜通过细菌生物膜培养杯与培养液板溶液杯内的溶液分离,避免了生物膜在培养液板溶液杯内的溶液通过清洗液流出以及在清洗中对生物膜而造成的破损,提高了对提高生物膜的留存率。

15、进一步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上设有两组固定卡扣,有效的将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固定在培养液板的两侧卡槽内,同时也便于解除固定。

16、进一步的,固定卡扣呈v型结构,固定卡扣一端与细菌生物膜培养板呈75°夹角连接,另一端呈水平设置,便于将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固定在培养液板的两侧卡槽内,同时也便于解除固定。

17、进一步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更换托柄,便于对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进行提起,降低了细菌生物膜的换取时间。

18、进一步的,每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之间以及每个细菌生物膜培养块之间设有折压痕,所述折压痕呈虚线分布,用于单独拆卸细菌生物膜培养块,可根据需求对细菌生物膜培养板或细菌生物膜培养块进行灵活拆卸。

19、进一步的,每个细菌生物膜培养块的一侧设有提拉带,用于对单个的细菌生物膜培养块进行提拉,细菌生物膜的换取时间。

20、进一步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杯为半透膜圆锥台结构,材料采用聚碳酸酯膜,使得溶液可以渗透进细菌生物膜培养杯内,但是对细菌生物膜起到阻挡作用,便于对细菌生物膜进行提取。



技术特征:

1.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1);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1)包括若干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若干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并列拼接设置;每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包括若干个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内设有细菌生物膜培养杯(6),所述细菌生物膜(12)贴附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杯(6)的内壁,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杯(6)放置在培养液板(8)的溶液杯内,且溶液杯内的溶液通过细菌生物膜培养杯(6)与细菌生物膜(12)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1)上设有两组固定卡扣(2),其中一组固定卡扣(2)固定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1)第一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上,另一组固定卡扣(2)固定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1)最后一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上,所述固定卡扣(2)用于固定连接在培养液板(8)的两侧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2)呈v型结构,固定卡扣(2)一端与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呈75°夹角连接,另一端呈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更换托柄(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细菌生物膜培养条形板之间以及每个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之间设有折压痕(5),所述折压痕(5)呈虚线分布,用于单独拆卸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的一侧设有提拉带(7),用于对单个的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进行提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杯(6)为半透膜圆锥台结构,材料采用聚碳酸酯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杯(6)位于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的中心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1)内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杯(6)数量与培养液板(8)的溶液杯数量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板(8)的溶液杯的杯径小于细菌生物膜培养块(4)的板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培养液板上的细菌生物膜换取装置,通过将细菌生物膜贴附在细菌生物膜培养杯的内壁,有效的对细菌生物膜起到了保护作用,在清洗时,可直接将放置在培养液板内的细菌生物膜培养架构板提起,更换新的培养液板内,大大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操作难度,并提高生物膜的留存率,适用于高通量测定生物膜。

技术研发人员:蒋恺憧,韩蓓,王增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市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