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

文档序号:33727628发布日期:2023-04-06 01:1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

本发明涉及小麦矮腥黑粉菌,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


背景技术:

1、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aversa kühn,tck)所诱发的小麦矮腥黑穗病是我国的一类检疫性病害,也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该病害对小麦生产具有破坏性,可使小麦产量减少80%以上,甚至导致小麦颗粒无收。目前生产上大多使用生化农药防治小麦矮腥黑穗病,还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控手段。国内外关于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小麦矮腥黑粉菌和宿主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尤为少见。因此,从基因层面分析小麦矮腥黑粉菌侵染小麦的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矮腥黑穗病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深入研究小麦矮腥黑粉菌的致病机理,我们对小麦矮腥黑粉菌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个编码效应蛋白的基因,经烟草瞬时表达,发现该效应蛋白能够有效抑制bax蛋白(bcl-2家族的促细胞凋亡成员)诱导产生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 death,pcd)。

2、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含有所述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表达盒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含有所述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载体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所述载体可以是克隆载体或表达载体。

6、含有所述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宿主菌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7、所述宿主菌可以是克隆菌株或表达菌株。

8、本发明还提供分离所述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取小麦矮腥黑粉菌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使用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所述基因。

9、优选地,所述pcr的反应体系为2×pcr mix 25μl,10μm正向引物2μl,10μm反向引物2μl,cdna模板0.5μg,ddh2o补至50μl。

10、优选地,所述pcr的反应条件为95℃5min;95℃1min,57℃1min,72℃2min,35个循环;72℃10min。

11、由所述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12、本发明分离的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命名为g10960基因。为验证g10960基因的功能,我们将g10960基因导入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gv3101,然后将含有g10960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gv3101的菌液注入4~6周生长状态良好的烟草叶片中,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利用bax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验证了g10960基因表达的效应蛋白能够有效抑制bax诱导产生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表明该效应蛋白在抑制植物防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发明为深入研究小麦矮腥黑粉菌的致病机理,开发抗小麦黑穗病的小麦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表达盒。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克隆载体或表达载体。

5.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宿主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菌为克隆菌株或表达菌株。

7.分离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取小麦矮腥黑粉菌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使用seq id no:3和seqid no:4所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所述基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的反应体系为2×pcr mix 25μl,10μm正向引物2μl,10μm反向引物2μl,cdna模板0.5μg,ddh2o补至50μ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的反应条件为95℃5min;95℃1min,57℃1min,72℃2min,35个循环;72℃10min。

10.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小麦矮腥黑粉菌,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本发明提供的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基因在抑制植物防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利,杜真真,许停,高海峰,陈万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