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8248发布日期:2023-05-17 14:2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多杀菌素由于其发酵难度大、产量低等特点,目前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只有用于棉花防虫的商品催杀和用于蔬菜防虫的菜喜进入中国市场。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多杀菌素产品,例如用于观赏装饰物的conserve,用于有机稻田的entrust、gf-120、safer,用于动物保健产品的extinosad、elector、comfortis,用于治疗头虱的natrovatm等。为了解决产量低的问题,研究者发现,通过添加前体物可以促进发酵的进行,提高产量。

2、s-腺苷甲硫氨酸(sam)在多杀菌素的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甲基[3]。对于抗生素生物活性而言,甲基化基团非常重要,sam通过和抗生素代谢途径中某些调节蛋白的结合来调节多杀菌素的产量。在多杀菌素的合成过程中鼠李糖和福乐氨糖上的甲基来源于sam,这是合成多杀菌素的限速步骤之一,但是过量的前体往往对产生菌具有毒性而不利于产物合成,目前通常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前体物质sam,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而没有能够承受高浓度前体物sam的刺糖多孢菌菌株。以一定浓度的sam作为前体物,添加到多杀菌素发酵液中,利用药物抗性突变选育耐sam突变株,以提高多杀菌素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刺糖多孢菌能够在高浓度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培养基中存活,且增殖性极强,可以最大程度利用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前体物促进多杀菌素的合成,从而提高多杀菌素产量。该菌株增殖稳定,有利于工业化利用。

2、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3、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该菌株于2020年分离自山东省滨州市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场土壤,经过s-腺苷甲硫氨酸胁迫条件筛选和优化得到,命名为刺糖多孢菌yjy22-16。该菌株于2022年6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93,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微生物分类命名为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

4、作为优选,所述刺糖多孢菌yjy22-16可耐受sam浓度为1.0mg/ml及以下,能够在1.0mg/ml sam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增殖,相较于常规菌株0.6mg/ml的耐受浓度,提高了66%。

5、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所述刺糖多孢菌yjy22-16在发酵多杀菌素的应用。

6、作为优选,所述刺糖多孢菌yjy22-16具有在1.0g/l sam的环境下其发酵效价相较于一般菌株提高了26%甚至更高。

7、本发明的刺糖多胞菌yjy22-16发酵制备多杀菌素的方法:

8、将刺糖多胞菌yjy22-16按5%-15%接种量移入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后置于28-30℃恒温摇床中,240-260rpm,发酵培养10-15天后提取多杀菌素,用hplc法测定多杀菌素水平。

9、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60-70g/l,蛋白胨16-18g/l,酵母浸粉5-10g/l,棉籽饼粉40-50g/l,油酸甲酯80-90g/l,大豆油8-12g/l,甘油8-12g/l,玉米蛋白粉1-3g/l,磷酸二氢钾1-3g/l,磷酸氢二钾2-4g/l,硫酸铵3-5g/l,s-腺苷甲硫氨酸0.8-1.0g/l,消泡剂0.2-0.5g/l,碳酸钙4-8g/l,ph 7.4-7.5。

10、sam在多杀菌素的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甲基,s-腺苷甲硫氨酸通过和抗生素代谢途径中某些调节蛋白的结合来调节多杀菌素的产量。在多杀菌素的合成过程中鼠李糖和福乐氨糖上的甲基来源于s-腺苷甲硫氨酸,这是合成多杀菌素的限速步骤之一。本发明通过筛选得到抗s-腺苷甲硫氨酸的刺糖多孢菌yjy22-16,可以充分发挥高浓度sam的发酵能力,通过sam和抗生素代谢途径中某些调节蛋白的结合来提高多杀菌素的产量,且刺糖多孢菌yjy22-16菌株增殖稳定,大幅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缩短发酵时长,有利于工业化利用。

11、保藏信息

12、保藏时间:2022年6月16日;

13、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14、保藏编号:cgmcc no.25093;

15、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16、分类命名: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技术特征:

1.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于2022年6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可耐受sam浓度为1.0mg/ml及以下。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糖多孢菌在发酵多杀菌素的应用。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刺糖多胞菌发酵制备多杀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刺糖多胞菌按5%-15%接种量移入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后置于28-30℃发酵培养10-15天后提取多杀菌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刺糖多胞菌发酵制备多杀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60-70g/l,蛋白胨16-18g/l,酵母浸粉5-10g/l,棉籽饼粉40-50g/l,油酸甲酯80-90g/l,大豆油8-12g/l,甘油8-12g/l,玉米蛋白粉1-3g/l,磷酸二氢钾1-3g/l,磷酸氢二钾2-4g/l,硫酸铵3-5g/l,s-腺苷甲硫氨酸0.8-1.0g/l,消泡剂0.2-0.5g/l,碳酸钙4-8g/l,ph 7.4-7.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耐高浓度SAM的刺糖多胞菌及其应用。该刺糖多孢菌命名为YJY22‑16,该菌株已于2022年6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93。本发明的刺糖多孢菌能够在高浓度S‑腺苷甲硫氨酸的培养基中存活,且增值性极强,利用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前体物促进多杀菌素的合成,从而提高多杀菌素产量。该菌株增殖稳定,有利于工业化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林,田杰伟,和富明,陈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