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3780657发布日期:2023-04-19 00:3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干涉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别涉及干涉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昆虫作为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群体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在昆虫中,鳞翅目中的各种蛾类和蝶类大多都是对农业危害深重的害虫,因此,寻找针对鳞翅目害虫防治的方法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2、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昆虫学分类位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桑蚕属。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期一般又分为5龄,需要经历4次蜕皮,家蚕的蜕皮和变态发育被复杂的调控网络系统调控。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研究的模式动物,并且作为鳞翅目研究的代表,对家蚕的研究能够为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启示和方法。

3、亚洲玉米螟是鳞翅目螟蛾科的一种昆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危害玉米等作物。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能力,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一年可发生多代,危害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

4、二化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对水稻危害尤为严重,蛀食水稻茎部,危害幼穗、抽穗期水稻等,造成水稻白穗、半枯穗等。针对二化螟的防治对于水稻种植第一大国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5、rnai(rna interference)指rna干扰技术,指将mrna对应的正义rna和反义rna组成的双链rna导入细胞,可以使得mrna发生特异性的降解,导致其对应的基因沉默的方法。该技术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1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目前在拟南芥、赤拟谷盗、果蝇、家蚕等众多物种中都有应用。该技术能够靶向抑制基因的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分子靶标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6、基因lscg6在鳞翅目中保守,根据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整个生命活动中都有表达,在卵期和成虫期表达稍高。运用rnai降低该基因表达对验证鳞翅目害虫可行的害虫防治分子靶标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干涉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鳞翅目进化保守基因lscg6影响鳞翅目害虫的生长发育,沉默该基因后,会影响其发育存活,提供一种能针对鳞翅目害虫防控的分子靶标;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鳞翅目害虫防治的方法,以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为靶标,降低或抑制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的转录及翻译,从而提高鳞翅目害虫死亡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1、干涉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4、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基因lscg6来源于家蚕、亚洲玉米螟或二化螟。

5、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家蚕lscg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家蚕lscg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亚洲玉米螟lscg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亚洲玉米螟lscg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0所示;所述二化螟lscg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所述家蚕lscg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

6、2、一种鳞翅目害虫防治的方法

7、所述方法为,以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为靶标,降低或抑制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的转录及翻译,从而提高鳞翅目害虫死亡率。

8、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降低或抑制的方法为基因突变、基因沉默或基因敲除。

9、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基因沉默的方法为,采用rnai降低lscg6基因的表达。

10、本发明优选的,所述rnai的方法为,根据lscg6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添加了t7接头的dsrna引物,合成dsrna序列,将dsrna通过注射或饲喂的方法,用于降低目标物种lscg6基因的表达。

11、本发明优选的,所述dsrna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

12、本发明优选的,所述dsrna序列为seq id no.14所示。

13、本发明优选的,所述dsrna序列为seq id no.23所示。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发明通过靶向lscg6基因,降低其表达量,可以造成家蚕卵转青率下降,孵化率降低;会影响亚洲玉米螟和二化螟幼虫发育甚至造成死亡。这一发明可以用于鳞翅目害虫的种群控制,为害虫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技术特征:

1.干涉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lscg6来源于家蚕、亚洲玉米螟或二化螟。

3.如权利要求2所示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蚕lscg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家蚕lscg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亚洲玉米螟lscg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亚洲玉米螟lscg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所述二化螟lscg6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0所示,所述家蚕lscg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

4.一种鳞翅目害虫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为靶标,降低或抑制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的转录及翻译,从而提高鳞翅目害虫死亡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或抑制的方法为基因突变、基因沉默或基因敲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沉默的方法为,采用rnai降低lscg6基因的表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ai的方法为,根据lscg6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添加了t7接头的dsrna引物,合成dsrna序列,将dsrna通过注射或饲喂的方法,用于降低目标物种lscg6基因的表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序列为seq id no.14所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序列为seq id no.23所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涉鳞翅目保守基因LSCG6表达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在家蚕卵初期干涉LSCG6会显著降低蚕卵转青率,影响孵化;在亚洲玉米螟幼虫期添食LSCG6的dsRNA会影响其发育,24h死亡率达90%以上;在二化螟幼虫期添食LSCG6的dsRNA也会影响其发育,24h死亡率达40%以上。本发明的LSCG6基因,促进该基因转录本降解的物质、抑制该基因转录本合成的物质或破坏该基因表达的技术均可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本发明为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为后续基于该靶点的鳞翅目害虫杀虫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韩民锦,代方银,童晓玲,胡海,郭海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