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GN11基因在改良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4246385发布日期:2023-05-25 01:4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OsGN11基因在改良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具体涉及osgn11基因在改良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全球超过50%的人口提供主食。每穗粒数是产量三要素之一,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水稻的每穗粒数主要取决于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数目。调控水稻枝梗数在农业生产和发育生物学上都有重要意义。一次枝梗的数量和位置在水稻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就已经建立,因此挖掘影响水稻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新基因和优势等位基因不仅有利于拓展调控每穗粒数基因网络,也将丰富和深化水稻npf家族基因的认知。

2、植物npf(nrt1/ptr family)家族与动物肽转运载体slc15/pept/ptr/pot家族同源,在水稻中共有11个成员,其中大部分npf家族基因的功能和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方法仍然未知。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本发明提供了osgn11基因在改良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所述osgn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进一步的,所述osgn11基因正向调控水稻每穗粒数。

4、更进一步的,通过过表达osgn11基因,提高水稻每穗粒数。

5、更进一步的,所述过表达osgn11基因是通过将osgn11基因或其相关生物材料转入水稻,或外源施加能够提高osgn11基因表达的物质实现的。

6、更进一步的,所述osgn11基因相关生物材料包括含有所述osgn11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菌或转基因细胞系。

7、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osgn11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在定向选择或鉴定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

8、进一步的,所述应用包括:鉴定测试水稻中osgn11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水平,若是该测试水稻的osgn11基因或其表达产物水平显著高于该类水稻的平均值,则为优良每穗粒数性状。

9、更进一步的,鉴定测试水稻中osgn11基因水平的方法包括荧光定量pcr,所使用的引物如seq id no.5-6所示。

10、更进一步的,所述osgn11基因表达产物为osgn11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提供了osgn11基因在改良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采用过表达技术增加osgn11基因的表达量,构建了osgn11基因的过表达水稻。研究显示,过表达osgn11基因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进而显著增加水稻产量,这一结果为培育优良性状水稻提供一种全新的并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投入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osgn11基因在改良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sgn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sgn11基因正向调控水稻每穗粒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过表达osgn11基因,提高水稻每穗粒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表达osgn11基因是通过将osgn11基因或其相关生物材料转入水稻,或外源施加能够提高osgn11基因表达的物质实现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sgn11基因相关生物材料包括含有所述osgn11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菌或转基因细胞系。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osgn11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用于定向选择或鉴定水稻每穗粒数性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鉴定测试水稻中osgn11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水平,若是该测试水稻的osgn11基因或其表达产物水平显著高于该类水稻的平均值,则为优良每穗粒数性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鉴定测试水稻中osgn11基因水平的方法包括荧光定量pcr,所使用的引物如seq id no.5-6所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sgn11基因表达产物为osgn11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OsGN11基因在改良水稻每穗粒数性状中的应用。本发明对水稻OsGN11基因采用过表达技术,使该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构建了OsGN11基因的过表达水稻。本发明研究发现,过表达OsGN11基因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进而显著增加水稻产量。这一结果为培育优良性状水稻提供一种全新的并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投入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铨,李丰成,崔鑫,陈昊,于之雯,王潇澈,马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